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企业贸易现状:外贸没有订单国内下降3成

疫情之下,不少国家“封国”“封城”,切断了正常的经济联系,全球供需链条也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外贸企业订单延迟或取消不可避免。

尽管正月初六就已开始复产,但直到现在圣农食品总裁周红都未能等到日本客户关于新产品订单的确认。

作为中国最大的鸡肉制成品出口商之一,圣农食品每年海外订单中接近三成来自新产品的开发,后者需要客户全程在华跟踪。


周红对记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海外需求明显下降,负责对接、采购的日本客户迟迟未能来华确认新产品订单,这使得该公司2、3月外贸订单下降了15%,而4、5月份的订单将下降40%-50%。


随着疫情的快速蔓延,全球逾60个国家(地区)相继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其中至少35个国家采取了“封国”、“封城”措施。如同涟漪一样,这将对中国外贸产生持续的冲击,并使其处于巨大的不确定之中。


鸡肉企业贸易现状:外贸没有订单国内下降3成

外需骤降订单减少


2019年,在中国出口的18万吨鸡肉产品中,圣农食品一家独占近2万吨,占比约13%,其出口额接近9000万美元。


周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按往年情况看,公司每月的外贸销售额都稳定在600万美元上下,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两个月外贸订单明显下降。


在周红看来,订单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冲击外部需求骤降影响了客户的常规订单,疫情期间人员流动的双向限制,也使得新产品订单迟迟无法确认。


圣农食品主要的出口市场是邻国日本,产品覆盖油炸、蒸煮、陈放等多个条线,主要用于餐饮业。疫情发生以后,日本餐饮市场迅速下滑。往年4、5月份由于是旅游季也是消费旺季,但疫情使得今年的日本游客大幅下降,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居家办公,消费下滑导致订单下降。


此外,圣农食品每年的海外订单中,新开发的产品占比30%左右,这需要日方客户派遣研发、品管、销售人员来华,就外观、口味、生产工艺流程与出口商对接并确认采购订单。


“2月份很多工厂停工,实际上我们正月初六就开始复产了,而且在一个月之内,我们复产率就达到了95%。但由于国内疫情严重,这些采购商没过来,这对下个月乃至下季度的订单都带来了影响。”


到了现在,中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而疫情却在海外迅速升级,日本采购商还是没过来,使得这家公司今年初几乎没有新产品订单。


得之复工却失之订单,这是当前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普遍境遇。


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刘长于介绍,截至3月24日,全国重点外贸企业已基本复工,产能恢复率超过70%的重点外贸企业占比已经达到71.3%。


然而,国际疫情扩散蔓延对外贸企业带来新的冲击。随着中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入“抗疫”紧急状态,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外贸企业存在订单被取消、延迟的现象。由于国际商贸活动受限,各类展会、洽谈会被推迟或取消,企业很难获取新订单。


“外贸订单在公司的占比为15%,我们有内销渠道,从而获得了辗转腾挪的空间。”周红正在推动其鸡肉产品“出口转内销”。


不过,疫情以来,国内餐饮业大量关闭,这使得周红企业的国内订单也一度下滑了30%。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正像救火队员一样处理着各国纷至沓来的贸易限制措施。


“疫情发生后,印尼宣布暂停从中国进口食品和饮料,我们参与交涉,解除了其对我大蒜等食品进口的限制。我核桃仁出口企业在意大利遭遇通关及退货困难,经协调,货物近期可运回国内。伊朗禁止进口所有中国动物产品,罗非鱼出口严重受阻,经交涉,现滞港货物已通关……”


于露呼吁,面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希望世界各国和地区均能在食品农产品贸易领域保持克制和冷静,不要盲目采取贸易限制措施。


周红称,正是由于2004年的禽流感导致不少国家禁止进口中国生鸡肉,如今出口的都是经过全熟加工的制成品,且产品出口后都要复热,经过这一过程病毒是不可能生存的。


“实际上,中国食品出口企业在质量管控上非常严格,我们的标准高于国际标准。然而,对于中国食品国外经常会有不少负面印象与不公平的限制措施。”周红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随着疫情的快速蔓延,全球逾60个国家(地区)相继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其中,至少35个国家采取了“封国”、“封城”措施,这包括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比利时、捷克、波兰、英国、俄罗斯、塞尔维亚、乌克兰、拉脱维亚、马来西亚、以色列、新加坡、菲律宾、黎巴嫩、科威特、越南、约旦、吉尔吉斯斯坦、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古巴、突尼斯、科特迪瓦、吉布提、澳大利亚、新西兰、利比亚、南非、埃及、突尼斯。


随着疫情在海外的迅速扩散,其对中国外贸的冲击仍在持续,并处于巨大的不确定之中。


周红预计,疫情将使公司全年的出口额减少20%以上。尽管多国采取“封国”、“封城”措施,但很难确定国外能像中国一样迅速控制疫情,也难保不会出现反复,这都将为其公司带来无限的不确定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