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屹立六百年不倒,建造故宫的木材来自哪里,为什不会腐烂?

故宫屹立六百年不倒,建造故宫的木材来自哪里,为什不会腐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沉淀都是有迹可循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文化瑰宝和历史遗迹。英国有白金汉宫,法国有凡尔赛宫和卢浮宫,中国也有这样具有丰厚历史沉淀的地方——故宫。

故宫又名紫禁城,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是明清两代君主工作生活的地方。故宫共具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故宫屹立六百年不倒,建造故宫的木材来自哪里,为什不会腐烂?

从此可以看来故宫的规模十分宏大,其工程量也是十分庞大的,而这样庞大的建筑群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并且故宫一共经历了明清两代五六百年,一直到现在还依然屹立不倒。

在当时这些建筑物所建造的材料用的都是木材,但是建造这么多房屋的木材都是来自哪里,并且历经几百年还不会腐烂,故宫还依然存在着,并且作为优秀的文化瑰宝,使我们引以为豪。

故宫所在地位于北京,明成祖永乐四年,永乐皇帝开始下令修建,一直修建了十八年,直到1420年才算修建完毕,历经十几年才修建成功,可知修建的工程量之庞大,所需材料之繁多,而在当时从哪里找来这么多木材用以维持故宫的修建呢?

故宫屹立六百年不倒,建造故宫的木材来自哪里,为什不会腐烂?

要知道在北京所处在的地理位置,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并且气候也不适合大量木材的生长,所以紫禁城的修建要想就地取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因此永乐皇帝下令各部的官员分别去各个地方督办此事 筹集建造紫禁城所需要的木材,工部尚书宋礼在四川等地,刑部侍郎金纯、吏部右侍郎师逵在湖广筹集,户部左侍郎古朴在江西督办,御史刘观在浙江,参议柴车负责福建。因为木材需要量太大,皇帝又在云贵、交趾(越南)等地下令筹集。

故宫屹立六百年不倒,建造故宫的木材来自哪里,为什不会腐烂?

优质的木材大量存在于深山老林、人迹罕见之处,所以木材的开采是可谓是困难重重,朝廷召集了几十万的民工去伐取树木,但当时工作环境险恶,虫蛇鼠蚁繁多,死伤了大量的民工。

根据明史记载:

“乃一木初卧,千夫难移,倘遇阻艰,必成伤损,蜀民曰:入山千人,出山五百,哀可知也。”

这也是封建社会反映的社会现象,仅仅为了满足统治者的个人私欲,为此而葬送的劳动人民何止千人万人难以计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的寥寥数笔写尽古代劳动人民的心酸,但是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今天的故宫依然存在,但是那些封建帝王已经灰飞烟灭了。

故宫屹立六百年不倒,建造故宫的木材来自哪里,为什不会腐烂?

这些木材被伐取后,但当时交通运输技术落后,这些木材是怎么被运送到北京呢,这要得益于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智慧,木材通过河流最终送到了北京。

故宫历经了六百年没有腐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木材的选取,紫禁城木材的选取的都是优质的木材,选定的木材为楠木、杉木、桧木。

就是因为这样,极其珍贵的金丝楠木在明清两朝被砍伐殆尽,木材的优质决定了其不易被腐蚀,例如金丝楠木,一颗好的金丝楠木长成的时间大约为两百多年,其木质质地十分坚硬,不畏惧水浸和虫鼠的袭扰。

故宫屹立六百年不倒,建造故宫的木材来自哪里,为什不会腐烂?

并且当时的工匠会在木材上面刷上厚厚的漆,这样更加使木材多了一层保护。故宫至今还存在,还与当时优秀的建造技术有关,当时的工匠充分考虑到了故宫的排水问题,因此故宫根本不易积水,因此木材不会在水中浸泡,从而也难以被腐蚀到。

除了以上各个方面,故宫的不易腐烂还和所处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地处北方,十分的干燥并且通风环境十分良好,并且气候也很寒冷,虫蚁难以生存,所以自然不会找上故宫的麻烦。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君主生活工作的地方,每一代的皇帝都可能会对其进行修缮和维护,到了康雍乾三代更是对故宫进行了大修,因此有了这样的细心维护,故宫的保存程度当然十分良好。

故宫屹立六百年不倒,建造故宫的木材来自哪里,为什不会腐烂?

时间进入到了现代,我们政府也对故宫进行了多次的修缮工作,并且成立专门的部门去做故宫的维护工作,现在封建君主早已从故宫中搬出来了,故宫不是私人的东西,而是属于国家属于民族的,故宫作为一个博物院让人们参观学习,故宫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辉煌。

【感谢您的阅读,您的关注是我创作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