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清明期間南沙大橋車流與春節前期持平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粵交集宣 嶽路建)一橋飛架,氣勢如虹。4月2日,南沙大橋將迎來建成通車一週年。2020年清明節即將到來,預計清明期間南沙大橋車流將與春運前期車流保持持平,約佔過江總車流比例50%。據悉,為保障南沙大橋安全、有序,南沙大橋合理安排人員,充實保暢力量,通過優化排班,保證了南沙大橋路面在車流高峰時段各有4組人員執勤,並運用無人機巡航等手段,加快異常事件處置速度,提高路面應急保暢水平。

通車至今已成為主要過江通道

南沙大橋的建成通車,是廣東交通集團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開篇之作,是一項利國利民的超級工程、民生工程、創新工程。南沙大橋全長12.89公里,橫跨珠江東西兩岸,連接廣州、東莞兩地。建成時創下多個世界第一記錄,為世界首次同時建設兩座超千米級特大跨度的懸索橋。項目成功研製並應用了“中國芯”——國產1960兆帕鋼絲,其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研究已入選國家科技進步獎。南沙大橋的建成,增強了中國橋樑國際競爭力,為更大跨越能力的橋樑建設奠定了基礎。

2019年4月2日,南沙大橋主線通車。通車首日,車流約5萬車次,佔珠江口過江總車流比例18%。4月25日,海鷗島站通車,南沙大橋全線貫通。隨著連接南沙大橋與廣深高速的莞番高速一期通車,虎門大橋限行,南沙大橋車流逐步上升,特別是貨車車流明顯增長。2019年國慶期間,南沙大橋車流佔過江總車流比例達到44%。

通車後,廣州南部到東莞的路程縮短了10公里,大大緩解了此前珠江口過江通道不足的壓力,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互聯互通打通了新動脈。廣州翔特鋼藝辦公設備有限公司位於廣州南沙區欖核區,廠長熊文坤曾直言:“南沙大橋開通以後,把我們送貨的路‘拉直’了,從南沙到東莞路程縮短了約10公里,以前一天只能跑一趟,現在可以跑兩趟,公司一年物流成本大概節約了5%”。

南沙大橋海鷗島服務驛站於去年10月投入使用,驛站志願者為司乘人員提供茶水、簡易維修、應急藥品等服務,多次幫助司乘更換輪胎,轉運乘客,救人救火等,至今共為司乘人員提供各類服務超過4000人次。

5G+無人機巡航助力智慧交通

南沙大橋是全國首座實現5G網絡全覆蓋的特大橋。一年來,通過運用5G新技術,南沙大橋實現路政車載視頻實時回傳監控中心,監控中心運用“智慧一體化平臺”,實現可視化操作和預警,使決策更科學、管理更高效、信息更順暢。重大節假日期間,南沙大橋配備了無人機進行試點巡航,利用無人機起降方便、視角靈活的特點,搭載喊話器、照明燈等裝置,對擁堵路段進行有效疏導,提高路面保障應急響應能力。

南沙大橋還與廣州、東莞、佛山三地交警部門及相鄰路段單位建立聯動機制,按照“以橋為先、分段傳導、多路聯動、整體有序”的工作原則,全面提升虎門區域跨江大橋通行能力。同時,採取“定點+移動”快處快賠服務,在南沙大橋沿線站點附近設置了快處快賠點,幫助司乘快速處理交通事故理賠工作,避免主線路面車輛積壓和二次事故發生。南沙大橋雙向左側車道分別設置了2條小客車專用道,實行客貨車分道行駛,提高路面通行效率。

免費不免責,免費不免服務。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南沙大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保障。連日來,南沙大橋路政多次聯合轄區交警、綜合執法部門對超限車進行整治,並對沿線服務區大型車輛亂停亂放問題進行治理,保障南沙大橋安全、暢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