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重塑零售“人 貨 場”,落地小程序精益運營。


對於零售行業而言,這次疫情是一次“危機”,危險中也蘊藏著機會。上一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了小程序對零售行業的重要性。今天就帶大家落地,給大家分享一些零售小程序的運營方法和案例。


一. “人、貨、場”角度出發的整體運營思路


“運營”本身就是通過某些手段去促進商品與顧客的連接,從而實現價值最大化。


那麼對於零售企業來說,就是連接客戶要購買的商品,以及我們的零售顧客,將二者進行精準匹配,從而實現用戶價值最大化。也就是企業要盈利、用戶要能找到需要的東西,這就是我們運營的目標。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運營的方式非常多,運營的維度也可以分得非常細,像活動運營、用戶運營、產品運營、社群運營等等。我們分析零售小程序的運營方式時,可以從零售的三要素“人、貨、場”去思考。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人”就是用戶運營,“貨”就是商品運營,“場”在線上的場景中,就是我們的小程序產品運營。


二. “人”——用戶運營體系的五要素


在傳統的用戶運營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推送觸達,造成過去的 APP 會有非常多的推送、短信,體驗是非常糟糕的。這種運營方式也非常粗獷,在小程序內是寸步難行的,因為小程序是在其他巨頭社交軟件的體系之下,受到的規則限制非常多,稍有不慎,小程序就會被封號。


那麼我們就要基於不同用戶的活躍度、商品偏好、購買決策階段等,採取差異化的運營策略,也就是所謂的千人千面的運營。


基本的步驟可以分為這樣 5 步: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1. 給什麼人?


這是我們做好用戶運營的第一步。GrowingIO 推薦大家通過這 4 個維度進行用戶分群,從而實現差異化的運營策略。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第 1 個維度:用戶屬性

用戶屬性就是「用戶是誰?」,用戶的性別、年齡、地區等等,不同屬性的用戶興趣差別會很大,而且用戶屬性也是一個非常顯而易見的數據,這是用分群最基本的維度。


第 2 個維度:用戶行為

用戶行為是指「用戶做了什麼」,比如說用戶的瀏覽、加購等都是用戶的行為,這個行為體現了用戶內心真實的想法。


第 3 個維度:用戶偏好

用戶偏好是基於用戶以前的瀏覽、購買等行為,給用戶打一個偏好的標籤。進行了用戶偏好標籤之後,可以比用戶行為和屬性維度更加的精準地進行觸達。


第 4 個維度:用戶狀態

用戶狀態是指根據用戶活躍的程度、具體行為等等做出狀態的劃分。比如說常見的 30 天以上未登錄狀態,就可以將其定位為流失用戶,30 天內登錄了一兩次,我們把他定位成低頻用戶,30 天登錄 10 天,就是一個高活躍用戶等。


這 4 個維度基本覆蓋了用戶分群最基礎、最常用的數據維度。同時我們也可以用一些在電商場景中經常會用到的模型,比如 RFM 模型(如下圖):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用戶分群的方式非常多,需要企業不斷實驗,找到最合適的方式,再將其固定下來。


2. 通過什麼方式?在什麼時機?


接下來,就是用戶運營的第二步和第三步。


要確定方式和時機,首先我們要梳理清楚用戶旅程,梳理完後再與我們的運營目標做匹配。


這裡給大家舉個例子:一個相對標準的用戶購買流程。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如果我們想要提高用戶的支付成功率,就可以在第 5 步和第 6 步之間對用戶進行一個有效的觸達。這個流程中的不同階段也影響著我們觸達的方式,比如顧客在加購之後可能會離開產品頁面,這時候用短信代替產品內推送的效果或許會更有效。


總的來說,就是根據運營目標,梳理出用戶旅程的標準流程,確定關鍵節點,再通過關鍵節點去選擇用戶觸達的時機和方式。


3. 發什麼內容?


用戶運營的第四步就是確定內容。內容的測試是一個非常“簡單”但又“複雜”的過程,我們需要不斷地固定或替換內容中的某一些元素,就像復原一個魔方一樣,先固定出一個面,然後再拼其他的面,逐漸由下而上地把內容拼出來。


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進行 A/B 測試。以下是 GrowingIO 智能運營產品裡進行 A/B 測試的一個界面,運用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4. 效果如何?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用戶運營的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回顧我們整個的用戶運營流程:首先是對用戶進行分群、然後選擇分群觸達的方式、再確定觸達的策略(推送次數、方式等)、繼而對相關用戶進行精準觸達、最後獲得數據反饋。


通過數據反饋,我們可以對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然後再優化我們的策略。對於沒有轉化、沒有激活的相關用戶進行再一次的觸達,再重新進入到這個循環當中。

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這裡用我們 GrowingIO 的客戶 - DC 潮牌的案例詳細闡述: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DC 潮牌是一家經營潮牌商品的電商企業,商品的整體轉化率處在行業平均水平 3% 左右。


運營人員通過 GrowingIO 小程序分析產品,對每件商品都建立了一個轉化監測。通過分析發現,冬季某款連帽衛衣的轉化率會明顯的高於整體轉化率,能達到 20% 左右。


隨後,運營人員對這些下單顧客進行分群,發現了一個特徵——顧客平均瀏覽會達到 5 次。


反向思考這一現象:達到了平均瀏覽次數 5 次,但並沒有購買的顧客,他們的轉化結果會不會更高?轉化的意願會不會更強?


於是運營人員將這些用戶創建分群,為他們推送優惠信息,最終推送的效果使得購買的轉化率達到了 18%。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用戶運營的例子,通過這樣一次簡單的流程,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這個流程也最終固定、積累了下來。


三. “貨”——商品運營與優化策略


說完了“人”,我們來談談“貨”,就是商品運營。


商品運營的思路也分三條,首先進行實時監測、然後通過轉化分析、最終對品類進行運營。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1. 商品實時監測


零售企業的運營節奏是非常快的,這就要求我們要對活動專區中,秒殺、搶購之類的活動進行實時監測,瞭解運營過程中的整體數據變化。


通過實時監測,我們能夠掌握運營中的機會,瞭解我們的運營策略是否奏效,方便我們進行及時的調整。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上圖是一個實時監測的流程。包括在剛才講到的 DC 潮牌案例中,就是通過對所有品類進行監測之後,才能發現某一類的轉化率偏高,從而發現了一個運營的機會。


2. 轉化分析


在轉化分析中,我們要進行兩種分析:


一是商品 / 坑位的轉化率。這個轉化率一定要做到精細,不同的模塊、不同的坑位、不同的商品類型,每一個品類都要做監控。


根據轉化率,結合業務經驗,就可以調整運營策略:高轉化率的提高坑位,低轉化的商品要考慮減少曝光等等。


二是對用戶的關鍵行為做轉化分析。比如訂單支付成功這樣一個關鍵行為的轉化率,是直接影響營業額的,它保障了用戶的體驗是否順利完成。


比如,一款產品所有的數據都是正常的,但是它的支付完成特別少,我們就可以發現一些問題,它的支付程序、短信驗證碼是不是出現了問題等等,這就是轉化分析的價值。


3. 品類運營優化策略


最後一點就是我們的運營策略。電商的品類非常多,每一個品類都應該有明確的定位,不同定位的品類應該有不同的運營策略,這樣才是有策略的、精細化的運營。


根據商品的曝光度、轉化率、利潤率這三個維度,我們可以將商品品類分為這樣幾類: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 右上角的導流型的產品

曝光量大,轉化率高,這就代表著它的購買量大,市場需求大。利潤率無論高低,都能為企業帶來現金流和流量。


  • 左上角的未來明星型產品

雖然曝光率很低,但是轉化率很高,是電商平臺的潛力股,可以適當增加它的曝光量。當然,很有可能曝光量增加之後,它轉化率反而會降低,因為這個座標是非常靈活的,商品會不斷地在這幾個象限中運動。


  • 左下角的高利潤型產品

低曝光低轉化。但是如果利潤率高,它也有可能會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品類,可以嘗試增加它的曝光度。如果利潤率不高,同時低曝光低轉化,就可以酌情下架。


  • 右下角的高曝光低轉化

無論這種產品的利潤率高低,都應該放棄,因為它的機會成本很高,佔用了很多的曝光率,但是轉化很低,應該把位置留給其他品類商品,尤其是未來明星型的產品。


明確了商品品類之後,就可以展開針對性的運營了。


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這裡也用我們 GrowingIO 的客戶 - 漢光百貨的案例詳細闡述: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小程序的首頁是非常重要的,有 banner 位、品牌活動位、新品推薦位等等。如何找到一個最優的展現方式,就需要我們一點一點的去摸索了。


漢光百貨通過使用 GrowingIO 小程序分析產品,對所有的商品數據都建立起監測,然後對每一個商品品類進行定義,把它放到上圖中的四個象限裡。


然後對小程序的首頁進行了改版,通過對商品的實時監測和轉化分析,不斷調整位置,通過提高某些商品的曝光量等手段,最終優化商品的運營。


四. “場”——以留存為核心的產品運營方法


接下來,進入到“人 貨 場”的最後一個部分 - “場”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有留存才可以談後續的發展,留存是產品運營的核心。以前的 AARRR 增長黑客模型,現在在小程序產品中會變成 RARRA 這模型,我們把留存放到了第一位。


產品的留存問題需要在規模化增長之前做好,短期來看沒有好的留存,池子就會進水的同時出水,新用戶不能變成老用戶,用戶生命週期價值就會低,獲客的投入產出比就會低,最終影響營收。


小程序的設計相比 App 來說比較簡單,現在很多玩家都希望通過快速裂變來獲客,但是隻有獲客,沒有留存的增長是畸形的,而且是無法持續的。


在抓住流量紅利的同時,我們要深耕微信生態或者說小程序生態,鑽研產品的適配性,把握用戶使用的特點和用戶需求,把價值放大,讓用戶感受到產品的價值,建立一個用戶價值和體驗的壁壘,這樣才能保證產品可持續的增長。


一個成熟的產品評估體系首先需要回答這樣兩個問題:


  • 有多少用戶會用這個產品?也就是用戶覆蓋度;
  • 有多少用戶會頻繁使用功能?也就是功能的留存率。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在這個圖中,通過兩個維度,我們就可以製作一個粗略的評估體系圖表,以數據量化的方式去評估產品的核心功能。


紅色方塊中用戶覆蓋度高、留存率高的功能,就是產品中最核心、最有價值的功能。


那麼一個功能在產品經理的計劃當中,可能處在左側黃色區域,我們就要重新思考一下,能不能把它轉移到紅色區域中,或者要不要加大這部分產品的投入,把它變成我們的重心。


同時產品功能體系還需要回答三個可能性的問題:


  • 用戶可不可以通過一個更簡單的流程就能夠觸達、體驗核心功能?
  • 用戶有沒有強烈的動機來使用這些功能?
  • 產品對用戶是否有足夠吸引力,讓用戶來感受這些核心價值?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比如說站內搜索功能。我們都知道進行站內搜索的用戶相對於無目的瀏覽的用戶而言,目的性更強,轉化率也會更高。所以搜索的結果用戶是否滿意,是否有可能或者有多大可能出現搜不到的情況,這些對營收的影響都會非常大。


再看支付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支付失敗率是多少,支付失敗之後用戶放棄再次嘗試的比例又是多少。我們只有知道了這些,才能夠去優化產品的功能,從而最終用產品為營收做出貢獻。


這裡再以漢光百貨為例,看看漢光百貨是如何提升產品留存的:


三種運營方法,玩轉零售小程序


漢光百貨一般是以女性客戶為主。而女性客戶關注度高的口紅品類中,有各種不同的色號,一些客戶就會直接通過色號搜索想要的口紅,還有很多英文名字的美妝類產品,搜索時會有拼寫錯的概率。


那麼顧客搜索時拼寫錯誤,還能不能出現其想要的搜索結果?通過口紅色號能不能找到想要的口紅?這些就是用戶搜索功能的體驗。


如果搜索功能足夠好,就能提升搜索流量的變現能力。如果不好的話,這部分流量就流失掉了。


我們通過大量的搜索數據,看到了用戶最喜歡搜索但搜不出結果的商品是什麼,逐步優化搜索功能,最終實現對搜索流量更有效的利用。


以上就是零售小程序的三類運營方法,期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