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漫談:澶淵之盟改變了什麼?

宋遼邊境,有一座瓦橋關。自後晉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開始,這裡歸屬契丹。後周世宗於959年伐遼,收復十六州中的兩州,中原政權和契丹便以瓦橋關為界。

週末漫談:澶淵之盟改變了什麼?

公元1003年,遼蕭太后與聖宗耶律隆緒以收復瓦橋關為名南侵,大軍長驅直入深入北宋境內。遼軍連戰連捷,從河北直撲黃河岸邊的澶州,威脅開封。

01

戰爭是誰的責任?

遼發動戰爭,是不是真的只想收回瓦橋關,已無從考證。從戰爭局面來看似乎不完全是,但遼所言“收復”並不無道理。

因幽雲十六州本是中原政權的皇帝石敬瑭與契丹所籤協議割讓,白紙黑字怎可隨便推翻?周世宗用兵,乃是撕毀協議出爾反爾,此事站在遼國的角度看並無過錯。

遼人不傻。當年耶律阿保機已經佔領了開封,最後還是退回北方。石敬瑭從契丹搬救兵,遼軍送至黃河便返回,不再深入,他們知道自己無力統治中原。

週末漫談:澶淵之盟改變了什麼?

宋太祖的統一戰爭先南後北,遼並未趁虛而入,乃至宋太宗攻滅契丹的保護國北漢,遼也沒有大力報復。倒是宋人始終抱著幽雲十六州不放,數次興兵,只不過大都吃了敗仗。這一次遼軍南下,表面上看戰爭是遼挑起,但實際上不斷挑戰的,是宋。

大兵壓境,宋真宗在宰相寇準的堅持下,親率大軍至澶州,與遼軍對峙。遼軍雖然猛壯,然而並沒有實質性攻下宋多少城池,他們的戰略就是直衝開封而來,逼宋與其講和。

週末漫談:澶淵之盟改變了什麼?

宋立國以來,多次揚言要收回幽雲十六州,宋太宗更是數次興兵北犯。遼此次出兵,應當有徹底解決南方軍事威脅的意味,蕭太后之政治能力不可謂不高。

02

宋能硬扛到底嗎?

要打仗就必有損失,遼軍主帥蕭撻凜被宋軍射殺,蕭太后十分悲痛。後人結合遼軍戰績,判斷遼國更加需要和約,這個看法是不全面的。遼並不急於求和,不達目的,大不了退去就是,反正被侵略的一方是宋而不是遼。

遼的戰法與後來的金類似,深入宋境為主,攻城為輔,不得不攻城才攻,意在壓迫宋朝廷,迫使宋帝投降。就算有損失,並非不可承受。相反,宋才更加需要和約,否則朝廷不保,江山都要改姓了。

週末漫談:澶淵之盟改變了什麼?

公元1005年1月,經過一年的周旋,雙方達成了停戰協議,史稱“澶淵之盟”。雙方約定內容如下:

一、宋每年輸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二、宋遼約為兄弟之國。

三、雙方謹守邊界,幽雲十六州仍為遼所有。

四、雙方邊界互不增加軍備,互不侵佔土地。

五、雙方於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澶淵之盟簽訂之後,宋遼雙方維持了百年和平,兩國友好交往,促進了南北經貿和文化往來,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奇蹟。北宋每年給遼支付的歲幣,僅佔財政收入的很小一部分,遠遠小於軍事戰備開支,對宋來說是大大的划算。

週末漫談:澶淵之盟改變了什麼?

況且,幽雲十六州既已割讓,按理就應當屬遼,“自古以來屬於中原政權”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自古以來”朝鮮、越南、大理也曾經屬於過中原政權,唐朝還控制過中亞鹹海,宋為什麼不去爭,卻偏偏要盯著幽雲十六州不放呢?

03

簽約後宋舒服嗎?

澶淵之盟雖然對宋有好處,但談判的過程絕對談不上光彩。宋真宗豈敢承認自己是因為打不過才講和的?他時時不忘表達自己的得意,似乎是打了一個大勝仗。

週末漫談:澶淵之盟改變了什麼?

《宋史·王旦傳》記載“契丹既受盟,寇準以為功,有自得之色,真宗亦自得也”。可是真宗嘴上說自得,心裡必定不痛快。

中原人的世界觀中,認為四海之內都是“天下”,天下只能有一個皇帝,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樣的世界秩序,是每一代政權的合法性基礎。

然而,澶淵之盟卻打破了這種自我中心主義的世界觀。天下不再只有一個皇帝了,宋與遼成了兄弟而非宗主和藩屬。宋帝不再具備天下唯一的身份,是不是再有什麼人自稱皇帝,也可以合法存在,甚至與老趙家稱兄道弟呢?這對宋來說,不僅是道德危機,更是政權危機。

按照這一套邏輯,“澶淵之盟”就是不折不扣的喪權辱國的條約,宋遼平等條款嚴重干涉了大宋的“文化自主”,嚴重動搖了大宋的“理論自信”。從宋人邏輯出發,為了“彌補”這一點,真宗皇帝行動起來了。

宋真宗皇帝決定登泰山封禪。“唯有封禪泰山,可以鎮服四海,誇示外國”,這是宰相王欽若的解釋。封禪是展現皇帝受命於天的重大典禮,自古封禪泰山者,有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這裡面除了秦二世之外,基本都算是明君雄主。

週末漫談:澶淵之盟改變了什麼?

真宗認為,加入他們的行列就能夠重塑皇帝的權威。同時,也要讓百姓看看,皇帝都登泰山封禪了,足以證明先前簽訂澶淵之盟並非打不過遼軍。而是打了大勝仗,因為憐憫遼軍疲憊遠征,為了安撫他們才簽訂和約的。

04

和平是談來的還是打來的?

自宋立國起,就揚言要收回幽雲十六州。理由是幽雲十六州佔山川屏障,一旦失去,中原政權不好防守。可是防守的前提是有人要打你,如果沒人要打你,又談何防守呢?於是宋人便大事宣傳遼人蠻、狠、野,是狼子野心,欲吞併宋土,國內同聲一氣要收復失地。

週末漫談:澶淵之盟改變了什麼?

然而,宋太宗屢次發兵都遭到了失敗。高梁河之戰,竟身中兩箭,從此一直被箭傷困擾,最終死於傷口發作。1003年遼軍南侵,迫使真宗簽訂澶淵之盟,確認幽雲十六州永遠屬於遼國,並支付歲幣,換來兩國和平。

寇準抗遼,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當皇帝和寇準帶著二十萬大軍開進澶州之時,宋遼就開始了談判的先期工作。這些都在“主戰派”寇準的主導下進行。

宰相寇準談來了和平,只不過兜兜轉轉幾十年,大宋不僅沒有“收復”寸土,一切回到原點,反而還要付錢“買”和平。大宋支付的這“歲幣”,是吹牛的錢。

但要說大宋完全軟弱無能,卻也不客觀。遼軍有能力深入到黃河邊,但再往南打卻不行了。宋軍20萬屯駐澶州,遼軍勞師遠征,已無力再戰。如果宋軍完全不抵抗,蕭太后即便不想佔領開封滅宋,又豈能拒絕送上門來的美餐?

05

“不惜一切代價”的代價

和約條款的議定,也是雙方實力對比的體現。宋朝雖然要支付歲幣,但守住了五代舊境,保住了被周世宗出兵奪下的瀛、莫兩州,實際上劃歸遼方的只有十四州外加遼通過戰爭奪取的易州。

同時,兩國互市僅在邊境地區的榷場進行,遼人無法深入宋境開展貿易,以衝擊宋的政府專賣制度。

由此可見,和約的達成,並不需要“不惜一切代價”。兩國實力的對比是客觀因素,事實就擺在面前,談判的結果,在談判之前就已經註定了。

雖然訂立了澶淵之盟,可是宋人並不服氣。時時想著不惜一切代價洗雪這個“恥辱”。百多年後,宋徽宗上臺,撕毀澶淵之盟,另與金國訂立“海上之盟”,約定兩國合謀共同滅遼。

週末漫談:澶淵之盟改變了什麼?

宋徽宗誓要奪回幽雲十六州,出兵攻打已經只剩下一個幽州的遼國,卻依然吃了敗仗。這讓金人看到了宋人的真實實力,但金人仍然依約把幽州交還宋。

不想徽宗完全不知自己幾斤幾兩,獲得幽州後又得寸進尺,索要當初未在協議中明文約定的太行山外諸州。見金人不悅,又起了背棄宋金聯盟,再去聯合遼國殘餘勢力的念頭,終釀成靖康之變的導火索。

06

簽約是韜光養晦嗎?

在宋徽宗一幫人看來,澶淵之盟只是韜光養晦的“拖刀計”,並非真要與遼平等共處,終究要再起兵奪取幽雲十六州的。那麼澶淵之盟是“拖刀計”嗎?我們無法獲得可靠的資料來證明這一點。

中原政權對外交往中,暫時性退縮,使“拖刀計”的歷史久矣。漢與匈奴和親,唐太宗與突厥灞橋之盟,待到後來實力強大,都譭棄和約,刀兵相見。宋太祖為了統一,定下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方針,連契丹的保護國北漢都不敢碰,可太宗一即位就忙不迭揮師北上。

根據歷史經驗,我們可以認為,澶淵之盟也是一次“拖刀計”。即便如此,這個“拖刀計”在遼身上已經不好使了,而和約本身也是遼對付“拖刀計”的手段。雙方雖然約為兄弟,但在軍事實力上遼強宋弱,讓宋支付歲幣就是為了維持軍事實力遼強宋弱的局面不輕易改變。

和約中,雙方約定了不在邊境加強武備的限制性條款,從此宋無法輕易向邊境調兵以暗度陳倉。一旦宋再有異動,機動性更勝一籌的遼軍,完全有時間部署應對,甚至逼宋重談,提高歲幣的要價。

公元1044年,宋與西夏的戰爭屢戰屢敗,割地賠款。宋夏和約規定,西夏已佔宋領土全部劃歸西夏,同時宋還要向西夏繳納歲幣。

這事讓遼不高興了,遼指責宋四大罪狀:一是周世宗毀約奪取瓦橋關南十縣;二是宋太宗侵犯幽州;三是西夏已向遼稱臣,宋興兵伐夏卻不告知遼;四是宋在邊境修築工事,增添邊防。

前兩項是無理要求,周世宗、宋太宗時期的事情,都已在澶淵之盟裡談妥,再說無謂。但後兩項要求,確是宋理虧。1045年,宋遼重新展開談判,約定增加歲幣,史稱“重熙增幣”。

遼要求加錢,宋自有決定給或不給的自由,老趙家可沒有做那種假裝先給再反誣別人敲詐勒索的醜事。

07

結論

想當年,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換來契丹出兵扶持北方朝廷。宋政權繼承五代而來,也是受益者。既然已經割讓就不該隨意譭棄和約,兵戎相見。遼國興兵犯境,其目的正是逼迫宋徹底放棄奪取幽雲十六州,而並非要侵佔宋多少城池,這一目的最終通過澶淵之盟達成。

宋人從老祖宗那裡繼承的自我中心主義世界觀,早已不符合歷史形勢,再堅持無異於自欺欺人,澶淵之盟對整個民族思想上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