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真的是太宗皇帝本名嗎?

李新仁


問題的提出


在不少清朝史的研究著述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皇太極這三個字。皇太極何許人也?他是努爾哈赤反明事業的繼承者,也是滿洲集團問鼎中原的奠基人。


不過,這時有人產生了疑問,皇太極這三個字是人的名字嗎?如果是,又有怎樣的寓意呢?如果不是,他又能是什麼呢?


皇太極是名


要想搞清楚這個稱呼的含義,咱們還得看看清朝的官史是怎麼解釋的。《清史稿·太宗本紀》中講,清太宗諱為皇太極,也就是他的名,那麼按照今天人的語言習慣,他的全名,則應當是——愛新覺羅·皇太極。

搞清楚是名字後,再說說他的含義,《太宗本紀》繼續講,努爾哈赤給他起這樣的名字,是因為蒙古嗣位者被呼作“黃臺吉”,漢人稱皇位的繼承人為太子,所以這兩者合二為一,便有了“皇太極”的名。


“皇太極”一名的疑點


寫到這裡,問題似乎解決了。但是其中疑點與合理之處參雜,我們不妨再聊聊:

皇太極即位之前,是八旗貝勒的身份,類似軍事貴族。可除他以外,還有代善、莽古爾泰與阿敏三位貝勒。為什麼努爾哈赤不給其他孩子起這樣的名字,而偏偏要給他起呢?難道是看皇太極一生下來就有天子像嗎?


再言之,代善等人雖然沒有這樣光彩奪目的名字,但也不是等閒之輩,他們親自參與大小戰爭數百場,並曾參與了努爾哈赤幾乎所有的重大決策。這樣看來,曾同他們平起平坐的皇太極,如果沒有一些手腕,是不可能輕易由貝勒一躍成為後金國主的,而“出身即是太子”的論據也就站不住腳了。


起名的合理性


說完疑點,咱們必須再來說說努爾哈赤這樣起名(或是皇太極給自己改名)的合理性,因為皇太極這個名字無論是誰起的,他畢竟是清太宗的名,而且還反映了特定歷史環境的特點:


女真文=蒙文?


努爾哈赤給皇太極起名融入漢文化與蒙古文化的因素,與女真人的生存環境密切相關。建州女真本部勢單力薄,為了發展壯大自己,必然要尋求合作對象,這些合作者當中,不止有其他女真部,還有蒙古人與漢人。


例如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後代范文程,即是努爾哈赤上層決策圈中的一員,除此之外,不少女真貴族也給自己娶了蒙古女子為妻。漢人與蒙人的加入,壯大了建州女真的隊伍,而他們的文化習俗,也直接影響到了女真本部文化體系的建構。


女真人操自己的語言不假,可一旦涉及書面表達,便會多求助於蒙古文字。努爾哈赤也曾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並創立了新的女真文字。



但是,受限於原先的語言習慣,這些新的文字,仍是用蒙文字母拼寫的。就這樣,女真人自己的文化,被打上了深深的蒙古等民族的烙印。而皇太極的名字會與蒙古人文化產生聯繫,也就不難解釋了。


參考文獻:趙爾巽等著《清史稿·太宗本紀》 中華書局

李治亭,孫文良《清太宗傳》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閻崇年《森林帝國》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張帆《中國古代簡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歷史研習社


皇太極這個名字是滿文的音譯。

採用皇太極這三個字是後世拍馬屁的漢族文人特意挑選的含義高大上的漢字。皇太極本人還活著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有個這麼高大上的漢文名字

皇太極還在的時候,明朝和朝鮮對其名字的漢文稱呼有很多種:洪臺吉,黃臺吉,紅歹是,洪太,黃臺雞,洪臺雞等。這些雖然差異很大,但還可以看出是從同一個滿語詞彙裡音譯出來的。

(韓國電影南山山城的皇太極,比我國電視劇裡那種小鮮肉接近歷史形象多了)

朝鮮還有個對其名字的漢文譯法:黑還勃烈。這個名字明顯看得出和洪臺吉之類不是同一個詞彙音譯的,具體怎麼回事目前還沒看到靠譜說法。

如果看到一個明末背景的小說,稱呼皇太極為黃臺吉、洪太之類,不要以為是作者寫錯別字了,這是符合時代背景的正確寫法。相反寫作皇太極有點穿越,但寫作皇太極不會給讀者造成閱讀障礙,同樣也可以理解。


仁勇校尉


題主有此一問,可能是因為不瞭解早期滿人取名的習慣,以為“皇太極”與漢文的“皇太子”有關係,故認為這個名字是努爾哈赤確定皇太極為繼承人之後才取的。

實際上,在清朝入關之前,滿人還沒有被漢文化吸收和浸潤,反而是比較親近蒙古文化,有很多人都用蒙古語來起名。比如努爾哈赤(nurhaci)、皇太極(hongtaiji)、多爾袞(dorgon),都是以蒙古語起的名字。其中皇太極,在原蒙古語中為“渾臺吉”,即“王子”的意思。後來是在滿文翻譯為漢文的過程中,音譯成了“皇太極”。

在《佳夢軒叢著·清語人名譯漢》一書中,介紹了早期滿人漢譯名字的原義。比如清乾隆朝的大貪官和珅,其滿語本義為“三綱之綱”;和珅之第和琳,其名是“確螳螂”的意思,非常的接地氣。

另外,還有一些有趣的名字。比如阿林,是“山”;蘇納,是“牽狗的繩子”;阿穆瑚蘭,是“哨牲口的哨子”;阿爾圖,是“三歲的馬”。

早期滿人起名的特點,其實與他們自身的遊牧文化息息相關。在入住中原後,滿人開始流行起吉祥的漢人名字。比如清順治帝的名字為福臨,就是福氣來臨的意思。其中福、壽、康、安、泰等,都是清初滿人流行的名字用字。

後來隨著滿族的漢化不斷加深,許多人開始仿照漢人名字給自家人起名,此事還引起過乾隆的高度關注,禁止滿人把自己的名字改成與漢人類似。但隨著後來滿漢融合的進一步加深,乾隆的禁令也逐漸形同虛設,到清末之時,滿漢之間的差異,已經小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了。


搞哥讀史


皇太極在清初寫作“黃臺吉”或“洪太時”,到後來乾隆欽定譯成“皇太極”。

皇太極本名黑還勃烈,黑還就是黃的意思,勃烈在蒙古語中是狼的意思。

但然也有從勃烈的音認為其實是貝勒的意思。皇太極年輕叫黃貝勒,長大叫黃臺吉。臺吉是蒙古貴族封號,相當於王子。

關於皇太極: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第八子。清太祖天命十一年(1626)即後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聰。此前曾為四大貝勒之一。他吸收漢族文化,設文館,興學校,開科試士。任用漢族官僚、士大夫。完善“八旗制度”,建立六部、集中權力。1635年林丹汗死後,統一蒙古諸部,迎娶林丹汗遺孀囊囊福晉,其將林丹汗的一枚傳國玉璽獻給皇太極,第二年皇太極改金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設內三院、都察院、理蕃院等政權機構。繼承努爾哈赤事業,東征朝鮮,西制蒙古,攻掠明朝關內外地方。屢次突破長城,攻佔山西、河北、山東部分地區,並兵逼北京,以反間計害死明軍名將袁崇煥。崇德八年八月卒。諡文皇帝,廟號太宗。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批評指正。




南嶺說史


滿清的歷史其實並不光彩,皇太極他老爹努爾哈赤在最開始的時候也只是一個乞丐後來被遼東總兵李成梁收留,後來由於某種原因,狼狽地逃出了李府,於是從皇太極開始,就開始拼命洗刷這一段“黑歷史”不想讓他人知道。

而皇太極這個名字也是充滿了爭議,並非是他的真實姓名,皇太極這個名字的出現也是來源於滿清內部的各種“稱號”以及取得了帝位之後的“追封”

雖然在“正統”上的史書中看不到一絲一毫“皇太極非皇太極”的說法,但在在明代陳仁錫的《山海紀聞》裡,皇太極就曾經以“喝竿”的名字出現; 而在《朝鮮王朝實錄·仁祖實錄》中,皇太極甚以“黑還勃烈”這樣奇奇怪怪的名字登場!

而在現代專家的翻譯中,黑還勃烈這個姓名也被這樣解釋,皇太極這個名字也是後來才加上去的,而黑還勃烈這個才是他真正的姓名,其中黑還屬於姓名,而勃烈則是滿清內部的一種封號稱呼。

在現在看來,皇太極這個名字也是當時的滿清統治者嫌棄原本的名字不好聽,而更換的名字,畢竟當時皇太極乾的是有巨大危險性的事情,如果不更換一個名字,任誰聽到都會“嗤之以鼻”更別說吸引有本事的人了。

而在清朝的歷史中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比如康熙曾經納自己的親姑姑為妃子,有幾個人知道?很多人反對,而康熙還是一意孤行,正如那句話,不是我的母親,也不是我的女兒,怎麼不可能為妃?

包括慈禧這一名清朝最後的實權統治者,也在臨終前說了兩句“不要臉”的話: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2、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

第一句話就是,以後不允許女性干政,慈禧自己干政了幾十年,清朝都被霍霍光了,然後突然間“大徹大悟”這不是好笑是什麼?

而第二句話就更好笑了,在慈禧掌權期間,太監的權利達到了頂峰,慈禧的這兩句話和自己打自己臉沒有任何區別。


瘋狂青史


在一般的史傳中,皇太極全名是愛新覺羅•皇太極。愛新覺羅是祖姓,皇太極是本名。在明末清初的文獻中,皇太極也以洪太極、黃臺吉等名字出現。



但現代學者多認為皇太極並非其真實名字,而僅僅是其稱號,來源於蒙古貴族的稱號“渾臺吉”。

而皇太極的本名眾說紛紜。俄羅斯漢學家G.V.戈爾斯基認為“皇太極”的本名是“阿巴海”(Abakhai)。此說曾一度被西方學界廣泛接受,但這個名字並沒有在當時的漢文和滿文文獻中出現,因此被認為是錯誤的,很有可能系其稱號“天聰汗”的誤解。

在《李朝實錄·仁祖大王實錄》中,皇太極以“黑還勃列”的名字出現。日本學者三田村泰助據此文獻,又參照了明代陳仁錫的《山海紀聞》等史料,提出皇太極的本名是“黑還”(hekan)的說法。三田村泰助將“黑還勃列”還原為滿語“hekan beile”:“黑還”(hekan)是皇太極的本名;“勃列”(beile)即“貝勒”,是滿洲貴族的一種稱謂。

國外學者的考證還是比較靠譜,“皇太極”之名是其成長以後的一種尊稱,不是生而由來的血肉本名。


憶土金君


皇太極(滿語:ᡥᠣᠩᡨᠠᡳᠵᡳ,穆麟德:Hong 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時-1643年9月21日亥時),愛新覺羅氏。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母為側福晉葉赫那拉氏。

皇太極也以洪太極、黃臺吉等名字在明末清初的文獻中出現。現代學者多認為皇太極並非其真實名字,而僅僅是其稱號,來源於蒙古貴族的稱號「渾臺吉」。

而皇太極的本名眾說紛紜。俄羅斯漢學家G.V.戈爾斯基認為「皇太極」的本名是「阿巴海」(Abakhai)。此說曾一度被西方學界廣泛接受,但這個名字並沒有在當時的漢文和滿文文獻中登場,因此被認為是錯誤的;很有可能系其稱號「天聰汗」的誤解。

在《李朝實錄·仁祖大王實錄》中,皇太極以「黑還勃列」的名字登場。日本學者三田村泰助據此文獻,又參照了明代陳仁錫的《山海紀聞》等史料,提出皇太極的本名是「黑還」(hekan)的說法。三田村泰助將「黑還勃列」還原為滿語「hekan beile」:「黑還」(hekan)是皇太極的本名;「勃列」(beile)即「貝勒」,是滿洲貴族的一種稱號。

關於皇太極的本名有幾種說法,一說是叫阿巴海(又作阿渤海),一說是叫黑還勃烈。“皇太極”只是一個稱號,意思可能只是“黃”臺吉。而“臺吉”則是瓦喇、韃靼貴族在明代常用的頭銜,從漢語“太子”演變而來,但意思最接近“王子”或“汗王”。在清初漢語典籍中,皇太極的名字常被記載為“黃臺雞”或“黃臺吉”。後在清高宗朝,才欽定為“皇太極”。但是,皇太極直接從“皇太子”頭銜演變來的說法欠根據。後金統治者沒有采用“皇太子”頭銜的慣例,更無可能作為初生子嗣的本名。開始用“黃”多於“皇”也可以看出本來沒有僭越“皇”的意思。第二,說本名為“阿巴海”又欠根據。因為最初把該名判斷為“本名”的是西方史作,很可能把皇太極的年號Abkai sure誤解為本名。所以黑還勃烈一名最有可能,因為“黑還”不過是“黃”這個漢語名字的音異,而“勃烈”而則是蒙語名“蒼狼”的意思。因此皇太極的名字本來就叫“黃·勃烈”,當他被承認為“臺吉”的時候,人們就不呼全名,而用簡化的本名,加上頭銜,稱之為“黃·臺吉”,而這也是清太宗名字在乾隆之前在漢字文典裡最常用的形式。也就是說“皇”字和“極”字是後世追改的。還有說法是,“勃烈”也不是他本名的一部分,只不過是“貝勒”的一個音異而已。皇太極的本名就叫“黑還”,也就是漢語“黃”的意思。小時是“黃貝勒”,青年是“黃臺吉”,符合邏輯。日本人認為皇太極即是天鵝臺吉。

有關「黑還勃烈」的說法純系孤證,除了朝鮮人的《李朝實錄》一書外,其他滿蒙漢文的中國紀錄均未見有此記載,提出者對滿洲及皇太極本人既非有親緣性關係,又沒有其他相關來處可供引證,僅此一提,不能全盤作數,只能參考。

更何況,《李朝實錄》裡的「黑還」,發音為hekan,既非he-an也非he-huan,再怎麼轉音也不可能轉到與「黃」或「皇」的滿漢語的音譯及意譯來。

但跟孝端文皇后的名字「哲哲」一樣,「皇太極」、「洪太吉」這稱呼作為本名應是後天所改用的事倒無庸置疑;滿語的Hong Taiji之義等於蒙語的「琿臺吉(khong Taiji)」,應是皇太極地位提升到相當層次後才有的敬稱,這樣的敬稱做為本名是不太靠譜的,而史實證明皇太極雖受努爾哈赤看重寵愛,但亦只是他「愛如心肝」的諸子之一,而非獨愛。

陳捷先的“皇太極寫真”提出另一說法:皇太極本名叫Abahai (多爾袞的母親叫阿巴亥Abahai)。以下內容摘自“皇太極寫真”

他的名字在當時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如皇太極、弘他時、弘太始、洪太氏、黃臺吉、紅歹是、黑還渤烈,以及滿洲文字的duicibeile、hongtaiji等等。

這些名字那一個是他的本名呢?所代表的意思又是什麼呢?

  其實明朝人稱黃臺吉,朝鮮人所稱的弘他時、弘太始、洪太氏與紅歹是以及清代官書中所記的皇太極,都是滿洲文hongtaiji的同音異議字。在滿洲文的字彙中,taiji一字系借自蒙古語,可以說是外來語。據不少研究阿爾泰語的專家們說:蒙古語中的“臺吉”是出自漢語“太子”一詞,蒙古人音譯為“臺吉”,是歷史上蒙古貴族的一種稱號,以示地位尊貴。努爾哈赤在明朝末年崛起時,部族中有多人以“臺吉”為稱的,有的是他弟弟,有的是他兒子,可見當時只是一種尊貴的爵位稱號,不是“太子”的意思。早年努爾哈赤自己稱“貝勒”時,他的幼弟巴牙喇與兒子褚英都稱“臺吉”,表示他們的地位比努爾哈赤低。後來家族人丁旺了,第七子阿巴泰曾授臺吉,長孫杜度(褚英長子)也授以臺吉,顯然也是表示貴胄成員地位的。更後,在清朝對外藩蒙古、回部的統治政策中,臺吉正式成為封爵之一。如蒙古內扎薩克之爵位,從親王至輔國公分為六等,“不入於六者,曰臺吉”。外扎薩克封爵,“無塔布囊,而有臺吉”。回部封爵,則“有王、貝勒、貝子、公、臺吉,皆延以世”。由此可知:終清之世,臺吉都沒有“太子”的意思。

至於hong 這個滿字,有人說“蒙古人把皇帝的繼承人叫黃臺吉,在臺吉前面加個顏色名,是他們的習慣”。“黃”為正色,是皇家專用的,這可能是漢人的想法。倒是日本學者曾給hongtaiji 解釋為“天鵝臺吉”,我個人以為這可能比較合乎早年滿洲習俗的一種解釋。因為滿洲部族中當時流行尊號與美稱,像“臺吉”就是尊號,它表示天生貴族地位的。“巴圖魯”(baturu)是美稱,讚美一個人英勇。這些尊號與美稱都有通稱與專稱的不同,例如努爾哈赤在滿文書檔中稱過sure beile(淑勒貝勒),滿文“淑勒”作“聰睿”解,“貝勒”是一部首長的尊號。

努爾哈赤貴為一部首長,而功跡很多,所以在“貝勒”之前在加上“聰睿”的形容字,以顯示他的地位崇高,這就是專稱的尊號。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也是“貝勒”,但是他的功跡不高,滿文書檔中只記他為“舒爾哈齊貝勒”(surgaci beile),這就是通稱的貝勒了。同樣的,有人在當時稱“額亦都巴圖魯”,額亦都是人名,所以這樣的“勇士”稱號是一般的通稱。

但也有人被努爾哈赤賜以“碩翁科羅‧巴圖魯”(songkoro baturu)的,“碩翁科羅”意為“海冬青”,是遼東地區的一種名雕,皮毛極珍貴,可制名裘。這位以“碩翁科羅‧巴圖魯”為稱的人就是美號中的專稱了。稱“臺吉”的人也是一樣,尊號之前加人名的,

如阿敏(舒爾哈齊之子)臺吉,就是通稱;而黃臺吉或皇太極是“臺吉”前加“天鵝”珍禽來形容,當然就是專稱的臺吉了。

在早年的滿文檔案裡,清太宗皇太極也有被稱為duicibeile 的,duici 意為“第四”,也就是稱他為“第四貝勒”或“四貝勒”的。皇太極雖然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但是後來有些兄弟死去了,而在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汗國之後,他是四大貝勒的第四位,所以檔案中記述與他有關的事件時,常稱他為“第四貝勒”,這與他的本名有關。又“黑還渤烈”也在朝鮮人的報告曾經出現過,“渤烈”自宋朝以來大家都知道是“貝勒”的音轉,黑還二字音義不明,我想可能是滿語“和碩”的音轉(努爾哈赤晚年任命皇太極等四子侄為四大和碩貝勒)。

最有趣的是上個世紀出版的“清代名人傳略”(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ed)一書中確認皇太極的本名叫Abahai,主編這本書的恆慕義(A.Hummel)先生未說明他究竟根據何書或什麼資料而作此定論的。我自己在1965年有機會在美國紐約請教了當年編這本書出力最多的房兆楹先生,房先生只說以前在北京看過一份檔案,作了如此結論,但確實書檔名稱他也忘了。當時史料還未開放,現在房先生也歸道山多年了,這個Abahai的名字只有待後人考究了(多爾袞的母親叫阿巴亥Abahai,可見這是一個女人名字,男女是否在當時可以通用此名,也是問題,值得參考)。


這是我們族胞a283220的原創,歡迎對歷史感興趣的關注我滿族文化網,大家一起討論歷史問題。


滿族文化網


滿文原名應該是叫洪臺吉,皇太極是滿清入關後漢族官吏修改的漢文注稱,有美化的嫌疑。

比如努爾哈赤的原名是奴兒哈赤,這個奴兒就是奴隸的意思,因為努爾哈赤以前是李成梁的奴隸。

滿清貴族的中文譯名特別是早期的開國那一批人的名字應該都美化過,使之更符合漢語習慣。


種花家孤寡老人


皇太極不是他的本名,原名漢譯黃臺吉,是後來乾隆皇帝改成“皇太極”的。個人認為一個人的名字不是自己本人改的,或者沒經本人同意改的,不能算數,應該視為無效,史料和教材今後還是恢復黃臺吉本名為好。為什麼呢,難道黃臺吉本人不知道改嗎?他本人肯定覺得黃臺吉這個名字好啊,為什麼要改,是乾隆皇帝自作主張亂改。如果這樣行的話,那我們或以後的人稱呼乾隆皇帝不叫弘曆,而叫 哄你 行不行呢?


鬼谷先生1437


愛新覺羅.皇太極,原名黃臺吉、洪太主。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清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後金第二位大汗、清朝開國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