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张邦昌,你会留下金兵支撑自己的皇位吗?

家在半岛中


显而易见答案是:不会。自古汉胡不两立,作为高度发达的封建王朝即便崩溃,也岂能是蛮夷任意践踏?



靖康之变

北宋微宗宣和二年(1120年),北宋与女真金国订立“海上之盟”,约定夹击共同的敌人契丹辽国,谁知,宣和七年(1125年),辽国覆灭后,女真金国背弃盟约,悍然入侵,靖康元年(1126年),由于宋微宗宋钦宗的懦弱,不敢抵抗的原因,致使女真金国多次长驱直入,包括皇族在内的贵族、文武大臣、工匠等数十万人被俘虏,史称“靖康之变”。



成也英雄,败也枭雄

靖康之变发生后,蛮夷肆虐,生灵涂炭,中原暂时无主,鉴于北宋微宗钦宗二帝昏庸,正是需要有人站出来带领抵抗,挽大厦之将倾。

张邦昌,字子能,祖籍河南南阳人,靖康之变发生时正是当朝宰相,群臣之首。

之前主和,也是因为种种原因,作为臣子只能忠君尽本分,并非本意,而靖康之变发生后,作为群臣之首,理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获取众臣支持,号召忠义之士集中京师共同反击女真金国。

至于宋皇室,纵然有漏网之鱼也已经没有资格继续主宰天下,这个时候对于张邦昌来说,当仁不让成为领头人,古话说的好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如果不是宋皇室的无能也不会致使百姓颠沛流离,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驱逐女真,恢复河山。

成功了,就是开创新王朝,是拯救万民的英雄,再不济也能割据一方,保一方太平!



所以说,靖康之变等于是个绝好的机会,正是各路英雄豪杰大展拳脚的机会,是英雄是枭雄,成败各凭本事,女真金国是个很好的垫脚石,根本不需要金兵留下稳固自己皇位!


最后的骑兵90


张邦昌,字子能,北宋末年宰相,主和派代表人物,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今河北省阜城县大龙湾),进士出身,宋徽宗、宋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

靖康之难后,被金国强立为“伪楚”皇帝,历时一月,金撤兵后,逊位还政赵构,但迫于叛国时舆压力,终被赐死。

如果我是张邦昌,留不留下金兵支撑自己的皇位都无所谓了。

为什么呢?因为张邦昌的皇帝位子,本来就是被金国强立的。有金兵在,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有名无实,做什么都要看金兵的脸色。

在张邦昌心中,这个龙椅不好坐,当时大多数的汉臣都持激烈的反对态度,而且张邦昌也不想当这个皇帝。据史载:当时张邦昌诈病拒绝登基,百般推脱,甚至以自裁相对,但最后金国以屠城相要挟,迫张邦昌就范。

金军一撤,张邦昌立刻大赦天下,并且把皇帝位子立马让给了赵构。

张邦昌明知把皇帝位子让给了赵构,让的是身家性命,却依然毫不犹豫。且 张邦昌由始至终并未僭越其大宋臣子身份,因此某些对于他虚伪事故,惺惺作态的批评确有失当。毕竟没有人会舍了身家性命去惺惺作态的。

最后张邦昌得了个比莫须有还莫须有的告发,史书仅得“诏数邦昌罪”五字,不知何罪。宋高宗赵构便赐死张邦昌,完成秋后算账。


大江侃历史


对历史人物,应该多角度去看去分析,不能只看一件事就盖棺定论。

张邦昌这个人,在历史书上一直是个负面形象,投靠金人建立伪楚,是金国的傀儡政权。

但是如果深入了解,他在北宋灭亡后游走于金营与开封之间,试图协调双方。一方面减低金兵的欲望,不让他们对开封居民斩尽杀绝,另一方面也平复开封人的情绪,不致激起事变。之后出任楚国皇帝,也是一再推辞不得之后才被迫即位。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不让事态进一步恶化,堪称是北宋末年的补锅匠。

张邦昌没有野心,和石敬瑭之流有明显的不同。如果我和他易地而处,我也不会强建政权,被人骂汉奸的滋味不好受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