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乔迁只为不懈追随” 37家供应链企业跟着东贝向前冲

“千里乔迁只为不懈追随” 37家供应链企业跟着东贝向前冲

图为黄石东贝压缩机生产线。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娜 通讯员 李磊 张哲民

大卡车拉着20吨压铸件,从祥宇公司匆匆出发。两公里外,东贝电器正焦急地等待这批材料。

“复工以来,我们日夜加班为东贝供货。”3月31日,黄石祥宇轻工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宏伟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公司产品50%供给东贝。

一口气批了37家企业复工

“库存零部件告急!海外订单被同行抢了!”

3月11日,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一纸报告打到市经信局,要求37家供应链企业全线复工,还附上了企业的详细信息。

东贝是黄石的龙头企业,压缩机连续15年产销排名全国第一,40%的供应链企业在黄石。受疫情影响,公司3月2日开始部分封闭复产。订单积压、客户流失,更难的是,供应商还没复工,企业生产举步维艰。

根据当时的防疫政策,涉及国计民生的“停不得”企业和抗疫物资生产企业,才能优先复工复产。

特事特办!当天,经信局启动快速审批流程,加急审查了37家企业防疫方案,一口气全批了!

弘丰机械的防护架、消音盖,博英精工的活塞销,群华贸易的气体液氨,桢瑞工贸的铭牌,银洋公司的纸包装……从大冶湖高新区到黄金山开发区,从规上企业到小微企业,东贝供应链全线复工。

乔迁千里与东贝为邻

得知企业获批复工,远在广州的陈贵香带着7名企业高管,火速赶往黄石,“市里为我们办好了电子通行证,一路畅通!”

陈贵香所在的黄石斯普机电有限公司,是压缩机弹簧核心供应商,70%的产品供给东贝电器。“到黄石来,我们一起发展!”在东贝集团董事长杨百昌的感召下,去年7月,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从广东番禺整体搬到黄石,准备今年大干一场,没想到遇上疫情,停产2个月。

“只要开工就好,除了东贝以外,我们还有青岛、芜湖、宿迁等地的订单……”总经理陈贵香走路脚底带风,刚回答完记者的问题,就赶着去了车间。

和斯普机电一样,祥宇轻工从浠水散花镇搬到东贝工业园旁边。跟东贝一起成长,祥宇轻工气缸盖产量连续3年稳居全国第一,去年获评省级隐形冠军。

“车程5分钟,随时要货,我们随时生产,我们相当于是东贝的流动仓库。”杨宏伟说,祥宇还是美的、华亿、格力等知名家电企业的供应商,“去年产值9000多万元,今年虽然耽误了点时间,破亿问题不大。”

危中寻机大步向前

3月31日,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上,一台台变频压缩机顺次下线。

“这条生产线,产能比以往提高了30%,我们有信心把失去的订单抢回来。”东贝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复工以来,黄石多家银行为东贝提供了近2亿元的金融资金,今年计划完成3600万台压缩机的目标。

东贝的订单来了,位于大冶华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文勤笑脸多了起来。华旦生产的气缸座,80%销往东贝。

去年年底,华旦机械计划投资2000多万元上马全自动生产线。“定金已经交了,由于物流原因,设备还没到货。”文勤告诉记者,对中小企业来说,疫情也是一次洗牌,没有核心技术、只在“红海”里拼杀的企业,肯定走不远,所以,华旦坚定地选择了技改。

危中有机。采访中,3位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表示,“今年工人好招了”。“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人的努力和创造,企业一定能渡过难关!”杨宏伟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