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的房价为何与西安等城市相似?


山西与其他省份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

地理上表里山河自古乱安兴平。

语言上北方几乎可以独立出晋语区。

高考上独自划出一类,全国唯一少民不加分省份。

人口唯一静止状态,如图

山西太原的房价为何与西安等城市相似?

当然我说的跑题了,只是说山西比较特殊,不要用其它地方的思路硬套。

说一下房价,一般来说大家都知道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这一轮太原房价低上涨也是风口上的猪,可以说是顺势而上,但是更多的是主动应势而起。

第一,短期看,大量知名房企顺应大潮,纷纷上山下乡,从一线转战三四线(名义上太原是弱二线,但在我眼里最多强三线,经济辐射力差太远了),大家想想是不是太原最近几年知名房企的楼盘挺多?另一方面国家大力推行货币化拆迁,这是房价上涨的直接推手,而太原刚好有一位以拆名冠三晋大地的市长。怎么说,天时地利人和,基本上占全了。房价的上涨,自然…你懂得,平视西安,脚踏长沙,摩肩接踵重庆成都,下一步就是拍郑州的肩膀。这就是这一轮的太原房价上涨。

第二,从中期看,土地,可能这是山西最大的软肋了。和我一样的山西同胞,一定深有感受。整个太原唯一的方向就是向南扩张了,汾河谷地是太原未来唯一的方向,但是打破地域和行政藩篱哪有说的那么简单,太愉同城化喊了多少年了,背后是无数的利益整合。这种事情要想快速推进只有两种机会,开国时刻(建国)和中央强力(雄安),不然只有靠地方经济辐射力和行政推进旷日持久的融合,这是一场拉锯战,也是一场拔河战,更多的是持久战………也许有一天可能会看到家乡重归太原府(暴露籍贯了…)

第三,人口。这应该是我最乐观的一点了,上面那张图也完全诠释了山西人口的吊诡之处。一方面,山西经济发展落后,增长排名时不时的倒数前几也是屡见报端,比起经济远胜山西但是人口大量外流的东三省来说,经济原因不能全部解释,更多应该是乡土情怀,恋家情怀,本人山西游子深有感受。另一方面,山西不论父辈还是同辈,二胎意愿都比较强烈,同辈中人独生子女比例并不高(父辈忍辱负重啊,受了多少委屈),同辈结婚的也普遍愿意二胎,希望孩子有个伴。太原也荣登中国年轻化城市最上面的一档(有数据可查)。较高的出生率,较低的人口外流意愿,大致应该可以稳住山西的人口数量和结构(虽然因为生育人口基数问题,不可避免的会加深老龄化)。最担心的就只有一点了,高企的房价基本上从经济上阻断了山西游子回家的路,面对回家的高墙,也许只能望而兴叹了。

第四,再说一下太原的房价。太原现状堪忧,未来不可期。

何谓现状堪忧。太原经济最大的两根顶梁柱就是太钢和富士康。太钢属于钢铁行业,基本属于夕阳产业,现在可能因为去产能舒服一点(毕竟国企),但是行业的大势不可逆,区位上看比起沿海钢企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唯一的方向就是高精尖,但是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富士康的手机出口几乎占据了太原出口的半壁江山,对太原经济影响力太大了,可以说是太原经济运转的源头活水之一。但是富士康有两个问题会影响太原,一是从人力代工向科技代工的升级会影响就业。另一个就更大了,去留问题,虽然网上消息不多,但是民间流传有之,无风不起浪,不管怎么看,我看不到留下来的动力。

何谓未来不可期。未来有活力的城市无非就是几种。一种是北京模式,钱倾天下,光环加身,buff无数。一种是科技资本之城,人才云集。一种是贯通中外,贸易中转。一种是区域中心,抽血四方。

北京不可比,科技资本人才云集,这种情况梦里都有。贯通中外,贸易中转,咱们都知道山西的位置和地形,没戏。最有可能的就是区域中心,抽血四方,收割辐射范围圈的一切资源。但是偏偏太原尴尬,虽为省会,三晋之首,但是大同时间距离北京更近(高铁是肯定的,别急,会有的)。运城有更好的选择,西安。晋城也有更好的选择,郑州。阳泉虽近,但是东出石家庄,雄安,未来选择更多,何况北京时间距离也就三个小时。太原能收割最多的地方也就只有汾河谷地的河西四县,河东四县了(汾阳孝义算县级市)。太小了,能收割的地盘太小了。这个圈子太小了。但是对其它地方的收割能力太小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9535612/answer/6768174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