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宗師李洛能先生

形意拳宗師李洛能先生

李洛能(1807年-1888年),亦稱老農,名飛羽,字能然,清深州(今深州市)竇王莊人。身材魁偉,為人敦厚,耿直豪爽,精通臂拳。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洛能38歲時,變賣部分家產,到山西祈縣小韓村投形意拳名師戴文雄學藝。多次叩訪,均以“戴氏心意不外傳”為由拒之門外。其毫不氣餒,即以所帶百兩紋銀在祈縣城南開一菜園,四季給戴家送菜,風雨無阻。是年終,戴氏管家付其菜錢,洛能固辭不收,言明只求學拳,由此感動戴家,文雄答應只傳功藝不收為徒。洛能在文雄指導下日夜苦練,一年後,學得蹲丹田、射丹田、劈拳、崩拳等,數尺之外一拳打去,繩若擊中,騰空亂舞。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文雄母80壽辰之日,眾弟子在壽堂前演武祝壽。洛能先演蹲丹田、射丹田,只見上衣刷刷直抖,令文雄大吃一驚。其又打崩拳,一拳打出,噼啪作響,腳落之處,方磚碎裂。戴母大喜,遂令文雄收洛能為徒,搬到戴家居住。此後,文雄盡其所能傳授功藝,洛能繼續精研苦練,功夫大進。

道光三十年(1850年),戴文雄保鏢路經太行山,牛家寨寨主乘文雄中暑劫走鏢車,同行諸鏢師數日攻寨不下。洛能得知急奔牛家寨。他躍過寨溝,竄上門樓,四個守寨武師慌忙迎戰,不多時紛紛敗退。寨主一彈飛來,洛能伸手接住又反擲回去,正中寨主左耳,頓時鮮血湧出,寨主跪地求饒。洛能從此聲威大震。

咸豐四年(1854年),洛能被太谷縣富紳孟綽如聘為護院拳師。他遍訪當地武林高手,在比武中打敗“鐵掌金剛”馮克智,“神拳李”之名漸漸傳開。咸豐五年,文雄年事已高,即將鏢局交由洛能繼承。洛能49歲時開始收徒傳藝。鴉片戰爭前後,洛能對帝國主義侵略和鴉片煙對人民健康的危害倍感憂慮。他提出:國家要富強,就要倡導武術,既要改革、創新傳統武術,使習武者易:瞳易學;又要廣為傳播,使人人都來習武。他根據心意拳“心意誠於中,而肢體形於外”“象形取意”的特點,改心意拳為形意拳,並改側身弓箭步步為形意的夾剪步,使之成為形意拳基本步法。之後,又創三體式樁功、盤根八法和五行合演,並與弟子車永宏創編了五行生剋拳。洛能學人化境,隨心所欲,不僅拳術高超,而且精於器械,刀**劍棍無不精通,對鳳翅鏜、麟角刀等稀有兵器也有獨到研究。

晚年,洛能迴歸故里。在他提倡下,其河北、山西弟子經常互訪,切磋技藝,為河北、山西兩派形意拳的共同發展打下了基礎。光緒十四年(1888年),李洛能端坐椅上,一笑而終,享年81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