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炮轟教師讀書少,沒能力教好學生?替老師們說句公道話!

三尺講臺,站得穩才是真的王者!

對於從事教育的人來說,俞敏洪這個名字我們一點也不陌生。他的創業路程包括教育思想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是一個敢大膽說話很有思想的人。但在近期的一則言論之中,引起了教育事業從業者的極大不適。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失誤犯錯的時候,但並不是每個錯誤都可以被人理解。

在一次直播中,俞敏洪抨擊現在的中小學教師,其意思表示為當今許多中小學老師根本沒能力教好當代學生,只會停留在應試的書本層面。他認為當今的老師一直都是停留在一個階段,反覆的教著一樣的知識,沒有豐富自己的能力,導致到了最後老師的知識面變得越來越狹隘。此言論一出,引起教育圈極大地震動,很多人明確表示反對。

也許俞敏洪說的是一個他所看到的現象,但這並不能代表所有的教師群體。我們可以接受言語上的無心失誤,但不可以接受刻意的詆譭。

俞敏洪炮轟教師讀書少,沒能力教好學生?替老師們說句公道話!

首先,教師的職責就是''傳道受業解惑'',要先做到能將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其次去延伸,拓展知識。包括我們用的教材書本都是無數人智慧的凝結所創造出來的,才可以讓一屆又一屆的學生獲得知識。對於中小學教師來說,學校的任教,就是用教科書去傳授知識,學生在不停變換,而知識是固定的。我們生活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大學時的老教授,從小到大遇到的老教師,就記得他們總是喜歡告訴我們,"三尺講臺,一站就是幾十年"。我們就會聽到學長學姐玩笑,這個老師上課會怎麼樣,怎麼講,當我們真的坐在教室聽課就發現,還真的是一樣的,是一種很有標誌性的講課。

但這也是別樣的有趣,因為對於學生來說,每節課都是新鮮的。而知識也是無窮盡的,知識的海洋是不會乾涸的。教育是一種傳承,老師的傳授,不同學生的繼承。這不需要變動,這需要的就是穩紮穩打的教學。

其次,教師也是需要經過認證的,考取教師資格證是身為一個教師的第一步認證。通過層層考核才可以拿到證書,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對於中小學教學人群來說,面對人群是未成年人,教的知識更要嚴禁有系統化,小學的知識更是固定,因為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每

個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教學方式,我們也可以隨著時代的變化從板書變成ppt,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但唯一不會產生大變動的就是我們所傳授的知識內容。時代在進步,對於人才的標準就更加的高,評判一個人不是去看他讀過多少書,而是看他有沒有一直跟著時代在進步,在學習。

俞敏洪炮轟教師讀書少,沒能力教好學生?替老師們說句公道話!

再次,教育是一個很注重結果的事情,在一節課裡我們更多要看到的是這節課的教育效果,會不會帶動學生,能不能讓學生感興趣。在課本知識的傳授下,學生能良好的吸收才可以進行拓展知識,這些都是要以教科書內容作為基礎,結合實際去變通的。

一個學術淵博的人他不一定就可以講好一節課。教師是需要具有自己的特點,個人的魅力和能力的。這與教師有沒有一直積累自己的知識並無太大關係。更多的是在課堂上的一種特殊能力,能管理住整個課堂,並且傳授知識。實踐出真理,如何上好一節課這是一個實踐才可以得出結論的問題,是一個從書上學不到的技能。


俞敏洪炮轟教師讀書少,沒能力教好學生?替老師們說句公道話!


教師職業道德里有一點,終身學習。我認為這一點是我們每個人都要一直保持的,無論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還是學習時代的新事物。總之,時代在進步,我們也需要跟上時代腳步,實現自我升值。身為教師,大多都是普通的人,兢兢業業的站在自己崗位上,愛崗敬業。同時,對於多讀書這個觀點我認為沒有錯,讀書是有益的,在做好自己工作之餘,我們完全可以用讀書來充實自己。

對於一直站在講臺上孜孜不倦的知識傳授者,我認為,每一位都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