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太后臨終說國賴長君,趙譜意識到趙匡胤將有危險,後來果然應驗

如果說開卷有益,但是能夠獲得智慧的啟迪,那非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莫屬。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資治通鑑》這部曠世奇書。

歷史看似是滔滔流逝的江水,滾滾東流,無法阻擋,可是有些細節卻常常能讓歷史之河改道。

就在這些左右歷史之河流淌的地方,常常令人百味叢生,百感交集。這些細節最耐人尋味,也最富有戲劇性。

杜太后臨終說國賴長君,趙譜意識到趙匡胤將有危險,後來果然應驗

趙匡胤

這不,就是大宋這對母子這間一次閒談,就發生了後來撲朔迷離的”燭影斧聲“的故事,讓趙匡胤蹊蹺地死去。

天下母親都喜歡嘴甜乖巧的孩子,大宋朝皇帝母親杜太后也不例外。

趙匡胤每天要處理軍國大事,再加上長年征戰之外,很少有時間陪母親。

趙光義則不同,他一有空就去就找母親嘮家常,說一些外面稀奇古怪的故事給母親聽,當然,大宋王朝如何建國是他們經常討論的問題。

說句實在的,趙匡胤發動兵變,從周家孤兒寡母手中奪得天下,無論怎麼說都不光彩,何況,周世宗柴榮對於趙匡胤來說,可稱得上恩重如山。

杜太后臨終說國賴長君,趙譜意識到趙匡胤將有危險,後來果然應驗

趙匡胤之母杜太后

杜太后對於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病危時,趙匡胤、趙光義、趙光美還有趙譜來到杜太后病榻之前。

奄奄一息的杜太后說:

”你們說一說,我們大宋是怎麼奪得天下的?“

杜太后說這話根本就沒有允許他們回答,又繼續緩慢地說道:

”假如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所擁有乎?“

趙匡胤、趙光義、趙譜其實都心知肚明,但是不知杜太后臨終之前為何出此之言。

杜太后又說道:

“國賴長君,你兒未滿17歲就先傳位給你弟弟光義,然後光義再把皇位傳給德昭。”


杜太后臨終說國賴長君,趙譜意識到趙匡胤將有危險,後來果然應驗

趙譜

趙譜聽了這話,心裡咯噔一下,望了一眼趙匡胤,但是此刻趙匡胤看杜太后奄奄一息,不忍拒絕,於是點頭答應。

杜太后掙扎著對趙譜說:“你把它寫下,藏於金匱之中,以備不時之需。”

趙譜不敢違命,只得把杜太后與趙匡胤兄弟的盟約寫到黃絹之上,藏於金匱之中。

杜太后看這一切都做好了,這才安然地閉上眼睛。

把杜太后安葬之後,趙譜私下裡找到趙匡胤說:

“陛下,留著金匱之盟不利於將來。”

趙匡胤說:“不用擔心,我身體強壯得很,德昭、德林、德芳漸漸長成。”

趙匡胤的意思是說,他不可能在三個兒子不滿17歲就去世的。

可是就在長子趙德昭16歲那年,趙匡胤的寢宮裡發生了駭聽聞的“燭影斧聲”的恐怖片,後來趙光義就做上了皇帝。

杜太后臨終說國賴長君,趙譜意識到趙匡胤將有危險,後來果然應驗

趙光義

從某種意義上說,趙匡胤死於他母親杜太后的一句話裡,但這絕不是杜太后能預料到的。

讀了這個故事,我們是不是為一句盟約付出的慘重代價而感嘆!這樣悲劇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發生不少啊!

讀史可以使人明智。閱讀這部《資治通鑑》,我們可以它為鏡,

繞過不少人生的坑,從而成為一個擁有智慧的人。

市面上流傳的《資治通鑑》版本很多,質量良莠不齊,兼之又是佶屈聱牙的古文,讀起來很費勁,那麼有沒有一本大人孩子都相宜的白話譯本呢?

有的,我手頭的這套《資治通鑑》譯文流暢,裝幀精美,特別適合學生閱讀。需要的可以點擊下方商品條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