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禮包+暖心服務 跑出復產加速度

政策禮包+暖心服務 跑出復產加速度

廣東非凡實業有限公司智能馬桶一體機產業化與機器人應用項目試投產,每天能生產600多件衛浴產品。 本報記者 陳宏文 攝

本報記者 楊燕芳

從資料收集到放款到位僅2個工作日,我市首筆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成功落地,潮州凱普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獲得信用貸款2450萬元;

從申請到入賬僅4天時間,楓溪區復產企業匯豐陶瓷順利獲得全省首筆500萬元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

在疫情倒逼下,潮州多措並舉,精準施策,推出政策大禮包,提升暖企優服務,迅速研究出臺我市“復工復產25條”,制定一攬子更貼近實際、更符合企業需求的具體舉措,引導企業實施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改造,跑出復工復產加速度。鳳城各地工廠車間,機器再次運轉,工人開始上班,產業漸次復甦。

截至目前,我市889家規上工業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開工率達100%。

機器換人 獎補上門 破解用工難

疫情防控期間,企業面臨的不僅是“返工難”“招工難”等棘手問題,工人聚集上班所帶來的感染風險更是大家所擔憂的。如何破解這些難題?市委市政府對症下藥,開出良方,從政策入手,以資金補助,鼓勵企業走“機器換人”之路。

作為我市“四梁八柱”企業,廣東非凡實業有限公司在智能化應用方面早早佈局。“我們公司投入約1.85億元建設智能馬桶一體機產業化與機器人應用項目,3月10日開始試產。目前大部分設備正常運轉,部分設備還在調試中,但已實現日產衛浴產品600多件,產能大大提升。”該公司技術總監蘇冬武指出,智能機器人生產項目投用後,實現了從注漿、施釉、烘乾到燒成生產過程全自動化,有效縮短了整個生產的週期,可節省10%-15%的製造成本,減少40%以上的用工量,年產值約2.5億元。“通過設備流水線上的定崗定位,能有效把人員分隔開來,同時還能有效減少用工量,彌補疫情期間招工難這個難題,做到復工復產與疫情防控兩不誤。”

在潮州,像非凡實業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與依靠人工相比,“機器換人”賦予企業發展更多新動能。率先實施智能化應用的企業在此次疫情中明顯先聲奪人,實現了早復工早復產,在新一年的生產經營贏得主動。

面對疫情,為了讓更多企業抓住機遇,並藉此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潮州出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保障、降低企業復產成本、強化財政金融支持、優化政府服務等25條暖企措施,指導企業用足用活財政、金融、稅收、社保、就業等各類幫扶解困政策,最大程度釋放“政策大禮包”疊加效應。同時,研究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智能化應用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設立年度獎勵資金2000萬元,推進總投資40億元的新一輪工業技術改造,大力推廣機器手、無人車間等智能化生產模式,新增智能化、自動化生產設備2000臺(套)。通過政策鼓勵企業加大設備和技術投入,推進智能化應用,實現減員增效,進一步堅定企業復工復產信心。

為了批量解決企業缺工問題,我市還加強與低風險勞務輸出地聯繫,落實“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服務,幫助外來務工人員順利返崗,解決企業燃眉之急。同時,實施1000萬元招工穩崗專項獎補、市外員工包車補貼等穩定就業措施,大力推進校企合作、新型學徒制、“訂單式授課”等培養模式,強化人才供給支撐。

對於復工復產過程中困擾企業的“隔離難”問題,我市更是積極協助,推動酒店與企業對接合作,嚴把“排查關”“消殺關”“安全關”,同步解決企業“隔離難”和酒店房間閒置問題。全市累計統籌設置“店企對接”集中隔離觀察場所331處、房間4489間。

一企一策 對接服務 緩解融資難

戰“疫”大考,也是營商環境大考。

“這筆錢對我們來講真的是雪中送炭,太感謝政府了!”作為我市首筆5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獲得者,潮州市匯豐陶瓷工藝製作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光茂告訴記者,疫情防控期間,企業採用智能化生產設備代替人工製作,緩解了用工難題,但因生產需要購買新的智能化設備,卻苦於資金缺乏。“楓溪區委、區管委瞭解到我們因開工復產有資金需求,便立即與郵儲銀行、人社部門多方協調,為我們爭取到一筆創業擔保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在各級政府的幫助協調下,從申請到入賬,該公司4天時間便拿到這筆貸款資金,立即購買了3臺機印機、2條自動生產線以及一批原材料。

蔡光茂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機印機一臺15萬元左右,屬於小型智能化設備,但不管是人工成本還是生產效率都大大提高。“一臺設備可以替代近20名工人的工作量,生產速度至少提高50%,算下來是非常划算的。”

蔡光茂介紹說,目前,公司通過貸款購買的原材料已經全部到位,大部分設備也投入運作,產能100%恢復。“恢復時間比我們預計的提早了將近半個月。”

在此次復工復產過程中,匯豐陶瓷並不是唯一一家依靠政策扶持獲得產能擴大紅利的企業。廣東美士達藥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籌建口罩生產線項目,從申請到辦理完畢,僅用了兩天時間,便收到了總共400萬元的“戰疫貸+科技信用貸”。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徐雲海告訴記者,“拿到這筆貸款後,我們迅速購買了4條口罩生產線,第一時間購置原輔材料。經過這幾天,生產設備調試基本完成,已正式投入生產,每天產量大概20萬個。”

戰“疫”時刻,如何搶時間、補損失,讓企業活下來、訂單保下來,是當前迫切需要應對的大考。這場大考,考的是營商環境優化、服務企業能力。

為了答好這張答卷,我市制訂企業復工指引,成立推進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專班,建立全市中小企業訴求響應工作機制,在全省率先創建企業訴求響應工作群,上線辦理企業訴求,並及時更新企業訴求響應問題清單。目前企業訴求處理比例達到100%。

面對疫情對企業造成的融資衝擊,近段時間,我市充分發揮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效應,籌集8860萬元用於擔保基金和貼息資金,降低申報門檻和利率、提高貸款額度、延長還款時限、壓縮辦事流程、實行“並聯式”審批制度,重點扶持古城旅遊和小微企業智能化改造,對個人給予最高30萬元、捆綁式最高300萬元、小微企業最高500萬元的貼息貸款。全市今年以來共發放67筆共計2129萬元。同時,落實“專班服務、專人跟蹤、專項推進”工作機制,建立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精準對接機制,依託“粵信融”平臺建立企業融資快速響應機制,支持與疫情防控相關的“三必需”行業和受疫情影響中小微企業新增授信13億元,全市已落實扶持資金超2億元,返還企業失業保險金及發放穩崗補貼3762萬元。

為了讓企業真正實現足不出戶就能辦成事,我市積極推廣應用“粵省事”“粵商通”“粵政易”,實施並聯審批、容缺收件等模式,實行快速立項和“不見面”快速辦理機制,在粵東率先實現網上招標全流程電子化;

為了應對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我市舉辦“助力復工復產—1688潮州電商直播節”活動,通過“電商+直播”形式掀起復工復產“帶貨”新渠道,幫助企業抱團開拓新市場,將潮州產品推廣到世界各地,進一步擦亮潮州品牌……

直面挑戰、化危為機,潮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通過疫情倒逼各產業加快轉型升級。走過了千年歷史的“嶺海名邦”,正在以嶄新面貌煥發活力,延續下一個千年的勃勃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