“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句話大家很熟悉,但很多人理解錯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句話我們大家都很熟悉,但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這句話出自《論語》,要想真正明白它的含義,還要結合原文去看。

在《論語.為政第二》中,孔子用很短的一句話,概括總結了他的一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句話大家很熟悉,但很多人理解錯了!

孔子在十五歲的時候,就立定了做學問的志向,就好比我們剛上學時,也會有自己的理想。但這還只是個美好的願望,很多人往往半途而廢,並沒有沿著自己的理想一直髮展下去。

可是孔子的這個志向很堅定,學習很努力,很認真,學了十五年,終於到達“三十而立”的境地了。

立是什麼意思?《論語註疏》中講:“立,謂所學經業成立也”。經是經典,業是聖賢人的事業,就是說古聖先賢的道德學問,孔子到了三十歲就已經掌握的差不多了,該學的都已經學了,已經有了根基,不會輕易為外境所動搖,可以畢業了。就好比一棵樹,在十五歲剛剛立志於學的時候,還是一個小樹苗,等到了三十歲的時候,枝幹也粗了,樹根也扎得深了,就長成一棵大樹,能夠禁得起外面的風吹雨打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句話大家很熟悉,但很多人理解錯了!

所以“三十而立”指的是學問道德,而不是人生的事業。但我們現代人往往把這句話誤解為成家立業,覺得如果到了三十歲還沒有成就一番事業,還沒有賺到錢,就覺得很丟人,其實不是這麼回事,完全理解錯了。

“四十而不惑”。按說應該先沒有疑惑了,才不會被外境所動搖,才能真正立得起來。為什麼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在“不惑”的前頭呢?這個順序是不是顛倒了呢?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句話大家很熟悉,但很多人理解錯了!

沒有顛倒。三十而立,意思是通過學習聖賢的經典,已經找到了立身處世的行為標準,孔子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守這個標準,不違背這個標準,這叫立。

但在現實社會中,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是非對錯有時候很難辨別清楚。雖然找到了立身處世的標準,學到了很多理論,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遇到具體事情,經常還是無從下手,理論和實際很難結合起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句話大家很熟悉,但很多人理解錯了!

比如說打人罵人,這個是善還是惡?很難說,同樣是打人罵人,有可能是善,也有可能惡。這就要看發心了,如果存心是利益他人,打人罵人也是善;如果是為了發洩怨氣或者欺負人,那打人罵人就是不善了。所以說學習理論容易,但要想做到理論聯繫實際,能夠活學活用,就很難了。

“四十而不惑”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到了四十歲以後,才能把聖賢的這些標準融會貫通,靈活運用了,不再有執著和成見,遇到事情能夠善巧方便,能夠透過現象看清實質了。這個境界,肯定是比“三十而立”那個境界更高了一層,真正的沒有疑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