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夜间的柏油路已经有些湿润,两旁的落叶已有些纷飞,就像是《小森林》里的市子骑着自行车回到曾经住的小木屋,便开始遥想离杭州不远处的安静避世小城,出游无需排队购票,人少景美不被打扰。

清明时节即将到来,选择去这里刚刚好。从古朴村落到民间传统匠心美食,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浙江。


青石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摄@苏念儿

这是我的故乡,特别的来介绍这个被七仙女眷顾的小城—浙江浦江。

这里没有纷扰,到处绿树成荫,四处便是儿时乡间的模样。这里虽没有海的辽阔,但是一江雾气萦绕的通济湖就写尽了它的诗情画意。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摄@阿圆

通济湖,既是一个湖,也是一个饮用水水库,听家乡朋友说就是这片并不是很大的湖却是摄影师心甘情愿起早贪黑去拍照的心头爱。

她最美的时候,莫过于早上蕴藉在湖面的薄薄晨雾,东边日出打着微薄的红光,有点儿像仙境,美得不太真实;或者伴着晚霞,一页扁舟伴着将至的夜色从远处缓缓归来的画面,静止的画面令人窒息。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摄@符苓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摄@符苓


古镇:江南第一家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郑氏家祠始建于元初,坐东朝西,共分为5进64间,庄严宽敞,古朴厚重。走进宗祠,就像走进了中国历史的博物馆。这里有元丞相脱脱书写的“白麟溪”碑、明太祖朱元璋亲赐的“江南第一家”牌匾、范仲淹、朱熹、柳贯、王锡爵等历代历史名人及当代书法家题写的大量匾额、楹联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时光荏苒,这里的古朴韵味与悠久的历史气息愈发浓重。

瓦上四季,檐下人生。那瓦上的风霜雨雪,那粱上的图腾印象,如同一位朴实安详的老人,接近他时,向你慢慢诉说着一些陈年往事,细数着岁月的斑斓和时光的变迁,让你神思邈远,生发思古之幽情。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摄@金刚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鹅卵石与青石板铺就的小街,铺就了我二十几年的记忆。如今小桥边的咖啡馆、酒吧等餐饮店渐渐多起来,不过古镇依旧还是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石头板走过,还能够在街头喝一杯最合心意的牛清汤,最是一番滋味。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被遗忘的古村:嵩溪村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嵩溪村是一个宋代建村、拥有1560间古建筑,藏于深山之中。整个村落因地势而建,古屋分布密集,错落有致,老街四通八达,百转千折,房屋的朝向与外观也因地势而不断变换,整个村落给人一种舞动的美。

走在嵩溪村,最吸引人的,是那些诗情画意并不曾老,还鲜灵灵的活着。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至今,嵩溪村民还过着男耕女织的恬淡生活。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摄@陶玉其

村中的很多房屋横跨与嵩溪之上,形成独特的风景。燕诒堂、马头墙,藏着美好的寓意。小时候的我常常问起奶奶这些,便总是被取了笑。这里远离城区,却没有应了穷乡僻壤出刁民那句老话,相反这里处处诗意盎然,村民写诗作画,古已成风。

斑驳的墙壁透露着岁月的痕迹,老人依然过着最传统的生活,不知道外面的生活变成了什么样子,终日挑担种田,养鸡喂鸭,一些琐事过得平凡却不枯燥!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安静隐秘的文人古村:新光村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新光村,俗称廿五都朱宅新屋,直通建德、桐庐、富阳至杭州,为浦江的西大门。该村的古建筑——灵岩古庄园,始建于270年前,共20多幢、200余间,总面积两万余平方米。据传是灵岩公朱可宾请杭州高级规划师设计,其品质品位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穿过岁月的风雨已显得斑驳古旧的巷子,像戴望舒的雨巷一样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巷子。据说,村里至今尚存共十二条青石小巷,每一拐弯处,都是硬角,而且必有一个前后通照的圆形灯窗,由此可以想象出当时这座古庄园的夜晚,会有很多的“月亮”,为你照明引路,无论是风雨雪霜!看到这些,一种温馨,油然而生。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新光村在我看来更像是安静的避世之地,每当周末来临,这片老宅子都成了人们的理想国,让自己脱离工作,寻找最自我的本真。游走在满是风情的古村老宅,听着悠长沉思的民谣,喝上一杯奶茶,品上一杯咖啡,原来这才是生活。

这里不是大理,这里也不是丽江,可这里的风韵不减,情调满满,买上一套心仪的饰品,说不定成了你绵长回忆的一起起点。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我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肯定格外幸福,出门便是那群灵动的鱼儿,听着潺潺流水,静待时光慢慢流逝。坐在村头的老人,看着村落一点点的变化,这个小巷子是我风华正茂谈恋爱的地儿,这个老房子是我出生的地方,这里的一切早已深深刻在老人的心间。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这里的古村其实还有很多,但每一村都有她的故事,深深烙印在念儿心里。如果你来到这里,不妨也可以去利民村、罗源村、野马岭走走,待到来年开春,便可以看的五彩缤纷的花田。


罗源村:三月花开的时候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2014年以前罗源村还和浦江的大多数小村落一样,在三座大山的包围中平凡得甚至无人知晓。直到这年年底中国美院设计师的到来,罗源才仿佛一下子从百岁的沧桑返老还童成了一个十几岁的童颜。五颜六色的涂料让整个村子瞬间就华丽转身成了时尚的“国外”小镇,它甚至因此作为“中国彩色第一村”而名声在外。


美食: 一根面的绝活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500余户人家1600余个人口,家家都会做面,天气晴朗时,每家每户都在晒场上支起面架,千万条白色的面线飞泻而下,场面极为壮观, 线条感十足。除了晒面,村子本身明清时的古老风貌就是一道摄影的风景线。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在挂面村悠哉悠哉的闲逛,跟晒面条的村民唠嗑唠嗑家常,走走拍拍这壮观无比的大场面,到了饭点,便去村里的某户人家来一碗村民自己做的手工挂面。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摄@阿圆

民宿:青致 吾庐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林清玄说:当我们回到生活的原点,还原到素朴之地的生活,无非是“轻罗小扇扑流萤”,无非是“薄薄酒,胜茶汤,粗粗衣,胜无裳”,或者是“短笛无腔信口吹”,或者是“小楼昨夜听春雨”。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走过白麟溪、梧桐树,慢慢悠悠在这风景如画的江南古镇。木质的大门并不显眼,门口只挂了一个小的牌匾,写着“青致吾庐”四个字,室内柔和的灯光,既温暖又清爽,在这儿,可以感受到家一般舒适的感觉。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他是蚂蚁,她是兮奕,他们本在丽江开着自己的民宿,经好友介绍,来到浦江,被这边的美景与民俗深深吸引。

而为何选择扎根在浦江”江南第一家“,当然也离不开这里几百年的“孝义”话题,他说,在这里建民宿也是想捡回祖先的东西,传承深厚的家文化。她说这里不但有特色的古镇,文化内涵也极其丰富,正好契合了他们对家文化的追求。

她还说,一眼爱上这个院子,因为这棵树。那时,院子里老树上不时地落下一片片秋叶,如枯叶蝶般在空中翩翩起舞。

浙江浦江:从古朴村落到传统美食,这里没有纷扰,尽是诗情画意

如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转头间慢慢地冲破隔障融入

与世隔绝的悠闲与清静中


文 | 苏念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