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守護獨龍族脫貧成果 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

3月的獨龍江鮮花怒放,草木蔥蘢。從雲南省貢山縣城出發,沿蜿蜒山路驅車行駛80公里,就可以到達全國唯一的獨龍族聚居地——獨龍江鄉。

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獨龍族整族脫貧後,堅持以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果。獨龍江國家3A級旅遊景區獲批,草果、獨龍蜂、獨龍牛、獨龍雞等特色種植養殖產業蒸蒸日上……當地4172名獨龍族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獨龍江鄉巴坡村村民木京龍告訴記者。

扶貧資金到哪監督就跟進到哪

獨龍江鄉作為全州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鄉黨委在做好經濟建設的同時,如何進一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去年年底,包括獨龍江鄉黨委書記餘金成在內的5名鄉鎮黨委書記圍繞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嚴格執行紀律等方面情況,在貢山縣紀委常委會進行了專題報告。

“作為黨委書記,要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第一責任人責任,做好壓力傳導,為鞏固脫貧成果提供堅強保障。”餘金成說。

自2010年初獨龍江鄉啟動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三年行動計劃以來,國家對獨龍江鄉先後投入的扶貧資金達13.78億元。

“扶貧資金到哪裡,監督就跟進到哪裡。”貢山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代理主任李明表示,當地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精準監督為獨龍族鞏固脫貧成果提供紀法保障。

為確保扶貧資金一分一釐都用在刀刃上,貢山縣紀委監委堅持以常規檢查為主,巡察督查、專項督查、蹲點式督查為輔的“1+N”多元監督工作模式,織密監督網,查辦了一批優親厚友、截留私分扶貧資金、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違紀違法案件。

“國家給我們建了農貿市場,一直都是免費使用。前不久突然開始徵收攤位費……”面對群眾反映賣菜收入不夠交攤位費的情況,貢山縣紀委調查發現,縣財政局原局長楊再宏在擔任供銷聯社主任期間,擅自將獨龍江鄉農貿市場等產權無償劃歸給榮華公司。

隨著調查的深入,還發現楊再宏在擔任縣財政局局長期間,曾多次插手工程項目,將多個扶貧項目直接發包給與其有不正當經濟往來的建築工程承包商。最終,楊再宏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去年10月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

把監督“探頭”延伸到群眾身邊

“孔大爺,您每個月能按時收到森管員的補助嗎?”

“都收到了!”

為了不打擾群眾生產生活,貢山縣委巡察組幹部直奔田間地頭,向正在勞作的村民瞭解情況。

去年下半年,貢山縣委第七輪巡察對獨龍江鄉6個村進行延伸巡察,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同時,該縣紀委監委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我家的豬死了,年初就報了保險,這都半年多了還沒賠付。”去年9月,獨龍江鄉紀檢幹部在入戶走訪時瞭解到村民的訴求後,立即進行調查,發現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畜牧負責人胡金華不認真履職,致使3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未獲得育肥豬保險賠款。

原來,由於怕麻煩,胡金華私自決定每月向保險公司集中報送理賠資料,保險公司反饋信息錯誤後,他也沒及時聯繫農戶。最終,胡金華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和政務記過處分。

“公示欄還貼著去年的事項,形同擺設。”為了讓群眾明白、讓幹部清白,該縣成立工作組對獨龍江鄉各村村務公開情況進行檢查。通過近一週的檢查,工作組發現部分村委會存在公開時間、內容、程序等不規範的問題。

“現在我們除了確保信息在公示欄按時、全面、真實公開外,還在微信群裡提醒大家關注。通過這樣規範化管理後,群眾對村幹部的滿意度大大提高。”孔當村黨總支書記李金寶說。

“公示後還會徵詢村民意見,及時解答質疑。”獨龍江鄉紀委書記、縣監委派出獨龍江鄉監察室主任袁林表示,此舉就是為了讓群眾更好地參與監督,和村監察聯絡員同時發力,讓基層權力在陽光下規範運行。

駐村幫扶升級“致富路”


怒江:守護獨龍族脫貧成果 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

草果種植已經成為獨龍江鄉的支柱產業,長勢喜人的草果彷彿就是獨龍族群眾的“綠色銀行”。

經過幾年的產業幫扶,巴坡村草果已遍地開花,種植面積達2313畝,實現了家家有草果,戶戶有增收。

木京龍是巴坡村最早種植草果的村民之一,他精心管理著60畝草果,並靠著草果收入實現了脫貧,還在2018年底承包了村裡的便民超市,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幾天前的一個清晨,木京龍拿起砍刀,背起竹籃,準備到草果地裡清理雜草,施農家肥。他告訴記者:“路是草果生產運輸的生命線。如果沒有劉書記,我們村的草果產業肯定不會發展得像現在這麼好。”

木京龍口中的劉書記,就是時任獨龍江鄉紀委書記的劉超。2015年,劉超來到獨龍江鄉,掛聯幫扶巴坡村。

“那時候,巴坡村的獨龍族群眾基本生活已經有保障了,而想要致富增收,必須依靠產業支撐。”劉超表示,當地發展草果產業後,發現適合種植草果的林地都在半山腰上,交通不便是最大的難題。

為了讓巴坡村村民在脫貧路上不掉隊,劉超和幫扶工作隊員們及時準備申報材料,上下協調爭取,一條3公里左右生產道的建設工作很快被提上了日程。

如今再到巴坡村,曾經沒有道路、沒有人煙的密林中已是碩果累累。“鄉里支持修建的生產路,變成了致富路,大家上山管理草果更方便了,幹勁越來越足,收入也逐年提高。”巴坡村黨總支書記王世榮介紹,去年村裡單草果種植一項收入就達到418萬元。

“感謝黨的富民好政策,現在黨員幹部和獨龍族群眾幹勁十足,讓獨龍江每天都在變化。以前住在山上的時候,能吃飽就滿足了,小孩上學的很少,外出打工的更少。”獨龍江鄉孔當村老黨員孔建偉說,如今獨龍族群眾最大的變化還是精氣神,村民們住上新房後不僅送孩子唸書,也都爭著學習技術,忙著種草果、開農家樂、做土特產買賣,日子就像紅彤彤的草果一樣,越過越紅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