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有没有一个配得上嫉恶如仇四个字的人?你觉得是谁呢?

浦昕强


小时候看电视剧《水浒传》的时候,对主题曲《好汉歌》中“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句歌词印象很深,它说的就是行侠仗义、嫉恶如仇。

若是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水浒传》中能称得上好人或者好汉的并不多,配得上嫉恶如仇四个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从整部书来看,能称得上“嫉恶如仇”的人只有花和尚鲁智深。

若是说鲁智深是行侠仗义的好汉,想必很多朋友都会赞成。鲁智深从渭州城到二龙山,一路上走走停停,做了无数的好事。

拳打镇关西

在渭州城的酒楼上,当他听说杀猪的镇关西虚钱实契强娶了金翠莲为妾,最后又把金翠莲赶出家门并索要原本就不存在的卖身钱,并且亲眼见到了楚楚可怜的金翠莲父女时,气得他当时就要去打死镇关西。

尽管被史进、李忠二人拦下了,但是鲁达想惩治郑屠的心里没有改变。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鲁达的计划更加周密了,在放走了金翠莲父女后,他才大踏步去找郑屠算账,在戏耍一番郑屠后, 又例数了郑屠的罪证,才打死镇关西。想必看到这一情景的朋友,都会大呼痛快、过瘾。

杀死了郑屠的鲁达在渭州没有了安身之地,开始了逃亡之路,甚至出家做了和尚。即便因为行侠仗义失去了自己的体面工作,鲁达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本色。

醉打小霸王

在桃花村听说附近的山贼强抢了刘太公了女儿,鲁达没有选择明哲保身,而是勇敢地答应刘太公帮助他解决问题,当小霸王周通被他打跑后,明知他会带人回来报复,鲁达还是没有退缩,选择了好人做到底,继续帮助刘太公,直到帮助刘太公彻底解决了问题,他才离开。

到了东京,当时大宋的都城,他做事情也没有畏首畏尾。刚结识林冲,在得知林冲的妻子被人调戏后,他立刻带着手下的小泼皮们去支援林冲。即使林冲得罪的是高太尉,他也不再乎,他只站在正义的一方。

一个人能坐到嫉恶如仇其实并不难,在每个人的内心里都会有正义感的存在。难的是我们在发现不公正行为的时候能不能站出来制止,在制止丑恶行为遭受到打击,自身受损后,是否不改变自己的初心继续做好事,这才是最难得的。

鲁智深心中的那种正义感从来不曾缺失,并且一直身体力行的维护正义,这才是在《水浒传》众多好汉中最缺失的。


贡子曰


在《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好汉有很多。虽然这些好汉自身并不完美甚至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在面对恶人时那绝对是不含糊的,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定会快准狠的去打击这些恶人。《水浒传》中能称得上嫉恶如仇好汉的有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

鲁智深堪称具备嫉恶如仇品质的典型代表。

他身为地方上的武官,担任提辖之公职,当他听说了金翠莲哭诉恶霸郑屠户霸占自己又讹诈钱财的恶行后气炸肝胆。经过筹划跑到郑屠户肉摊,三记重拳直接将郑屠户打死方才出了胸中恶气。

拳打镇关西的后果是鲁智深不但丢了公职而且成了被官府通缉的罪犯,流亡天涯最后走投无路之下到五台山文殊院落发为僧。因为嫉恶如仇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但鲁智深从没有后悔过,他把除恶扬善当做是人生一大快事。鲁智深因为与林冲意气相投成为好兄弟,林冲被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鲁智深知道高俅没安好心肯定会在半路上对林冲动手,于是一路上暗中保护,直到在野猪林林冲即将被薛超、董霸结果性命之际突然现身,上演了大闹野猪林的好戏,拯救了林冲。薛超董霸若不是在林冲一再求情早就被鲁智深干掉了,从此后薛超董霸再也不敢对林冲造次,而是像伺候大爷一样对待林冲。

武松以除奸扶弱,行侠仗义为己任

武松跟鲁智深的特点类似,也是一位嫉恶如仇,义薄云天的好汉,宁可将自己陷入到危险境地乃至有生命危险也要坚决将恶人除掉。他已经把自己当作正义的化身,把行侠仗义当作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比如说武松为了帮助施恩夺回被蒋门神强占的快活林酒店,二话不说跑到快活林去对蒋门神一顿痛扁,确实做到了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境界。打得那蒋门神跪地求饶,不但乖乖归还了酒店还当众给施恩道歉,带着一家老小灰溜溜的逃之夭夭。可能有人会质疑说是施恩在牢营里对武松关照有加,每天好吃好喝跟伺候大爷似的,武松是为了报恩所以才出头帮忙。这实际上还是由于施恩对武松不了解,施恩根本就不需要这么伺候武松,只需要把自己被蒋门神欺负的经历诉说一遍,以武松的暴脾气也绝对会出手帮忙的。

当然,武松因为替施恩出头在快活林痛打蒋门神也因此惹下了杀身之祸。不甘心失败的蒋门神与张督监、张团练合谋陷害武松欲置其于死地。这才有了日后武松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这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李逵不畏强权,敢于为弱者伸张正义

李逵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人物,杀了不少坏人但也曾滥杀了一些无辜,他是一个两面性很强的人,一半是魔鬼另一半则是天使。抛开其他不说,单就论嫉恶如仇这一方面来说“黑旋风”李逵绝对是好样的,称得上一位英雄好汉。

我们举个例子,话说李逵和燕青途径刘太公庄院在此投宿,半夜里听到隔壁房间有哭啼之声,李逵进去一问,刘太公老夫妻哭诉说自己十九岁的女儿被梁山的宋江抢去当压寨夫人了。李逵一听就气炸了肺,也不听燕青劝告,直接赶到梁山大寨砍倒替天行道的大旗,对着宋江破口大骂,抡起车轮板斧就要结果宋江的性命。虽然最终证实是一场误会,抢走刘太公女儿的不是宋江而是打着宋江旗号的王江,李逵为此也是负荆请罪向宋江赔罪。但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李逵的血性与不畏强权、嫉恶如仇的英雄本色。为了替弱者讨还公道,伸张正义,能像李逵一样有胆量砍倒梁山大旗,直接向梁山一把手大打出手的还真就找不出另外一个人来,李逵是独一份。

结语:在梁山众多好汉中,鲁智深、武松、李逵是具备嫉恶如仇优良品质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事迹人们津津乐道,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郑非梦妙文


嫉恶如仇这句话的意思是:视坏人坏事像仇敌一样憎恨。

这里必须强调一点,嫉恶如仇不是报私仇。而是对与自己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坏人坏事,像仇敌一样憎恨,那才是纯粹意义上的嫉恶如仇。

候跃文作为郭德纲的师傅,曾说过郭德纲:他一路坎坷走来,势必要嫉恶如仇。按候先生这句话的意思,分明是说郭德纲受过那么多的坎坷磨难,所以当他遇到同样类似的事例势必会憎恨。

对候先生这句话,我只同意百分之五十。

因为,一个人是否能做到嫉恶如仇,与他以住的遭遇并不划等号。有的人一帆风顺,并没有啥磨难,但由于他富有正义感,遇到作恶之事也会嫉恶如仇。

当然,一个人屡经磨难,对不平之事印象格外深刻,遇到恶人恶事的反应会更强烈一些,这倒是有些道理。

谈到《水浒传》里有没有配得上嫉恶如仇的人。思来想去,只有鲁智深能够配得上。

1、做为谓州经略府兵马提辖,在酒店里遇到素不相识卖唱的金翠莲父女。当得知他们受到镇关西的欺负,便慷慨出资帮助他们逃走,并且赶到镇关西那里,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自己也丢掉了工作,被迫流落江湖。

这是典型的嫉恶如仇。

2、路过桃花村,得知刘太公的女儿被桃花山的山大王周通强娶为妻,他不顾刘太公的劝阻,主动出手把小霸王周通教训一通,救得刘太公女儿。这时的鲁智深只是个过路的借宿之人,刘太公与他也是素不相识。他完全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不过问此事。但由于鲁智深富有正义感,所以才能嫉恶如仇,该出手时就出手。

类似的情况还有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等等,都是鲁智深嫉恶如仇的具体表现。

相形之下,就不能不说一下打虎英雄武松了。武松的壮举固然可歌可泣,但他许多时候都是报私仇,报恩情。并不是说私仇不可以报,报恩更没有错,只是说,他的行为与鲁智深相比,毕竟差了一截。

结语: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最配得上嫉恶如仇的人,非鲁智深莫属。


文化一家人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极富正义感的一名好汉,嫉恶如仇,眼睛里不揉沙子,为此还闹出人命,不得不逃亡。可他又是生性豪爽,喜欢帮助别人,所以要替刘老爷出头,摆平强盗头子周通强娶自己女儿一事。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生在世,谁没些小毛病和小缺点呢。他也不例外,喜欢喝酒,一喝酒就闹事,为此让他师父操碎了心。

鲁智深原本是经略府的小武官,为人仗义侠气。与史进和李忠的一次偶然相遇,正在酒楼吃酒。因为隔壁的啼哭声打扰了他,让他很是不爽,性格急躁的他甚至将酒杯和碟子都摔了一地,并招来店小二,询问情况。得知隔壁的啼哭声是金老汉和他的女儿因为感慨身世而发出的。进一步问明情况后,他就再也坐不住了。帮父女俩凑齐银两后,安排他们逃走。然后就是找郑屠户的麻烦了。

这个所谓的“郑大官人”也是够狂妄的,给自己起了个连鲁达都不敢叫的外号“镇关西”。如果不是这个外号兴许他还能保住性命。本来鲁达只想教训教训他,打一顿就算了。没有想到他越想越生气,越骂越来劲,越打也越用力。结果收不住手,将郑屠户活活给打死了。金老汉父女的事对旁人而言可能只是一件小事,在古代的那个社会里类似的事情也许每天都会发生,别人已经司空见惯冷漠了。但鲁智深不同,他骨子里就是这样的性格,豪爽仗义,看不惯郑屠户的恶行而出手。虽然帮助了金老汉一家,但也将自己逼到了逃亡路上。

他的下一站是到五台山出家。这可能也是因果循环,好人有好报的结果。鲁达打死了人后,匆忙逃命。但天下之大,实在无处容身。因为自己成了通缉犯被官府通缉。无巧不巧,他又遇到了金老汉,在他女婿的帮助下进入五台山当起了和尚。

可他天生嗜酒如命,最初几个月还能遵守寺院规定。几个月下来,实在忍得难受。恰好这时监寺让一家酒馆,给寺庙劳工送酒。这下可不得了,鲁达不仅把酒抢来喝掉了,还将老板打了一顿。这还不算,借着酒劲又将寺庙两守卫打倒在地。还没完,得到消息带领三十多个武僧赶过来的监寺也被揍得七零八落,四处逃散。最后还是他师父出面才化解了危机。但他并有就此罢手。之后又在寺庙里吃狗肉撒酒疯,就连他师父也拿他毫无办法只好将他逐出山门。不过毕竟师徒一场,慈悲为怀的师父将他推荐给了自己的师弟让他收留。

就这样,他又踏上了流亡之路。路过桃花庄的时候,跟人发生了争吵,弄清楚原委后,侠义之心油然而生,非要替刘老爷出头,管一管他女儿被强盗头子强娶一事。遇到这么热心肠的鲁达,刘老爷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只能答应他的请求。

酒足饭饱特别是吃到了自己喜欢的卤牛肉后。鲁达心满意足地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他先让刘老爷的女儿躲起来,而自己睡在她的闺房里,其他人则埋伏在四周围。到了半夜,强盗头子周通带领手下三十多个弟兄来迎亲了。经过一番激战,他顺利将周通等人赶跑。本来以为就此结束了,但周通逃回山寨是去搬救兵了。可出人意料的是他搬来的救兵,山寨的大头领居然是鲁达的老熟人李忠。这正是冥冥中自有注定了。熟人好办事,周通强娶刘老爷女儿一事就这样被轻易化解了。

鲁智深所做的这些事情,都与他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换做其他的人,也许会视而不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故事了。正因为他是鲁达,他不可能容忍罪恶的存在,所以才会挥起铁拳与之斗争。也正是因为这点,水浒传中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当中,鲁智深最受大家欢迎,当然他也成为了我最喜欢的角色。


水滴爱电影


鲁智深


正眼视界88


鲁智深。


汪清华303


义气鲁达

鲁智深是个嫉恶如仇的人。

鲁智深是延安府提辖,是一个管训练士兵的科长。日子过得悠闲,人缘非常好,在社会上受到认可。鲁科长在渭州的街上遇见来找师傅的史进,二人高兴在潘家酒楼喝酒。本来是非常高兴的事情,偏偏遇见被欺负的金翠莲父女。一问才知是郑屠夫丧尽天良,于是,鲁达先给金氏父女银两。第二天去找郑屠夫,这一找,从此鲁科长就行走天涯了。

鲁科长后来救林冲、救史进、杀恶僧等一系列行侠仗义的事情,全凭一个“义”字,没有一件事是为自己的。和其他一些人相比,鲁智深没有错杀一个人,没有抢一个人,是一个很干净的人。

尤其是在救史进时被抓住后,和贺太守的对话时(有兴趣可以去查)说的三个要求,充满舍生取义的正义精神。显示出鲁科长的人格的高尚。


贺兰燕语


水浒

配得‘’嫉恶如仇‘’的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与太尉髙俅,林冲恨不能食他的肉,睡他的皮。


老龚166916589


感谢提问!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主要讲述了水浒传即描写未朝徽宗时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官府腐败、贪官污吏,陷害忠良,弄得民不聊生,许多正直善良的人被逼落草为寇。 一零八人个怀神技,有文有武,能马上使箭、潜水行走、腾跳自如、腾云驾雾、日行八百里等各有所长。要说到水浒传里谁配得上嫉恶如仇这个词我个人觉得武松当之无愧!从剧中景阳岗打虎-勇猛过人。斗杀西门庆-兄弟情深、醉打蒋门神、武松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从以上剧中情节可以看出武松除了嫉恶如仇以外,为人还很忠义。若没有武松单臂擒方腊这个功劳,还不知有多少梁山好汉为国捐躯,就是可惜结局太令人惋惜了......


经典剧大放送


有。虽然很多人不喜欢李逵这个人,包括我,但是我感觉他是嫉恶如仇的,民间出身的小人物更能体会人间的疾苦和盘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