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母子斷交,這句話讓多少孩子沉默,讓多少媽媽流淚。

曾經,廣州一位父親回家之後,看到媽媽在冰箱裡悠悠的說:不行了,陪孩子寫作業太上頭,得把頭放進冰箱冷靜一下。

是的,陪孩子的媽媽們輕則情緒失控血壓升高,重則氣到報警住院還沒地說理去。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家裡有個學習不好的孩子,有時整個小區都得為你操心。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鄰里關係和生命安全,不少媽媽只能出此下策,迫不及待地要把孩子送走。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女兒:媽媽,童話裡不是都寫得都是母子情深嗎?

現在彩禮也不要了,酒席也可以包辦,還陪嫁房子車子搞全套,唯一的條件就是現在接走,輔導作業。

對於家長們來說,只要能立刻接走,兒子給你們當上門女婿都行。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我勸你們這些公公婆婆老丈人還是看開一點,畢竟你們親家此時此刻也可能正後悔,我們怎麼生出這麼個倒黴玩意兒。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與其讓親家接走,不如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深層挖掘一下自己這麼生氣的原因。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或者學學江蘇鎮江這位媽媽,深入敵人內部去:因為陪孩子寫作業,她活生生自學考了一個小學教師資格證: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對於媽媽們來說,輔導作業就相當於死磕一個血超厚皮超硬物理攻擊和魔法攻擊都很高走位又風騷的大boss。

可怕的是,你在打大boss的時候,還有豬隊友在旁對你指手畫腳。

沒錯,這個豬隊友就是孩子他爹。

曾經有教育平臺做過調查,調查顯示,在輔導小學生家庭作業方面,30-40歲的媽媽是主力軍,而全國家庭裡,只有10%的爸爸會主動承擔輔導孩子作業的工作。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更是有84%的夫妻會因為孩子教育問題互相埋怨甚至產生激烈爭吵。

在不少家庭裡,孩子他爹扮演的角色就是“掙錢”和“陪孩子玩”。

雖然有不少調查證明,由爸爸帶出來孩子智商和社會適應能力都比較強,但讓爸爸們帶孩子果然還是一種美好的想象。

而在輔導孩子學習這件事上,爸爸是則是用來防止媽媽崩潰暴走的最後一道保險絲。

不過這道保險有時也不是那麼管用,甚至還有火上澆油的可能。

家住瀋陽的王女士就被自己孩子他爸氣到要看心理醫生。

王女士說,自己老公經常在自己教育孩子時拆自己的臺。

比如,她鼓勵孩子“堅持就是勝利”,老公就說“哎呀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緊”。

她想讓孩子勤學苦練,老公就在旁邊說“哎呀孩子還小,不要這麼嚴格”。

她因為孩子成績不好批評孩子,老公又跑出來“你再罵孩子,咱們就離婚!”

一邊是寫作業能把你氣到頭掉的孩子,一邊是專業拆臺的老公。王女士實在沒辦法,只好跑到心理醫生那裡大吐苦水。

別看爸爸們只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只要讓他們親自下場輔導一次孩子做作業,他們立刻就明白崩潰是什麼感覺:


崩潰到叫自己兒子“大哥”的爸爸,你們感受下。

其實叫兒子“大哥”的還算理智尚存,畢竟還是在一個輩分上,另一個大哥更絕望,直接管自己兒子叫“爺叔”。


淡定,兒子嚇壞了打壞了心疼的是你。

桌子拍壞了買新的要掏錢的也是你。

把自己氣壞了,去醫院看病折磨的還是你。

在某教育機構發佈的調查中,家長們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活活氣出了“十大後遺症”:

TOP 1: 因輔導作業生氣-87%

TOP 2: 因輔導孩子作業引發夫妻爭吵-84%

TOP 3: 每天輔導作業時間超過2小時-74%

TOP 4: 因輔導作業導致親子關係緊張-60%

TOP 5: 因輔導作業出現胸悶、頭疼-40%

TOP 6: 因輔導作業出現高血壓-22%

TOP 7: 因輔導作業出現抑鬱傾向-21%

TOP 8: 因輔導作業食慾不振-20%

TOP 9: 因輔導作業出現心臟不適-14%

TOP10: 因輔導作業二胎媽媽產後抑鬱、回奶-2%

胸悶頭疼、高血壓、抑鬱傾向、食慾不振、心臟不適統統上榜。

可憐天下父母心,被氣到骨折氣到住院的家長也不是一個兩個。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Dr.噯:確實我也有因為教兒子作業時大喊大叫,第二天去醫院,被醫生說因情緒激動導致的腦供血不足

身體上的痛苦根本不算什麼,輔導孩子作業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會讓家長們質疑自己。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讓爸爸叫兒子一聲大哥很簡單:讓他陪孩子寫作業

看著算不出1+1等於幾的小朋友們,我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難道我們小時候也這麼蠢?

@市民符女士:哈哈哈小時候我爸用粉筆在院子裡教我寫數字,3我總是寫成90度倒過來的,我爸教了一下午氣瘋了,在地上拍斷了蒼蠅拍,用腳把花盆也踢翻了

感謝我父母的不扔之恩,你們太偉大了,真的。

一邊是被孩子氣到身心俱疲,另一邊,再蠢的孩子你也得教,還不能把孩子送出去當甩手掌櫃。

2018年11月19日,江蘇省出臺了《江蘇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草案)》,草案中有這麼幾條規定:

1、反對喪偶式育兒

2、在外打工不能當“甩手掌櫃”

3、家長輔導孩子,學校和政府都要承擔責任

也就是說,法律規定了,寫作業這事吧,爸爸媽媽都得輔導,少氣一個都不行。

當然,不能將輔導作業簡單等同於規定中的“家庭教育”,畢竟,家庭教育的範圍還要更廣一些,還包括安撫(被你罵哭的)孩子、關心他(為什麼背不會乘法口訣),(花錢花心思)改善他的學習環境,以及在心理上支持(不會算1+1等於幾的)孩子,為孩子加油鼓氣……

家長們想開點,再堅持下,等孩子上了中學你們就解脫了。

到時候,他們不會做的題,你很大概率連看都看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