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为什么没成为“始皇帝”还被饿死?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首先是赵武灵王为什么没有成为“始皇帝”,其次是他为何落个得饿死的结果?

第一个问题要从国家角度来看待,“胡服骑射”之后赵国迅速崛起,由于赵国特殊的地理条件,在灭亡中山国之后赵国并没有急于加入当时的中原混战,而是向北方扩长,渐渐的赵国势力延伸到了云中,九原一带,这对南方的秦国造成了压力。长平之战后赵国主力40万被秦国歼灭,元气大伤,再也无法与强大的秦国对抗。

第二个问题要从赵武灵王个人来看待。赵武灵王的悲剧结局开始于公元前299年传位于太子和。当时的赵武灵王依然年富力强,在此时匆忙传位自然会引发朝堂争论。更致命的是在公元前301年他竟然想将长子赵章立为代王,把代地从赵国分裂出去成为新的国家。

这个想法显然激起了赵章夺权的野心,他伙同田相国发起政变失败被杀,赵惠文王害怕遭受到父亲的记恨又不想背负弑父的罪名,于是便将沙丘宫围了起来,任何人不准进出,一代英主就这样被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为什么没成为“始皇帝”还被饿死?

一、赵国为何没有一统天下

(一)“胡服骑射”的失败

“胡服骑射”是当时赵国自上而下的一场改革。改革自服饰开始,中原服饰相较于胡人服饰来说过于繁琐不利于行军打仗,改革后赵国军队全部穿上了便于行军打仗的胡服。在战术上,学习胡人骑兵战术的同时融入了中原地区的战车技术,形成了步兵,骑兵,战兵三种兵种密切协作的作战模式,经过改革之后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虽然这场改革大大提高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但依然没有挽救赵国覆灭的结局。这当中有很多原因:

(1)改革缺乏支持

无论何朝何代,在进行变革时,都需要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没有哪场改革是独自一人就完成的,赵武灵王在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初期得到了公子成的支持和帮助,除此之外,朝中大臣对此并不支持。

骑兵部队虽然在与步兵作战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建设骑兵部队所需投资的资本也是极高的,因此,在当时的状况下,赵国想要建立一个强大的骑兵部队就需要将生产与军事结合,把赵国的传统农业型经济转化为农牧混合型经济。

在经济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引进大量的游牧民族,这对于传统的赵国贵族来说是无法容忍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为什么没成为“始皇帝”还被饿死?

(2)缺乏完善的制度

任何改革都需要完善的制度相辅相成,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要经过全方位的思考。但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主要侧重于技术层面,而忽视了制度的密切配合,所以“胡服骑射”改革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由于缺乏制度进行巩固,也就渐渐失去了活力。

(3)赵武灵王的个人原因

赵武灵王在位时期独掌国家大权,包括这次改革他都是独自主导的,因此没有形成完整的改革团队,并且赵武灵王过早退位也导致了改革后期失去了推动力。

(二)秦、赵两国的军事差距

赵武灵王在位时,赵国与秦国之间的战争多数以秦国的胜利而告终。赵武灵王八年,赵国参加了由楚怀王所主导的五国伐秦之战,可惜以失败而告终。

赵武灵王在位时期所取得的最大军事建树就是灭掉了中山国,从当时的局势上来看,中山国并不是一个实力强劲的国家,也没有其他国家的支持。但是,赵武灵王在灭中山国时却历时12年之久,动用的兵力超过了20万人,整个过程十分辛苦。相反秦国在五国联军的两次攻打下都抵抗了过去,在对其他几国发起的战争中,也常常处于优势地位。

由此可见,在赵武灵王即位后的十几年里,赵国实力远远低于秦国,虽然“胡服骑射”后赵国一跃成为了军事强国,但与秦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为什么没成为“始皇帝”还被饿死?

(三)秦、赵两国整体发展差距拉大

赵武灵王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君主,他在位期间赵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相比于秦国来说,这个发展时间过于短暂,加上国内又存在强大的反对力量,赵国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因此相比于秦国来说,赵国的发展水平着实有限。

此时的秦国在几代君王的努力下,国力得到了高水平的发展。从内部来看,秦国建立了法制,设立了军功爵制度,统一了度量衡。这些措施使秦国国内社会安稳、经济繁荣,军事壮大。从外部来看,秦国一直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国土面积不断扩大。

赵武灵王在位时期秦国的君主是秦昭襄王,这一时期,秦国进入了扩张最迅猛的时期,由于秦国的扩张,其他各国的实力都有所下降,秦国的强权地位被确立。在这种状况下,赵国怎能与秦国抗衡呢?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为什么没成为“始皇帝”还被饿死?

二、赵武灵王饿死的原因

公元前295年,战国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在沙丘宫中被活活饿死了,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说,导致他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废长立幼”所导致的公子章和赵慧文王之间的内讧,但其实并没有如此简单。

(一)传位太子何

公元前299年,正值盛年的赵武灵王宣布将王位传与太子何,命肥义为相国辅佐新君惠文王。很多人将他这个决定归结于赵武灵王因为喜爱惠文后所以偏疼小儿子。这个解释虽然不无道理,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怎会拘泥于儿女私情呢?

其实,他在此时传位于太子是为了策划一场大规模的对秦战争。赵国在吞并中山国之后,成为了秦国最大的威胁,他们之间必然要掀起一场战争。早在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就有了这个意识,当时在设立原阳骑邑时,他就对新军统帅说过“今重甲循兵,不可踰险。”可见早在那个时候,他已经有了远征的想法。

传为太子以后,他曾以身犯险乔装打扮进入秦国,考察当地的山川险要。可惜他的一番政治设想因为过早传位还没开始就戛然而止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为什么没成为“始皇帝”还被饿死?

(二)沙丘之乱

赵国发生了“沙丘之乱”,在迎娶惠后之前赵武灵王已经将长子赵章为太子了,惠后专宠之后,他废除了长子的太子名分,改立惠后的儿子赵何为太子,这件事情在长子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在惠后死后,赵武灵王与太子之间的关系也渐渐疏远,反倒对长子心怀愧疚,于是他便想把赵国一分为二,任命赵章为代王。这个想法刺激了赵章夺权的野心,他发动了兵变。

公子成听闻这个消息,赶紧带兵前来,最后赵章被逼到了赵武灵王的沙丘宫,赵章死后大臣们害怕引起赵武灵王的嫉恨,于是便将赵武灵王饿死。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为什么没成为“始皇帝”还被饿死?

总结:

“胡服骑射”对于赵国来说是一次成功的改革,赵国之所以没能一统天下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赵武灵王饿死的原因在于他没能处理好国内权力的分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