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钒电池市场调研报告

2020年中国钒电池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钒电池标准制定动态

  2020年2月,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和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牵头制定的首项液流电池国际标准“固定式液流电池2-1:性能通用条件及测试方法”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液流电池技术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认可。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在推进我国液流电池产业化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项标准的负责人为大连化物所张华民研究员。依托大连化物所和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在液流电池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2014年,以张华民为主任委员的国家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次向国际电工委员会建议由我国制定液流电池性能通用条件及测试方法国际标准。经国际电工委员会/二次电池及电池组技术委员会各国成员投票,该提议得到批准,并由国际电工委员会/二次电池及电池组技术委员会与燃料电池技术委员会共同组织的液流电池联合工作组组织制定此标准。

  该标准先后通过项目提案、工作草案、委员会草案、询问、最终国际标准稿等阶段,历时近6年得以正式发布。此次正式发布的首批液流电池国际标准共3项,其余两项为:欧洲牵头起草的“固定式液流电池1:术语及通用要求”标准和日本牵头起草的“固定式液流电池2-2:安全要求”标准。

  2011-2018年中国钒电池装机容量

  中国电池储能市场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是毫无争议的现阶段电池储能市场主流,截止到2017年底,三种技术规模占比分别为60%、35%、4%。参与储能项目建设的技术供应商数量分别为21家、8家和5家。

  2017年国内电化学储能装机累计容量达到了389.8MW,其中钒电池装机容量约15.6MW,占比约4%;2018年国内电化学储能装机累计容量约为490.5MW,其中钒电池装机容量约19.3MW,占比约3.93%。近几年国内钒电池装机容量及占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表 2011-2018年中国钒电池装机容量及占比电化学储能装机比重情况

单位:MW,MW,%

2020年中国钒电池市场调研报告

  目前,钒电池最适合中国发展。主要原因有三点:一、中国钒矿资源储存量世界第一;二、经过多年研究中国拥有核心技术,且通过跨国整合,全球钒电池核心技术也主要由中国公司掌握;三、钒电池的特点寿命长、可重复放电、可靠性较高,完全满足中国建设智能电网的需求。铅酸电池、电动车用电池、电动汽车用电池三块合计大约是3000亿元的市场。预计到2022年中国钒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

  2018-2020年中国全钒液流电池进出口总量

  2018年,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进出口总量为2.63万个,2019年下降99.72%至73.00个。

  2020年1-2月,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进出口总量继续下滑,共实现进出口总量18.00个,同比下降5.26%。

图表 2018-2020年中国全钒液流电池进出口总量

单位:个,%

2020年中国钒电池市场调研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