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 華為突然宣佈一個大消息

從圍觀到借鑑,從模仿到抄襲,全世界都想複製中國防控疫情的經驗。

然而,截止到3月底,成功者寥寥可數。

為什麼中國作業如此難抄?

舉國體制,全民動員之外,有一樣中國特色一直被忽視,但作用非同小可。

這就是數字化防疫。

大數據監測,健康碼通行,AI醫療分析……國人幾乎每天接觸和使用的數字化防疫手段,貫徹疫情全程,高度發達的數字化防疫措施,對於中國短時間內控制疫情居功至偉。

除了防疫情,緩焦慮、促經濟等,數字經濟同樣功不可沒。全民隔離期間,遊戲、視頻成為全民緩解焦慮的不二良方;線下實體暫緩,轉戰線上成為所有商家,轉危為安的共識。

數字防疫如此成功,其來有自。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華為共同編寫的《數據基礎設施白皮書2019》,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了31.3萬億,佔GDP的比重達到34.8%,更為誇張的是,數字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已經接近7成,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驅動因素。

2008-2018 年,我國數字經濟增速顯著高於同期GDP增速。

作為中國數字經濟的領軍企業,中國數字產業的核心之一,華為3月31日發佈的年報,讓人對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更強的信心。

據華為2019年年報數據:

2019年華為全年營業收入達到8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淨利潤達到627億,均創歷史新高!

人類進入算力時代 華為打出一張王牌!

2019年,華為年報亮點頗多。

2019年,華為全年經營性現金流達到914億,增速為22.4%,經營性現金流增速比全年營收更快,這顯示華為的經營質量非常高,具有強大的收現和抗風險能力。

華為的債務率長期保持在65%左右的水平,這個數字非常健康,在需要擴張的時候,有充足的安全墊逆勢發力。

研發一直是華為長期致勝的法寶,2019年華為在研發投入上依然毫不吝嗇。

全年研發費用達到1317億元人民幣,佔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15.3%,梳理華為的歷史,15.3%的研發投入比是近10年來最高水平。加上2019年的研發金額,近10年來華為累計投入研發總額超過6000億。

據華為年報,截止2019年底,華為是全球持有專利數量最多的公司之一,85000多件專利,90%以上是含金量最高的發明專利。

和一般人的認知有些偏差,華為的專利分佈主戰場在海外,5萬多件海外專利,比國內專利數量足足多了近2萬件,且歐美地區專利最多,達到4萬件。

作為行業標杆,華為年報歷來值得仔細研讀,華為變化往往預示著行業變化。

在華為2019年的年報中,有一個變化非常引人注目:

華為年報裡,破天荒首次出現計算戰略的內容,且第一次披露鯤鵬計算產業生態的重大進展。

為此,華為還單獨設立雲與計算BG,給與計算產業更大的權重和自主。

為什麼華為對雲與計算部門,對計算產業如此重視?

人類經濟發展進入數字階段,算力和數據成為新的生產力和生產資料。近些年人類發展放緩,算力跟不上,是重要制約因素。自從WINTEL聯盟的x86以PC規模優勢顛覆UNIX主機之後,人類經歷了一段快速發展,但是隨著摩爾定律放緩和登納德縮放定律接近終結,算力的供給和需求,開始失衡。

根據OpenAl的報告顯示,自2012年以來,算力需求的增長出現每3.5月翻一倍,每年增長約10倍的驚人事實。而隨著處理器進入“後摩爾定律”時代,過往每18個月左右,性能提高一倍的製程升級速度,已經難以匹配數字經濟時代人類發展的新潮流。

另外,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ARM架構逐步取代x86成為人類算力的新載體,人類發展的新媒介,而兩者之間的“不和諧”,同樣導致算力無法得到有效釋放。

據悉,2000年的時候,主流處理器總算力中x86位列第一,總算力輸出達到了全球的70%。而今天已經發生了逆轉,世界上最大的算力架構變成了ARM平臺,基於ARM指令的處理器總算力輸出達到全球82%。

算力格局加速轉換,如何給人類算力“破題”意義重大。

鯤鵬生態體系,給出了我們一個當前最為高效的解決方案。

鯤鵬生態,是指以“鯤鵬+昇騰”為核心的計算產業。鯤鵬、昇騰是華為計算戰略的兩大核心基礎芯片族, 其中,鯤鵬是數據中心高性能處理器,昇騰是AI芯片。

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表示,5G時代所有的應用都在走上雲化,手機、平板等端側基於ARM架構,鯤鵬兼容ARM架構,雲、端同構後性能可以提升40%,這是鯤鵬與x86架構相比的天然優勢。

作為劃時代的生產力工具,華為對計算產業的重視程度怎麼形容都不為過。

根據IDC的預測,到2023年全球計算產業投資空間將達1.14萬億美元,其中我國計算產業市場規模將達1043億美元,接近全球的10%。

而據機構測算,2023年鯤鵬計算產業市場規模近1900億元,不誇張的說,鯤鵬生態的建設進展,將對國內IT產業的崛起至關重要。

鯤鵬展翅 2019年華為全面爆發!

計算產業是一個充分開放的體系,構建計算產業生態,需要產業鏈上成千上萬的上下游企業、上千萬的開發者以及千行百業的用戶共同努力和相向而行才能成功。

鯤鵬並不是華為的,而是所有開發者共同的產業。華為一直強調,“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合作伙伴”,經過半年多的發展,華為和合作夥伴一起,創造了輝煌的成就。

2019年,主打開放、共享的鯤鵬生態,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

自2019年7月,鯤鵬生態基地落地廈門以來,先後在北京、廣州、深圳等15地成了鯤鵬生態中心。多個省市的合作伙伴與華為在鯤鵬體系內簽訂合作協議。

華為還與600多家的ISV夥伴推出了超過1500個通過鯤鵬技術認證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金融、政府與公共事業、運營商、能源等行業。

眼見鯤鵬生態生機勃勃,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加入到鯤鵬體系內。

2020年3月27日,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在華為開發者大會HDC.Cloud上表示,截至目前全球華為雲開發者規模已達160萬。

2019年9月,華為宣佈沃土計劃2.0,計劃五年內投入15億美元推動產業發展,發展500萬開發者。以現在的開發者熱情,500萬開發者的目標,有望加速完成。

對中國來說,產學研一體化一直是中國發展的短板,華為用自身的力量,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對整個計算產業,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貢獻非同小可。

鯤鵬生態能夠蓬勃發展,是基於“鯤鵬+昇騰”算力的強大支撐。

基於“量產一代、研發一代、規劃一代”的研發節奏,鯤鵬920已經實現ARM架構業界性能最強,集成四大結構於單一封裝。對標業界通用CPU,功耗低20%。進一步對比內存等指標和集成網卡等特點,鯤鵬920在應用場景中更有優勢。

昇騰AI芯片同樣進展迅速,昇騰910是已發佈的單芯片計算密度最大的AI芯片,單片執行速度超過同期AI芯片。

鯤鵬+昇騰的強大組合,讓更多合作伙伴,願意進行全方面適配。

目前,全球已有11家整機廠商基於鯤鵬主板,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服務器及PC產品。同時,openEuler LTS(Long Term Support)版本也正式上線,麒麟軟件、普華基礎軟件、統信軟件、中科院軟件所更已發佈,基於openEuler的商業版操作系統。

openEuler社區後續將每兩年發佈一次LTS版本,每6個月發佈一次社區創新版本,並提供CVE漏洞管理能力。openEuler也將始終堅持Upstream First策略,所有能力第一時間向上遊開源社區推送。

openEuler 20.03 LTS版本基於華為長期的技術積累和產品實踐,在穩定性、安全性上達到了業界領先水平,並通過軟件全棧的技術優化,充分釋放多樣化計算平臺算力。

賦能合作伙伴,使能合作伙伴,華為一直在和合作夥伴共同成長。

因為合作伙伴的信任,華為存儲再過去1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根據Gartner發佈的2019年第四季度外部存儲市場份額報告,華為2019年全球市場份額排名首次進入前四,並且繼續保持年度31%的全球第一高速增長率。

實際上,華為存儲已經連續四個季度累計年增長(YTD)超過30%,2019年一至四季度累計年增長率分別為37.3%,30.5%,39.2%和39.7%。

根據IDC數據,華為存儲收入持續上升,2019年上半年華為存儲在中國市收入同比增長35.5%,佔據中國市場份額第一名,高於第二名兩倍。

2019年上半年,華為存儲位列中國存儲市場份額第一,以及中國全閃存、高端存儲、 中端存儲市場份額第一。

因為安全穩健,運轉高效,華為雲成長迅速。

根據 2020年2月IDC發佈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9Q3跟蹤》報告,華為雲2019年Q1至Q3在IaaS+PaaS市場連續三個季度的增長超過300%,華為雲IaaS+PaaS和IaaS市場份額都超過7%,排名均上升到第四 。

華為雲已上線200多個雲服務以及190多個解決方案,300多萬企業和開發者基於華為雲進行雲端開發。在中國,華為雲是增長速度最快的公有云。

截至2019年底,華為雲攜手夥伴已在全球總計23個地理區域開放45個可用區。目前,華為雲已發展商業夥伴6000多家,技術夥伴1000多家,華為云云市場應用數量超過3500款,超過300萬企業用戶與開發者在華為雲進行雲端開發。

憑藉領先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和全棧雲服務,華為雲在中國多個行業已實現大突破,例如政府、互聯網、汽車製造、金融、基因等行業。

目前已有包含包括教育部、水利部、發改委、自然資源部、國稅總局等30多國家級部委使用華為雲,建設了350多個政務雲,互聯網Top50有30家選擇了華為雲,如:新浪、網易、唯品會等,國內十大汽車廠商都在用華為雲,AI實踐全國10多個行業超過500個項目。

鯤鵬生態的發展,最終要靠用戶,靠應用的不斷落地來實踐。

華為開源EulerOS+鴻蒙OS,是整個鯤鵬生態落地終端基石。

EulerOS是面向企業級通用服務器推出的操作系統軟件,而鴻蒙OS面向多款智能終端。

鴻蒙OS的重要性,舉世皆知。截至2020年2月華為全球註冊開發者已經超過130萬,全球接入HMS Core的應用數量超過5.5萬款。隨著華為手機、PC、可穿戴設備銷售量和市佔率的逐年上升,尤其是華為手機全球市佔率超13%,是HMS推廣的機遇。

2019年,華為年報顯示,消費者業務收入同比大增34%,這意味著未來鴻蒙OS會有更大的發展機遇。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華為年報中表示:

開放合作,與夥伴一起使能各個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為客戶和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讓所有人都從中受益。

世界經濟陷入低增長瓶頸,疫情之下,對全球經濟的衝擊無疑更大。讓世界更快擺脫經濟低迷,需要打破摩爾定律的約束,需要像鯤鵬一樣更加開放的生態,像華為一樣更加開放的態度。

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合作伙伴,鯤鵬生態,恰逢其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