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晚年一首詩,短短四句,語言樸素,卻意境深刻,美得心醉

我們國家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歷經數個朝代更迭,每個朝代都誕生出過非常多的傑出人物,他們猶如銀河中的點點亮星,看起來雖然渺小,但實際上卻散發著非常炙熱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宇宙。比如說大家都熟悉的唐詩宋詞,在各自的朝代都有著許多的代表性人物,比如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宋朝的蘇軾、李清照等,相比之下,清朝在詩詞這方面倒是顯的弱了一點。

袁枚晚年一首詩,短短四句,語言樸素,卻意境深刻,美得心醉

不過,這倒並不是說在清朝時沒有傑出的詩人,比如說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這首詩,就是清朝非常一位著名的詩人所作,這位詩人的名字叫做袁枚,想必大家一定都是非常熟悉的。其實若是按照我們現如今的理解,袁枚絕對是一名當之無愧的網紅,無論是他的詩詞還是他的評論文集,都是那麼的獨具特色,而且他對於美食也有著非常深厚的研究,那部非常經典的《隨園食單》更是讓我們大開眼界,也讓他受到無數人的追捧。

當然了,對於我們來說,他最吸引人的其實還是他的詩作,比如說他那首特別具有代表性的詩《苔》,就激勵了數不盡的年輕人,也感動了無數人。他很善於把情感以及自己對於人生的理解與領悟融合在一起寫進詩文之中,這使得他的詩不僅充滿了美感,而且還有很深厚的哲理,非常適合人們品讀,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他的這首《十二月十五夜》。

袁枚晚年一首詩,短短四句,語言樸素,卻意境深刻,美得心醉

《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共計20個字,而且全篇讀起來非常有趣,詩人所講述的是在十二月十五日那天晚上看到外面下起了大雪,於是心中突然靈感迸發,就寫出了這樣一首詩。詩人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其實已經是61歲了,這個年紀的人對事物的理解及想法都非常的深刻,文筆也無比成熟,所以這一時期詩人所寫的作品是最值得細細品讀的。

袁枚晚年一首詩,短短四句,語言樸素,卻意境深刻,美得心醉

在古代的詩詞中,描寫雪的詩作有很多,通常都是描寫雪的潔白,不過袁枚在這首詩的寫作上卻是另闢新意,他換了一個全新的角度,從聽覺上去描寫,之後再從視覺上描寫。這樣的寫作手法會給人帶來一種設身處地的感覺,猶如身臨其境,所以雖然詩文很短,可我們卻能夠感受到詩人所營造出來的那種意境。

在這首詩的前兩句中,詩人先寫到自己耳朵中聽到的聲音,並以此落筆。詩文的大概意思是說夜已經很深,而這時窗外又傳來了斷斷續續的打嗝聲音,外面早已沒有了行人,人們忙碌了一天,現如今都已經睡下了,周圍一片寂靜。

袁枚晚年一首詩,短短四句,語言樸素,卻意境深刻,美得心醉

而在詩文的後兩句中,才是真正的描寫到了雪,詩人在文中說,直到把燈吹滅了,準備睡覺,才發現這時的房間似乎比之前還要亮,原來窗外早已下起了雪,月亮和白雪的交融將外面晃得有如白天一樣,而窗外那白色的光又打在窗戶上,反倒使得室內變得更加明亮。

不得不說,詩人這樣的寫作方法真的是太妙了,將雪的特點寫的非常鮮明,而又不顯刻意,實在是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