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赤黴病的發病原因,危害及發生規律是怎樣的?

神農35


小麥赤黴病是一種小麥細菌和真菌交叉感染帶來的複雜病害,減產十分嚴重,目前沒有特效農藥。當氣溫低時真菌猛長,當氣溫高時細菌猛長,兩種病原體交替增加就帶來了“小麥赤黴病”現象。只有突破了農藥研製觀念—定靶在一個或者一種病原體傳統方法,發明專利生物製劑生物克菌靈能夠做到同時滅活細菌和真菌類病原體微生物,這是它治療小麥赤黴病的技術關鍵。


生物農業第一人


關於小麥赤黴病,農民一般稱為枯白穗、爛麥頭,是一種典型的真菌性氣候型病害!其發生幾率除了與小麥抽穗揚花期的降雨天數、降雨量和田間溼度有關係外,也會因小麥品種的抗病性、菌源數量多少有很大關係!因而需要因地制宜,對症下藥!

說到小麥赤黴病的危害性:減產是最直接的,一般可以讓小麥減產10%左右,如果流行程度比較嚴重的話,可能減產會在20%~30%左右,因而,其危害程度不亞於春季後期易發生的倒春寒影響!下面簡單聊一下關於小麥赤黴病的誘發條件及防治注意事項,以供參考:



赤黴病誘發因素

關於小麥赤黴病,其實與氣候變化規律有很大關係,根據歷年發生數據,主要是在降水偏多、氣溫回升比較高的季節發生,差不多處於小麥抽穗揚花期間!

例如在小麥抽穗揚花期,如果遇到3天以上連續陰雨天氣,並且降水量比較大,超過12毫米以上時,這是會利於赤黴菌子囊孢子的釋放和侵染,如果再遇到麥田密度比較大,田間鬱閉,空氣溼度超過80%以上時,往往會造成小麥赤黴病大流行!

另外,當小麥抽穗揚花期遇到長時間的結露天氣,或者小麥品種抗性不足時,也可能會發生赤黴病害!因此,我們在防治這類病害時,需要考慮當地發病原因,才能科學合理防治,避免出現減產等農業損失!



小麥赤黴病發生地區

根據往年數據,以及今年相關部門檢測的情況來看,目前可以分為大流行、中度流行等不同級別!而今年的情況為:

大流行區域:南方地區為主,屬於小麥赤黴病常發區域,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江淮、黃淮南部等地區!

中度流行區域:黃淮北部、華北地區為主,受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影響,一般可以列為小麥赤黴病偶發區域,雖然不會每年出現,但預防還是不能放鬆的!

小麥赤黴病防治注意事項

關於這類病害,一般會集中在小麥抽穗揚花期進行防治,但由於小麥抽穗期就長達40天左右,不可能保證如此長時間的藥效!因而不同時間用藥就會存在差異!而根據業內給出的策略,就是“立足預防,適時用藥”!

這時需要及時密切關注當地病菌抗藥性檢測情況,以便合理選擇高效藥劑,可以避免重複防治,提高防控效果!而根據一些農戶多年防治經驗,可以在小麥齊穗至5%揚花期時開始噴藥,效果應該會比較好一些!

另外,也需要注意小麥抽穗期的氣溫高低變化,如果氣溫高時,往往抽穗揚花期會同時進行,這時齊穗噴藥即可!而如果氣溫偏低時,可以在小麥揚花初期噴藥!如果遇到連續陰雨天時,最好是將噴藥時間提前進行,或在雨停時多次噴藥防控!

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對於今年小麥赤黴病情況,大家有沒有更好的看法和防控技巧呢?可以留言互動,一起交流探討!


龍百曉生


小麥赤黴病在苗期至穗期都會發生,而且小麥赤黴病也是小麥病害中最為嚴重的一種,甚至在全國各地都有所發生,如果不及時對小麥進行防治而感染赤黴病,輕則影響小麥產量,嚴重時會使整株枯萎腐爛,那麼小麥赤黴病發病原因、危害及發生規律又是怎麼樣的呢?下面我帶大家一起認識下小麥赤黴病。



小麥赤黴病的發病原因

  1. 氣候:莊稼靠天吃飯一點也不含糊,氣候的好壞也是影響小麥赤黴病發生的原因,正如小麥處於楊花時期,突然出現連續幾天的陰雨天氣,潮溼不透氣的條件也縱然為赤黴病病菌提供了生存場所,所以這個時候也極易造成小麥赤黴病的發生。
  2. 品種:抗病性差的小麥品種也很容易感染上赤黴病,再加上後期種植不科學、田間管理不到位等因素,所以小麥品種抗性的因素也是造成赤黴病的原因之一。

小麥赤黴病的危害

小麥赤黴病雖有些地方稱為麥穗枯,但是我們要知道,小麥從苗期至穗期都會發生赤黴病的危害,其中穗病是最為嚴重,病發初期會出現小的病斑,隨著病情的加重,病斑處會產生粉色黴層,後來直至擴散到穗部,形成枯白穗。一旦感染赤黴病,不僅會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問題,而且感染赤黴病的小麥人畜都不可食用,所以抓住時機防治赤黴病是首選。


小麥赤黴病的發病規律

  1. 小麥齊穗後20天左右極容易發生赤黴病,其中在小麥楊花期最為嚴重。
  2. 小麥楊花灌漿時期,出現連續陰雨天氣或潮溼悶熱天氣,也會加重赤黴病的發生。
  3. 小麥品種抗病性差,田間排水不通暢或潮溼等,發生赤黴病幾率也非常高。
  4. 赤黴病病菌殘體會通過風、雨等傳播途徑進行傳播,隨後在漸漸入侵穗部,經風雨傳播感染上赤黴病。

如何防治小麥赤黴病

  1. 前期我們可以選擇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同時要做好田間管理及排水措施,而且對於病重田塊要進行深耕等,可有效減輕赤黴病的發生。
  2. 可用藥劑30%氟環.多菌靈懸浮劑,使用劑量為60-100ml/畝進行噴施,也可用48%氰烯.戊唑醇懸浮劑進行防治,具體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多次噴施防治。

最後肥仔提醒大家,小麥赤黴病最好是提前預防,在小麥楊花時期為最佳防治時期,發生赤黴病後防治效果就不是太理想。而且在防治赤黴病時,可和防蟲藥劑一起噴施,做到一噴多防,同時也可以加入葉面肥,可加速小麥的恢復程度。朋友們對於小麥赤黴病我們該如何防治,歡迎大家評論補充,說出你們的想法和觀點,與肥仔一起探討。謝謝!!

感謝大家對肥仔的支持,也歡迎大家關注“肥仔農經”,每日分享三農資訊,與你一起探討精彩三農,謝謝大家!!


肥仔農經


小麥赤黴病是小麥生產中的重要病害之一,由真菌引起,主要對麥穗產生危害。由於小麥對赤黴病的抗性水平低,受環境影響比較大,目前生產上推廣的小麥品種都難以抵抗病菌的侵染危害。

下面分別就小麥赤黴病的發病原因、危害和發生規律介紹一下。

(1)小麥赤黴病發病原因:小麥赤黴病是由禾鐮菌屬真菌引起的世界範圍內流行性病害,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以成為我們國家最主要的小麥病害。該病不僅對小麥產量影響很大,對小麥品質也影響很大。得病小麥的赤黴素對人畜都有較大危害。小麥赤黴病是我國南方小麥產區的主要病害,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嚴重時幾乎顆粒無收。嚴重影響著小麥產區農民朋友種麥的收益。

(2)小麥赤黴病的危害:在小麥赤黴病防治上,選用抗病品種是比較有效的方法。目前能用於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抗病的品種較少。麥赤黴病又是一種典型的氣候型病害,小麥抽穗揚花期遇連陰雨最易感病,如遇三 五天以上連陰雨天氣,極易造成小麥赤黴病大流行。一旦此病嚴重流行,不僅造成小麥嚴重減產,而得病小麥不能食用。

(3)小麥赤黴病的發生規律:病菌以菌絲或子囊殼在麥樁、麥杆、玉米穗、甘薯的作物殘體上越冬越夏,春季氣溫適宜時產生囊殼,子囊殼成熟後,不斷向空中釋放子囊孢子,隨風雨傳播到揚花的麥穗上引起發病。








鄉下么妹


答:近幾年我國小麥赤莓病危害十分嚴重,用老百姓的話叫爛麥頭、紅麥頭、麥穗枯的重要病害,發生很普遍。

1:發病原因主要是玉蜀黍赤莓菌,屬子囊菌亞門,子囊殼散生或聚集在病組織或其它基物表面,對寄主造成危害。亦莓病菌的生長髮育需要高溫和高溼的條件。菌絲體發育在22一28攝氏度,溼度在80%一100%。子囊孢子在高溼度無水滴的情況下也可萌發,而分生孢子則必須在有水滴的條件下萌發良好,小麥赤莓病寄主範圍廣,如小麥、大麥、水稻等作物及狗尾巴草等雜草。

2:危害十分嚴重,直接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3:發生規律:種子、土壤、多種作物的根茬和秸稈等都是小麥赤莓病菌的侵染源。通常小麥抽穗揚花前後成熟並放時子襄孢子,借風雨傳播,擴散蔓延,落在小麥花器上腐生後產生分生孢子,並多次侵染小穗,約5一7天造成穗腐併產生大量粉紅色黴層。後期又可產生子襄孢子。


放飛自我252430210


小麥赤黴病發病快由於天氣原因一單發病會造成減產在小麥出全穗時做好一噴3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