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壩“蝶變”:看甘肅隴南康縣迷壩鄉如何提升群眾“幸福感”

康縣迷壩鄉

提升群眾“幸福感”

迷壩鄉屬於甘肅隴南康縣的邊遠山區,離康縣城75公里,和成縣毗鄰,貧困面積大,是出了名的“迷”壩。

秦觀的詞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給人以婉約意境的美感。但是如果迷失在爛泥裡,恐怕就沒有什麼好心情了。山大溝深,位置偏僻,交通困難一度是它的真實寫照。

從前,這裡的人們出入需帶兩雙鞋——穿水鞋過泥路,穿皮鞋走公路。現在,迷壩鄉不但村村通了硬化道路,還建起了美麗的鄉村,發展起了特優產業,培樹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標杆。

美麗鄉村升級提檔

群眾幸福感滿滿

康縣迷壩鄉老溝村,是出了名的“爛幹村”“貧困村”,但是呈現在記者眼前的卻是欣欣向榮的美麗鄉村、幸福村。

老溝村39戶129人,是康縣的“袖珍”村之一,由於偏遠,發展緩慢。村裡69歲的趙志俊說,“我們以前走的是‘巴掌路’,住的是‘晃晃房’。”從老溝村到張臺村村口,足足要走8公里,只能靠腳步丈量,一步一步地“走出溝”。而如今,“我們太幸福了,現在過得日子做夢都夢不到。”的確,過去的“爛泥路”變成了現如今的“水泥公路”,家家戶戶的庭院、入戶道路都全部硬化了,出門再也不沾泥帶水了。

“山好水好,不如黨的政策好。”趙志俊說,“以前,我們住在大埡豁,深山老林裡交通極度不便,好多至親的親戚都不認我們。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讓我們受益了,政府按每人8000元的補助,讓我們從‘山老’(山的深處)裡搬遷出來,過上了不愁吃、不愁穿、有水吃的‘好生活’。”

趙志俊的大兒子趙興雲在揚州當老闆,日子過得風生水起。28歲的二兒子趙美雲還未娶妻,成了趙志俊老人的最大“心病”。他告訴記者,“現在日子好過了,啥都有了,就期盼有個兒媳婦。”

據瞭解,老溝村是迷壩鄉出了名的“光棍村”,但經過美麗鄉村建設後,該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外來媳婦逐漸增多。

“以前,我們全村建檔立卡戶了高達30戶94人,如今只有1戶1人,這是了不起的變化。現在我們村已脫貧,主要的任務是想辦法進一步轉變的鄉親們的思想意識,真正實現物質和精神雙脫貧。”老溝村黨支部書記潘蘇芳告訴記者,“去年,縣上李書記來我們村調研時說,‘老溝村不僅可以脫貧,還可以發展得更好。’聽了這話,我們信心大增,一定要按照李書記的指示,帶領鄉親們發展茯苓等特色產業,把好日子過得更好。”

該村包片領導、迷壩鄉人大主席陳玉平說,“有了李書記的關心和指導,有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今年我們打算分批到岸門口鎮的楊家河村和白楊鎮的竹園村參觀學習,把基礎設施建設、特優產業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同步推進,為群眾辦更多的好事。”

“袖珍村”的變化,僅僅是個美麗鄉村建設的縮影。該鄉黨委書記李明告訴記者,“我們鄉一共12個行政村,現已打造修建美麗鄉村11個,今年全力以赴修建張臺村,實現全鄉美麗鄉村全覆蓋。”

特優產業百花齊放

小香菇變成“大”產業

常聽人說,康縣迷壩鄉的產業發展特別迅速,而且規模很大,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筆者在走訪馬蓮、四方、姚山、迷壩等村的過程中,發現每個村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香菇產業。尤其是迷壩村的香菇發展最具規模化。

美麗鄉村建好了,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發展產業,讓群眾的腰包“鼓起來”。康縣迷壩鄉在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提前謀劃,主動出擊,在升級改造傳統產業的基礎上,結合群眾的意願,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香菇、木耳、金耳等“康字號”特優產業落戶迷壩,遍地開花。

3月16日,在該鄉迷壩村聯合合作社的香菇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了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30多名戴著口罩的員工忙碌地裝袋、封口、搬運。“我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復工復產,今年打算再生產22萬袋香菇,並還要發展8萬袋‘夏菇’。”合作社監事長馬才說,“我們已經收入了80多萬元,現在還正在出菇,還能賣50多萬元哩。”

馬才是土生土長的迷壩人,以前在西藏、青海等地務工。2018年返鄉後,看到家鄉的變化後,就思謀著發展產業,他結合本地的林地資源,考察好香菇銷售市場後,又發現“陪讀”家長這一很好的人力資源,於是就在2019年註冊了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和其他兩家合作社聯合起來,較大規模地發展起了香菇產業。

同行的迷壩鄉副鄉長蒲花豔告訴記者,“去年,我們把王彩紅、馬才、段慧玲三家的專業合作社聯合在一起,流轉了閒置土地40畝,投入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資金10萬元作為啟動金,搭建了100多個大棚,點種了22萬袋香菇,帶動了24戶貧困戶,還解決了周邊100多人的務工問題,戶均都能增收4000多元。”

迷壩鄉馬蓮村的王宏德,2013年畢業於湖南石化學院,2015年攜妻子返鄉創業,發展起了香菇和金耳,每年能收入6萬元左右。王宏德和他妻子是同學,而且是湖南人。“‘外來媳婦’能嫁到我們這山溝溝裡,足見我們這裡的發展得也很好。”同行的作家嘯鷹笑著說。

同是馬蓮村的王玉花,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去年一年,她就在網上就銷售了80多萬元的農特產品,把香菇、花椒、天麻、木耳銷售到了蘭州、青島、無錫等地,真正實現了“把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成了網絡裡的‘近在咫尺’。”王玉花樂不攏嘴,“互聯網似乎讓我們的生活也進入了快車道,日子越過越紅火、越有奔頭。”

該鄉迷壩村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長黃輝親身參與和見證了迷壩村的發展,“我能成了迷壩村的一份子,特別高興。親眼目睹、親身經歷了迷壩村的發展變化,是件很榮幸的事。現在美麗鄉村建好了,河道垃圾不見了,雜物亂堆亂放的現象沒有了,尤其是產業發展特別迅速,全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從61戶239人減少到了1戶2人。對於今後的幫扶工作,我們一定為群眾多辦實事、好事,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幸福。”

近年來,康縣迷壩鄉圍繞農村“三變”改革及“三鏈”建設,逐步建成了“迷壩鄉農村‘三變’改革食用菌產業孵化園及馬蓮、四方、姚山、迷壩四個食用菌種植基地,建成了三個扶貧車間,成立了功能型黨支部,探索推行“黨支部+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脫貧帶富機制,創新食用菌種植“12653”模式(一戶貧困戶、兩個勞動力、六個月時間、發展香菇五千袋、淨收入三萬元),形成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產業聯興、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文化長廊”點面結合

全域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

暮春時節的迷壩鄉,雜樹開花,油菜芬芳,隨處可見用廢棄的門窗、樑柱、水缸等為原材料建成有主題、有層次、樸素大方且充滿古香古色的文化宣傳節點。

2019年,該鄉以推進移風易俗、培養文明鄉風為目標,以精神扶貧、環境扶貧及全域綠化工作為抓手,在鄭迷路十八公里沿線,就地取材,因地造勢,以點帶面,串點成線,建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長廊,收到社會各界的一直好評。今年,該鄉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徹底打通群眾工作“最後一公里”的目標。

美麗鄉村建好了,發展產業腰包鼓了,精神文明建設就迫在眉睫。據該鄉孟壩村文書孟浩印介紹,他們村的孟好傑是康縣到張臺(迷壩鄉的一個行政村)的客運車師傅,他經常給鄉親們免費捎帶東西,若碰到確實有困難的人坐他的車也是免費的。

“還有一家鄰居婆媳之間不和睦,互相不說話,自從去年我們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以來,經常在‘樂敘堂’‘講堂’講解孝道文化和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她們倆娘們也慢慢地和好了,家務活都爭著搶著幹,臉上也常掛滿笑容。”孟浩印說,“等疫情過了,我們村還要常態化地開展儒家傳統文化教育,宣講黨的好政策,弘揚展示典型人物形象,發揮榜樣的力量,提高群眾思想覺悟和感恩意識。”

“社會生活的本質是實踐的”。精神文明觀念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實現內化、固化、轉化。康縣迷壩鄉結合鄉情實際,把準百姓關切點,抓住社會發展關鍵點,激發思想情感共鳴點,統籌推進全鄉文明實踐站所建設,打造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文明實踐平臺,大力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紮實開展扶貧幫困、拆違治亂等志願服務活動,通過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的工作,讓群眾“看得見、聽得懂、有認同、願參與、真點贊”。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弘揚孝老敬老等傳統道德,評選表彰勤各類典型116人次,形成“村村樹示範、社社創示範、家家爭示範”,人心向上、人性向善的濃厚氛圍。

總監:肖志和 監製:馮麗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