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恐的2020,霍乱中的长春楼市

郑墨迹 墨迹楼市

加西亚·马尔克斯有一本著名的小说,叫做《霍乱时期的爱情》,主题是“经历爱情的折磨是一种尊严”。


然而在2020年,我们也经历着各种折磨:疫情、死亡、经济危机、油价崩盘、高考延期,我们在迷茫和惶恐中寻找。我们在寻找的是什么?


就是在未来的不确定中,把控自己可以抓住的东西。


因为疫情带来的世界不确定性,太大了,刚刷到新闻,美国已经16万确诊病例,全世界的汇率都与美元挂钩;石油刚刚跌破20美元,然而石油又以美金结算;世界各大产粮国,又宣布禁止出口粮食。疫情对世界的影响,远未结束,中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最后,传导到长春这个小小的楼市中,又会造成多大波澜?


不过,最近楼市最大的波澜就是维权。从我观察到的楼市维权事件中,数十家中小盘企业,几乎都遭遇了维权,尤以本土企业为多。


近期,各种公众号对维权事件的解读和报道,层出不穷,包括我上周也浅薄的聊了点自己的微末见解,更多的原委我也不想多谈了。基本事实就是,调高备案价,打个虚的折扣,然后钱进了渠道口袋中。


开发商在为传统的渠道销售方式买单,消费者在参透了这种模式后,疯狂的反扑。其实这些早就有,只是没人注意罢了。


这时候自媒体人挺难的,要不就站消费者立场,狂喷开发商;要不就站开发商立场,疯狂洗白。我谁也不站,只聊自己的看法。


我的立场就是,站的高一点,看的远一点,想的多一点,一切回归房子的本身价值!


因为,你1.5万抵3万也好,2万抵4万也好,抵的毕竟不是40万。你价值百万的房子,未来到底是涨几十万,还是跌几十万,这更重要吧!


1.5万抵3万,就像是双十一的一场虚假折扣表演,最后,你要关注的还是你买到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真货吧!你如果买到了一个性价比极低的房子,损失的是3万块钱吗?那可能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正经买房子的,需要从纷乱的现象中,抓到问题的本质,房子好不好,值不值,才是问题的核心。


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帐篷是不是丢了,还得多看看星空。


房子的事说完了。


维权的家长们,赶紧看看今年孩子咋上学吧!告诉你一件更恐怖的事,幼升小,小升初,又快报名了,赶紧提前操作吧!


因为一些私立学校,已经启动招生了!私立校建议内容,上我去年的文章里翻吧,基本论调没变!四大私立牛校,依然推荐!


从我目前知道的一些消息,去年那些看起来十分严格的限制私立校政策,还是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挡不住找关系,花钱的!


所以诸位家长,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去吧!不然,现在买学区房也来不及了!


今年一些学区房有了10-15%的降幅,明年孩子上学的家长,可以开始考虑学区房了,算一次小抄底!


至于,最近大家问我未来怎么看待房价的!


我的观点依然是认为,上下浮动不会超过15%,基本在这个区域内调整。涨也有限,跌也难,想投资楼市的,要有长期持有的预期。


房价上涨方面:


我们无法忽视的一点,就是东北人口,以及省内人口增长力的严重衰退,所以涨幅有限。广州、山东在2017年,都增长了百万人口,我们是下降20万。


但是,品质盘会有一个较为良好的发展潜力,毕竟,中国9个博士,就有一个出自东北,东北一年有上百万的学生人口流入,这些优质人口,会有一部分留在东北的国企、研究所中继续深造。在咨询我的粉丝中,像一汽大众、吉大医院的中端购房者,都有将近100-160万左右的预算和预期。


他们的还款能力和持续性,也极好。卖房子,当然要看主力消费人群是谁,不然最近的汽开地王,也不敢喊出4800起的起拍价格。


房价下跌方面:


任何楼市基本都有一个套牢线,就是说,一个房子从最高点跌下去,到一定价位,就不会再跌了。卖房会选择长期持有,认可套牢的事实,也不会割肉。


即便是股市中,懂割肉的也是极少数。


我认为目前长春的套牢线,是2018年房价最高点的同类型产品价格,下降10-15%,再低就没人卖了。除非急用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