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劉啟:年輕時代

漢景帝劉啟:年輕時代

年輕人血氣方剛未經過社會世事的打磨,有稜角屬於正常,過於圓滑又稍顯離譜。

不羈放縱愛自由,面對不公,年輕人難免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但隨著閱歷的豐富,感受過不同季節的溫度與風景,滄海桑田,終會沉澱為一個舉止有度,沉穩練達,把情緒掩埋掉的智者。

但這需要一個過程,人人都是如此。今人如是,古人亦不可避免。

請看漢孝景帝劉啟由一個隨意少年到成熟帝王的歷程。

吳王劉濞的太子來長安城朝見,他忘我的沉浸在與太子劉啟(漢文帝太子)的棋藝博殺中,他完全忘記了與他對弈的人是大漢帝國尊貴的太子,他失了禮數。

吳國太子的師傅都是楚人,輕悍,又素驕,加之吳王劉濞又是一個財大氣粗的主,估計平時也很少注重子女的教育問題,以至於太子丟人直接丟到了帝國的都城。

平時習慣了螃蟹的走路方式,這會也要在棋盤上爭個你死我活,吳太子簡直開啟了找死模式。

面對吳太子的咄咄逼人,劉啟怒火中燒,直接掄起棋盤照著吳太子的腦袋就砸了下去。只是,這一擊他直接要了吳太子的命,而劉啟只是簡單的想教訓一下吳太子而已。

《漢書.爰盎晁錯傳》載:“皇太子材智高奇,御射伎藝過人絕遠。”劉啟顯然忘記了自己在武功方面的造詣。

吳王劉濞的最終造反雖不說是此事直接引起,但絕對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史記.吳王劉濞列傳》載:“為謀滋甚。”從兒子死的那一刻開始劉濞就在籌劃著造反工作。

漢景帝劉啟:年輕時代

▲吳王劉濞 【劇照】

皇室子弟,帝國的接班人,太子劉啟怎麼都不應該因一時衝動而直接動手,不僅有失體統,結果更加深了朝廷與地方諸侯的矛盾。

作為帝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劉啟已經習慣了俯視眾生,劉啟好久沒有聽說過“不”字。

當劉啟的車駕從司馬門呼嘯而過時,公車令張釋之立刻追了上去,按照制度,任何人經由司馬門都是要下車的,你是太子,更應該帶頭踐行。

張釋之不僅當場鬧了劉啟一個大臉紅,張釋之還將此事奏報給了文帝劉恆,以至於文帝免冠向太后謝罪,朕教子無方。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載:“薄太后乃使使承詔赦太子、梁王。”因薄太后出面,劉啟和弟弟劉武才免於被追究責任。

漢景帝劉啟:年輕時代

▲梁王劉武 【劇照】

按理說,作為帝國的儲君更應當帶頭遵守規則,可劉啟偏偏仗著自己的太子身份視帝國的規章制度如無物。

年少輕狂,劉啟也是凡夫俗子。

劉啟的當眾出醜,張釋之的不留情面,此事在雙方心裡都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劉啟覺得張釋之小題大作,張釋之感覺到了劉啟面容之下的陰冷,以至於在劉啟即位之後張釋之成天如履薄冰,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過。

雖然劉啟表面上說絕不計較往事,但人都是非常敏感的,張釋之肯定能夠感覺到劉啟的口是心非。

張釋之終於在戰戰兢兢中走完了一生。

關於景帝劉啟的心胸狹隘史書還有記載。

劉啟還是太子時曾經請文帝劉恆身邊的大臣喝酒,作為帝國的儲君,未來的皇帝,大臣們自然是爭相往之開啟跪舔模式。

但衛綰同志卻稱病硬是沒有去,劉啟後來登基一年多都沒帶理衛綰的,他全然忘記了父皇臨終前的殷殷囑託。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載:“文帝且崩時,屬孝景曰‘綰長者,善遇之’。”但是景帝只記得當初請衛綰喝酒時衛綰沒有給他面子。

不過衛綰同志最後還是挺幸運的,因為平定“吳楚之亂”有功,被景帝劉啟封為建陵侯。

景帝劉啟的年輕氣盛還表現在後來的“削藩”上。

景帝為太子時就對太子家令晁錯青睞有加,對晁錯的“削藩”之策簡直就是力挺,可惜,文帝劉恆只是一笑置之。

漢景帝劉啟:年輕時代

▲晁錯 【劇照】

景帝登基之後,他睥睨天下諸侯,他擢升晁錯為御史大夫,一力主持朝廷的“削藩”大計。

趙王被削去了常山郡、楚王被削去了東海郡、膠西王被削去了六個縣,削除吳王劉濞會稽郡和豫章郡的詔書也已經擬好,景帝夢中都能把自個笑醒,呵呵,諸侯王尾大不掉,so easy。

只是他沒有想到吳王劉濞早已磨刀霍霍,吳王甚至盼望著朝廷削除他土地的詔書趕緊到來,自己好光明正大的起兵。

景帝滿足了劉濞的願望,帝國烽火狼煙。景帝慌了手腳,景帝部署妥當卻還對起兵的七國抱有幻想。

七國打出的旗號是“誅晁錯”,殺了晁錯七國不就退兵了?

景帝將一心為國的晁錯稀裡糊塗的就給腰斬了,結果換來了吳王劉濞的呵呵一笑。

吳楚叛亂雖然成功的被平息,但這場叛亂卻是留在“文景之治”藍圖上的一個汙點,神州動盪,帝國幾被傾覆,作為皇帝,景帝劉啟是要對這場戰亂負一定責任的。

文帝劉恆在位時沉著應對諸侯們的樹大根深,既給糖吃又不忘時時敲打,因為文帝深深明白一個道理,欲速則不達。

而景帝登基伊始就想迅速解決掉諸侯王問題,結果引來了“七國之亂”。他甚至不如兒子後來的漢武帝劉徹高明,採用“推恩策”徹底解決了長期困擾漢帝國的諸侯王問題。

導致叛亂也就罷了,景帝還聽信袁盎的一面之詞殺掉了晁錯,企圖劉濞等乖乖退兵,景帝顯然有點慌不擇術。

但正是這場叛亂將景帝劉啟一巴掌打回了現實,景帝從此告別了毛躁,告別了急功近利,景帝變得更加沉穩,景帝變得更加老辣,景帝率領帝國穩步前進。

景帝廢掉了太子劉榮之後,弟弟梁王劉武又開始做起了皇帝夢,包括景帝的母親竇太后也強烈要求景帝百年之後能夠將皇位傳給梁王。

漢景帝劉啟:年輕時代

▲竇太后 【劇照】

景帝雖然是個孝子,景帝固然不好反駁母親,但景帝懂得發動大臣的力量,因為景帝深深懂得,如果傳位於梁王,帝國將來又將陷入皇位繼承的紛爭,歷史不能重演,國家不能因此動盪。當然啦,從私心角度出發,景帝也是堅決要傳給自己兒子的,朕有兒子,又不是沒生出來。

景帝立了膠東王劉徹為太子,景帝為了劉徹的繼位之路能夠順利,景帝狠心處理掉了前太子劉榮。虎毒不食子,相信景帝的內心也在滴血,但為了江山,景帝犧牲掉了親情,歷史上骨肉相殘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何況劉榮曾經是太子。

景帝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處理掉了劉榮母親慄姬在京城的勢力,景帝還將一心為國的周亞夫關進了大牢以至於周亞夫絕食而死,任何有可能威脅到劉徹的勢力都被景帝消弭於無形。雖說像殺周亞夫這種事情做得確實有點過,但景帝首先是一個政治家。

景帝雖然前期做過些許出格的事情,但總體來說景帝是一個相當合格的皇帝。大漢帝國正是由於文景兩代皇帝的積累,至武帝劉徹時才終於有能力對匈奴展開反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