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禍從口出

大家好!提起鬼谷子,大家並不陌生,鬼谷子乃何許人也?春秋時期衛國朝歌人。因隱居周陽城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我們也知道,正是這位有名的縱橫家而家喻戶曉,其著書《鬼谷子》,更是一本人盡皆知的曠世奇書。

下面呢,小白將帶領大家走進鬼谷先生的智慧之學,首先跟大家分享探討的內容是早在春秋時期,鬼谷先生就曾提出了我們熟知的:“禍從口出”的哲學智慧。

具體是怎麼說呢?

鬼谷先生在他的捭闔篇中早已進行了關於禍從口出的論述。首先我們先了解下“捭闔”一詞。何為“捭闔”? “捭闔”一詞,說簡單一點就是開放和關閉、事物的開展和閉合、此又與陰陽聯繫在一起。陰陽的運動變化,是世間萬事萬物生長變化的根本原因。那麼,這與今天講的禍從口出有何關係呢?

請看一段原文。

鬼谷先生指出:志意、喜欲、思慮、智謀,皆有門戶出入。故關之以捭(bai)闔(he),制之以出入。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

好多人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鬼谷先生告訴我們:人的志意、慾望、思維、智慧、謀略,都由門戶來出入。因此用開啟和閉合的手段來把關,並控制其出入。所謂捭之,就是開啟、言說,屬於陽。所謂闔之,就是閉合、沉默,屬於陰。陰陽和諧,才能夠處事恰當。

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我們要管理好自己的門戶,這個門戶就是我們自己的嘴巴,這張嘴巴控制著我們內心情感、志意、思維的開閉。我們要懂得適時開閉自己的門戶,也就是懂得適時開己之口,要是我們能夠掌握了這個自身門戶陰陽開閉的智慧,那麼,處事是不是會更和諧呢。

這是不是會讓我們想起一個熟知的成語:禍從口出。

禍從口出,我們也可以理解成陰從口出,這裡的陰指災禍或不好的東西,從口裡產生出來。鬼谷先生關於捭闔篇的哲學智慧由此告訴我們,要適時管好自己的門戶是多麼的至關重要。

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理呢?

自古以來,有多少人沒能控制好自己的門戶,而招致禍患,有些甚至丟失自己的性命。

細思之,這些智慧之學無不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值得發人深省。

感興趣者歡迎關注易科訊留言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