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江蘇“任務書”和“線路圖”公佈

<article>

中新社南京4月1日電 (記者 朱曉穎)江蘇省政府4月1日在南京召開《江蘇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江蘇實施方案》”)新聞發佈會,長三角一體化江蘇“任務書”和“線路圖”正式公佈。記者梳理後發現,江蘇要做的事中,包括幹好“自己的事”、關心“鄰居的事”、做好“我們的事”。

2019年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面世,各地關於這一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落地工作按下“加速鍵”。

長三角在中國區域發展整體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面積35.91萬平方公里,江蘇佔29.8%;2019年末常住人口2.27億人,江蘇佔35.5%;GDP23.73萬億元人民幣,江蘇佔42%。江蘇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李侃楨說,《江蘇實施方案》共分為總體要求、區域聯動、重點任務、組織保障4個部分,明確了江蘇需要落地落實的重點任務、重要事項、重大政策共60條。

李侃楨表示,在聚焦“一體化”合力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方面,江蘇提出主動服務、積極支持上海發揮龍頭作用,充分集成江蘇優勢,加強與浙皖戰略協同,深化“1+3”重點功能區建設,在長三角一體化框架下加速全省域一體化發展,從強化區域聯動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進跨界區域共建共享3個方面,明確了9條重點任務。

李侃楨表示,在聚力“高質量”協同打造強勁活躍增長極方面,江蘇從建設協同創新產業體系、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加快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全面擴大對外開放合作、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和合力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等7個方面,明確了51條重點任務事項。

其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由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上海市青浦區、浙江省嘉善縣“兩區一縣”組成,總面積約2300平方公里,吳江區是面積最大的,約佔示範區總面積的51%。

根據《江蘇實施方案》提出的分階段目標,到2035年,區域一體化發展達到較高水平,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建成,成為最具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強勁活躍增長極。城鄉區域深度融合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公共服務水平優質化並趨於均衡,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全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走在全國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前列。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研發投入強度、5G網絡覆蓋率、跨界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單位GDP能耗等系列指標,均提出了具體量化目標。(完)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