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胰島素,注射手法各不同,掌握這幾個方法,降糖效果更好!

近年來糖尿病大軍漸增多,而糖尿病是一個需要終身管理的慢性疾病,要管理好血糖,就少不了胰島素的幫忙。然而,在胰島素廣泛應用於糖尿病治療的同時,如何安全用藥及安全儲存等細節問題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使得治療效果不如人意。那麼,糖尿病患者該如何與這個“親密夥伴”相處,更好地控制好血糖呢?對此,記者採訪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陳小燕。

各類胰島素,注射手法各不同,掌握這幾個方法,降糖效果更好!


四類胰島素,使用各不同

陳小燕介紹,胰島素是一種生理性激素,糖尿病患者之所以需要胰島素,是因為體內缺乏,通過補充胰島素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目前根據胰島素作用持續時間主要分為四大類,分別為長效、中效、短效,還有預混胰島素。

長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又稱為基礎胰島素,注射後能在24小時內持續釋放藥量,因此能控制一整天的血糖,其沒有藥物濃度的峰值,因此不容易出現低血糖的風險。

中效:中效胰島素能控制半天左右的血糖,要飯前一個小時打,胰島素有高峰,起效不夠快。如果用來控制空腹血糖,要睡前打,一天基本打兩次才能控制全天血糖。

短效:短效胰島素又稱為餐時胰島素,打一次只能降一餐的血糖。打短效胰島素不能馬上吃東西,因為短效胰島素有峰值,因此,短效胰島素要在餐前半小時注射。

預混:中短效混合的胰島素,打一次既管半天的血糖又管理一餐的血糖。

有些糖友會疑惑,胰島素的種類多,到底哪種適合自己呢?對此,陳小燕表示,糖友選用胰島素,要根據體內胰島功能的情況來決定。“如果是胰島素功能開始不好了,胰島素分泌不足的時候,建議使用長效胰島素,每天只打一次,不影響白天外出及工作。但是到了後期的糖尿病,胰島功能變得更差時,可能需要配合短效胰島素來控制餐後血糖,這樣就需要每天打更多的次數了。”

使用胰島素,必須掌握三要點

胰島素是糖友的“親密夥伴”,但很多糖友仍對胰島素的使用不熟悉,一些錯誤的注射方法等使得其降糖效果大打折扣。陳小燕表示,糖友要使用好胰島素這一降糖利器,以下幾點必須要懂。

注射部位要輪換。

注射胰島素的部位很有講究,建議打在肚皮處,因為肚皮皮下脂肪多,不易打到肌肉,不會疼痛,而且吸收穩定。方法:用拳頭放在肚臍上面,拳頭以內的部分不注射,拳頭以外的肚臍周圍均可注射,注射之前要用酒精消毒注射的部位,垂直輕輕打進去,打完後慢數10秒左右再拔針頭,注射後不要按壓注射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月內不要重複打同一個位置,可以以拳頭為中心,由內向外畫圈注射,每次注射的部位要至少距離上一個位置1個手指的距離,針頭不能重複使用。其次,不要在有皮疹、發炎、硬結、有血管的地方打。此外,如果是冷的胰島素注射進去,皮膚容易出顆粒,因此,胰島素從冰箱拿出來後要讓它恢復到接近常溫。


各類胰島素,注射手法各不同,掌握這幾個方法,降糖效果更好!


餐前餐後血糖差值決定注射量。

打胰島素,除了一些注射注意事項外,胰島素的用量也是十分講究的。陳小燕表示,如果打短效胰島素的患者,餐後與餐前的血糖差值超過4,說明胰島素的量不夠,簡單的方法是增加一個單位,再測量餐後的血糖。如果打長效胰島素,要看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多數超過7,提示可能要調整胰島素的劑量。

此外,陳小燕提醒,打胰島素不等於不吃降糖藥,對於大多數Ⅱ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一般是打胰島素和吃降糖藥雙管齊下,才能幫助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有效控制好總體血糖。

儲存要注意溫度。

有些糖友會發現,打了胰島素,但血糖仍“失控”,這時候要注意是否存在胰島素儲存不當。胰島素的儲存應根據季節不同而有所調整,冬季和夏季儲存條件是不一樣的。一般而言,沒有使用過的胰島素要放在4~8度的冷凍室儲存,如果開封后的胰島素,可以在30度以下儲存。在冬季,氣溫在30度以下,因此開封后的胰島素就不需要放冰箱了,只需要放在陰暗乾爽處即可;如果在夏季,室內外氣溫高達30度以上,胰島素開封后也需要放冰箱儲存。



通訊員/韓文青

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