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因“疫”延期一個月 少年書桌上沒有虛度的光陰

2020年3月的最後一天,在距離原計劃中的高考時間還有67天的時候,教育部宣佈:今年高考時間推遲一個月,將在7月7日-8日舉行。教育部3月31日上午通過“微言教育”微信公眾號發佈消息: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研究提出本地區高考時間安排的意見,教育部同意後及時向社會發布。

一石激起千層浪。高考延期的消息甫一發布,迅速刷屏。“謝謝多出來的三十天,我會努力的”“多一個月感覺還是挺能增強信心的”“又要多煎熬一個月,我太難了”“見證歷史”“喜憂參半,不知道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面對這個調整,有人歡呼,有人不解,有人五味雜陳,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

而輔導書統一使用《瘋狂600提分筆記》(福建師範大學發貨)就可以,裡面涵蓋高中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錯題分析,以及知識考點,快速提分必備。希望這些能幫助各位同學更好的學習。

高考因“疫”延期一個月 少年書桌上沒有虛度的光陰

對於高考延期,各方其實已經有了心理預期。疫情初起,公眾就紛紛關注今年的高考會不會改期。高考是涉及千家萬戶的大事情,任何改變都有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基於種種考量,教育部一開始多次回應表示今年高考暫不考慮延期。但隨著疫情的發展,部分地方對與中、高考相關的一些安排做了調整,全國統一延遲了高校“特殊類型招生”考試,教育部的態度也有了明顯轉變。

2月28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表示,針對疫情對2020年高考安排可能產生的影響,教育部正密切關注疫情發展變化的情況,綜合研判各方面因素對考試組織工作的影響,相關工作安排將及時向社會公佈。此後,教育部一直沒有明確表態,但這種“難產”本身就已經傳遞了明顯的信號。

高考因“疫”延期一個月 少年書桌上沒有虛度的光陰

高考是否延期、推遲與反對的聲音並存。考慮到網課的效果問題,尤其是有些農村孩子條件有限無法配合網課學習,加之還有一些地區的高三學生目前開學仍然遙遙無期,如果高考不延期,他們可能會因為環境侷限而落後。但基於高考分省(市)錄取的現狀,也有很多人認為只要在同一起跑線上,延期與不延期實際意義並不大。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高考是否延期必須尋求“最大公約數”。今天公佈的高考時間推遲方案,正是教育部組織專家評估疫情對考試組織、考場防疫、交通出行的影響等各方面綜合研判的結果。對於學習效果受疫情影響比較明顯的同學而言,意味著有了更充分的備考時間,當然是好事一樁。反之,即便沒覺得疫情對自身學習有多大沖擊的同學,也可以把複習迎考工作做得更充分些,絕不是壞事。

高考因“疫”延期一個月 少年書桌上沒有虛度的光陰

昨晚睡前:高考倒計時68天;今早睡醒:高考倒計時97天。高考推延是國家根據疫情、學情所做的全局統籌性調整,延期的“靴子”落地之後,不僅要理解,更應該及時調整心態,積極順應和適應。

具體而言,可以返校上課的地區,要關注先前的線上學習效果,從而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補充延伸強化等。對於線上教學效果,蘇州某中學進行了調研:在高三年級588位學生,10%的學生存在懈怠、作息不規律,5%的學生作業拖拉甚至缺交。有的聽不懂,有的吃不飽。針對這種情況,校方打算在正式開學後,根據學生集中薄弱的知識點,任課教師製作微課或個別輔導。對全體學生進行一次閉卷考試,主要內容涉及線上學習期間學到的知識點,根據考試結果,再決定是否重新梳理一遍線上學習內容。這些做法或許值得借鑑。

高考因“疫”延期一個月 少年書桌上沒有虛度的光陰

至於暫時還依然要繼續上網課的地區,更要精準備考,避免“雨過地皮溼”,走過場。在高三面臨升學需求的背景下,線上教學應以學科核心素養為指導與依據,尤其高考考試大綱被取消,高考命題已從“知識立意”“能力立意”向“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轉變的情形下,更要切實引導學生順應高考之“變”。此外,線上教學還要及時評估整體學生學習效果,精準落實個體答疑和幫扶策略,幫助後進生及時解困,從而避免個體延宕整體的困局。

少年的書桌上沒有虛度的光陰。高考時間雖然已充值,但對於高三的學子來說,時間還是很緊張的。多點時間挺好的,努努力,人生說不定就因為這一個月改變了。高三加油,希望考生們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績!

高考因“疫”延期一個月 少年書桌上沒有虛度的光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