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大头,下雨不愁,脑袋瓜与憨憨不可得兼,舍脑袋而取憨憨者也

每天发现一对小翅膀,助你赶走阴郁~

这里是您关注的嘤嘤鹦鹉(手动龇牙笑)。

今天和大家介绍一下世界上最蠢萌的鸟——非洲的国宝"大熊猫"——憨包鲸头鹳:脑袋瓜与憨憨不可得兼,舍脑袋而取憨憨者也!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脑袋瓜与憨憨不可得兼,舍脑袋而取憨憨者也


如果要问地球上有哪一种鸟,长得实在不像一只真的鸟类,那么就非鲸头鹳莫属。这种鸟类体型硕大,有着一个巨大的会以及奇特的身材比例,并在最近成为了网络上的焦点。

最近日本静冈市掛川市的花鸟园里展示出了一只鲸头鹳,大家在给它喂食的时候,站着一动不动,当工作人员给它地余的时候,它甚至摇了摇头,好像在拒绝。就算是工作人员把鱼喂到它嘴边,它也不断晃动着巨大的脑袋,好像很傲娇的,一点也不想吃。

而在另一个视频里,面对水桶里面的鱼,这只傻乎乎的鸟,把这条鱼叼了起来,想要吃掉却又掉在地下,如此反反复复重复了好几次。让人十分捉急的同时也不禁哈哈大笑,这个鸟到底是在干什么呢?连一条鱼都吃不上,实在是太蠢了吧。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脑袋瓜与憨憨不可得兼,舍脑袋而取憨憨者也

头部最大,但是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

如果说要为可以为动物颁发吉尼斯世界纪录,这只傻乎乎的蠢萌鸟类也可以占上一个名额。鲸头鹳是这个世界上头部体积最大的鸟类,这个巨大的头上长着一张非常有趣可爱的面部,而它那巨大的喙更是给这样的脸增添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幽默感。

鲸头鹳体型巨大,平均有1.2米高,有甚者甚至可以达到1.5米,巨大的身形再配上巨大的脑袋,有一种与一般鸟类格格不入的画风。至于为什么要叫鲸头鹳,就是因为它那张巨大的犹如鲸鱼头部的喙,这是世界上最宽的鸟喙,宽度可以达到12厘米。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脑袋瓜与憨憨不可得兼,舍脑袋而取憨憨者也

这种鸟类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时期,它的身影曾经出现在古埃及的绘画作品上,但是除了绘画作品以外,人们对这种鸟类几乎一无所知。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英国鸟类学家约翰古尔德才第1次正式发现这种鸟类。

不得不说,鲸头鹳十分低调,它只分布在非洲中部的沼泽区域,而且数量稀少,分布密度也很低,如果不仔细追寻,几乎不可能发现它们的踪迹。这也是为什么它能躲过几个世纪生物学家和动物学家们的搜寻。

而英国鸟类学家约翰古尔德在1851年第一次发现它时,不由得发出惊叹,"这是我近些年来观察到的最神奇的鸟类!"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脑袋瓜与憨憨不可得兼,舍脑袋而取憨憨者也

这种头部硕大的鸟类,虽然如今看上去有了几分蠢萌的气息,但是实则它是当地生物链顶端的生物,除了鳄鱼以外,没有什么天敌。有时候还会报道说它会捕食幼年鳄鱼,从此可见这种鸟类并不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之辈。

在捕猎的时候,鲸头鹳有着十足的耐心以及灵活的技巧,它们可以像一尊雕像一样,站在齐腰深的水中一动不动几个小时,守着猎物的出现。只要猎物一出现踪迹,它便会迅速的飞扑冲出。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脑袋瓜与憨憨不可得兼,舍脑袋而取憨憨者也

这个时候它那巨大的身形以及坚硬而锋利的喙,就会夹杂着巨大的动能,扎入水中将猎物叼住,甚至能一瞬间将猎物压碎和刺穿。不过它在捕猎的时候,却显得比较蠢萌,因为害怕眼睛进水,所以它们在捕猎的一瞬间,会闭上眼睛。也正是因为如此,它们经常会不小心的叼住一些木头枯枝,让旁人看上去感觉很有喜剧效果。

虽然说捕猎偶尔会出现一些小小的偏差,但是它那可怕的耐心却能保证它每一次都能猎到什么,几乎没有什么动物可以从它的嘴下逃脱。鲸头鹳的主要猎物是非洲肺鱼,不过它们的食谱上还有各种鱼类,两栖动物,水蛇,乌龟,老鼠,甚至是比较小的鸟类。

走红来的这么突然

这种生物第一次走红是在2009年,那是一组十分偶然的照片,一位摄影师在美国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园里无意间发现了一只急着赶路的鲸头鹳,而在它急着赶路的时候,一只斑胸树鸭却又在无意中挡住了它的去路。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脑袋瓜与憨憨不可得兼,舍脑袋而取憨憨者也

正当摄影师以为鲸头鹳会把斑胸树鸭捕食猎杀的时候,这只傻乎乎的鸟类却把这鸭子小心翼翼的叼起来,放在了一旁,然后急匆匆的继续赶路。而那只鸭子愣在原地,半天之后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活着。

而这组照片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应,网友们不禁在网上纷纷调侃:这些鸟类长相怎么那么蠢萌?要是换我是这只鸭子,一定早就被吓坏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这种鸟类才进入到了世人的眼中,各地动物园里的鲸头鹳,也渐渐有了人气。

不过虽然说动物园里头的鲸头鹳傻里傻气的,但这并不是它本来的面貌,美国摄影师拍摄的这组照片也有一定机缘巧合的原因。野生的鲸头鹳并不会如此奇葩,动物园里变得如此,这是因为在人工繁育下的鲸头鹳出现了行为异常。这种大家伙变得有些装傻卖萌,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食物充沛导致的。

野外的不一样的它们

在野外,这种鸟类并不能够捕食到足够的食物,甚至在抚养后代的时,也只会对第1只破壳而出的幼崽倾尽全力,各种偏袒,其它生出来的幼鸟则完全沦为爹不亲娘不爱的不幸儿。不过这并不能完全怪鲸头鹳,通常来说就算一窝有三只幼崽,但到最后一般也只能有一只幼崽能够存活。更何况食物的原因,让同时抚养多只幼崽成为了奢侈的诉求。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脑袋瓜与憨憨不可得兼,舍脑袋而取憨憨者也

不过抛开这一点,鲸头鹳可以算得上比较称职的父母,不但在孵化和喂养上亲力亲为,还会一直带着幼崽生活,直到幼崽三年后性成熟能够自力更生为止。

抛开这些,鲸头鹳的生存率还是很高的,在良好环境下生存的鲸头鹳可以活到35岁,这个年龄在鸟类之中都可以算是高龄了。

而因为走红,这种鸟类逐渐受到盗猎者的追捧,并且在近些年来,栖息地日渐被人类生活的环境所蚕食。使它们本身就难以增长的种群数量变得更加稀少,虽然说,动物学家们尝试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来繁殖这种稀有的鸟类,不过这种鸟类在人工环境下却不容易繁育后代。

于是它们的种群在不断的缩小,逐渐成为了非洲国家的国宝。在一些非洲国家,鲸头鹳就像我们国家的大熊猫一样,有着外交使命,经常会把被当成国宝赠送给友邦。

幸好正是因为如此,才把濒临灭绝的这种鸟类,从非洲日益严峻的环境中拯救了出来。这才有了文章开头,那位美国摄影师的遭遇。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脑袋瓜与憨憨不可得兼,舍脑袋而取憨憨者也

小结

如今有很多种生物都面临栖息地逐渐缩小甚至消失的危险,它们的生存正在受到巨大的考验。这一切都几乎要归咎到我们人类的头上,如何保护这些野生动物成为了我们如今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只有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我们才能构建更美好的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