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扶贫办:东部的9省市已经购买了扶贫协作地区的农副产品21.21亿元

国务院扶贫办:东部的9省市已经购买了扶贫协作地区的农副产品21.21亿元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定于4月1日15时在北京国二招宾馆(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6号)东楼三层中会议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疫情期间脱贫攻坚和民政服务工作情况,请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相关司局负责人回答媒体提问。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刘勇先生、社会事务司副司长范瑜女士,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副司长王春燕女士、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吴华先生,请他们就基本生活保障、清明祭扫安排、扶贫项目推进等来回答媒体提问。

疫情防控期间,由于人流物流的阻断,还有消费需求的减少,确实影响了农副产品的销售,有一些地方出现了滞销,比如海南的冬季瓜菜、云南的花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建立了疫情影响的分析应对机制,每周调度各地情况,要求各地扶贫办及时上报区域性扶贫产品滞销的情况,采取措施及时推动解决。2月14日,扶贫办联合网信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和国资委、工商联等7个单位一起发了通知,《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通知》。这个《通知》主要的内容,一方面要求中西部地区进行扶贫产品的认定,就是消费扶贫我们要买什么,要解决产品的问题,把产品给认定出来。对于东部地区、中央单位、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我们广泛动员这些单位一起来积极搭建平台、购买扶贫产品,所以这是一件双赢的事,一方面能够实现城市的菜篮子、米袋子的有效供给,来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促进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贫困群众的增收。

这个活动开展以来,现在得到了各地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响应,截至3月27日,中西部的22个省份一共认定了22566个扶贫产品,涉及1000个县和10269个供应商,商品的价值总量是2152.42亿元。东部的9省市已经购买了扶贫协作地区的农副产品21.21亿元。另外还有一些中央单位和社会组织,民营企业,也都积极参与,涌现出了很多生动的事例。

我举两个小例子,一个是碧桂园集团采购了18个省47个县的扶贫产品164款,合计1614吨,捐赠给湖北省和其他省份的抗疫一线。还有一个例子是湖北省蕲春县有一个贫困户反映当地的香芋滞销,发现这个情况以后,本来集团、招商局集团、中核集团等单位积极开展采购,几天的时间就帮助他们解决了34万斤香芋的滞销问题。所以,从目前各地报告的情况来看,贫困地区扶贫产品区域性滞销问题已经得到了缓解。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工作指导,加强对典型案例和经验的宣传,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争取把我们的消费扶贫打造成社会扶贫的一种新常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