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寺的传说


灵感寺的传说


作者/文杰

灵感寺因有唐朝时的“灵感古寺”而得名。我上学的时候,从南留村到长安县五星中学就路经紧邻的灵感寺。

五星中学的前身是灵甫中学,是民国时期,国民党抗日名将张灵甫出资兴办的,张是长安县东大村人,抗日战争时战功赫赫,解放战争中任国军74师师长,后兵败于人民解放军。

我上学的时候,灵感寺是被西安市社会福利院占用,我们这一级就有几个同学家是社会福利院的。前几天,滑社利同学跟我说起了灵感寺,说是灵感寺有故事,一副非常怀旧的心情,勾起了我对灵感寺的回忆。

灵感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时代,周为西明寺,汉为白川寺,到唐朝改为灵感寺。

起名灵感寺的用意为:能与神灵相互感应的地方。 “灵感”原是一个宗教用语,本义为“神的启示” 。

明朝的时候,灵感寺为永兴王府家佛堂。初为西明寺(与唐长安城内有另一个西明寺同名),唐贞观末年改为灵感寺。唐玄奘第三个弟子圆测曾住持其寺。道宣律师曾在寺中创设戒坛,亦曾是其弘法的道场,讲律宗于此,并著戒坛图经一卷,是为当年律宗之中心。

吴承恩的一部《西游记》成就了唐僧,然而现实中的唐僧的确有三个徒弟,大徒弟辩机、二徒弟窥基、三徒弟圆测。师父三藏唐僧,按照籍贯来说是河南人,生于隋朝,死于唐朝。历史学家对其定义为佛教最著名的翻译家,法相唯实宗的开创者。幼时家境不错,可惜父母早亡,没办法出家为僧,因为基础教育好,人很精明又好学上进,因此很快在庙里脱颖而出,20岁就成了高僧,24岁时有了去印度学法取经的愿望,但因初唐时国家一直处在战乱中,出城尚且困难,边关更是不易,每到一个地方必须要换取通关文牒,私人是不许去印度的,多次签证被拒签。29岁那年,偷偷出城,西行到了边关,趁边关士兵防守松懈之际,一个人去西天取经,辗转5万余里,途经56个国家和地区,在印度游历、研究和讲学整整13个年头。增长了见识,学习了佛法,取回了真经,获得了唐太宗认可,成就了辉煌的一生。一路上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三藏的意思是蕴含着经、律、论三藏精通。从印度回来时带着大量的经典回到了大唐,与唐太宗向佛的理念比较默契,唐太宗为其建了大慈恩寺,让其出任经书主翻译官,成为当时最著名的译经师。因为翻译工作量大,需要干活的人多,因此收了三个徒弟帮助其完成译经工作,其中三徒弟就做了灵感寺主持。

大徒弟辩机(619~649),唐代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人。十五岁出家,师从大总持寺著名的学者道岳大师。并驻长安西北的金城坊会昌寺。帮助玄奘翻译经文,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大弟子辩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和尚,《大唐西域记》编纂完成以后快速出名,更因为人帅有才气,被唐太宗十七岁公主高阳公主喜欢上了,而此时高阳公主已与房玄龄的二公子房遗爱成婚,公主不喜欢驸马,这件事被皇帝知道了,辩机被处腰斩。在唐太宗死后,高宗即位,公主发动了政变,永徽四年,高阳公主因为与驸马房遗爱勾结景公主、柴令武等人,意欲推举唐高祖的庶长子荆王李元景登上皇位,事泄后被唐高宗赐死。

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故事曾被搬上银屏,演绎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

二弟子窥基更是特立独行,复姓尉迟,原本将门之后,有佛性有才气,但却不愿意出家,唐僧就找到了皇帝,硬要这个人才,被逼的没办法,半道出家了。二十五岁入寺,五十二岁去世,入寺前玩性不改,经常赶着马车,带着酒肉,一大帮子服务人员,长安城东面西北哪里有好玩的,哪里有好看的,哪里有好吃的就往哪里去,游遍野外郊区,在整个长安已成新闻,这样做的就是为了给唐僧难堪,可是唐僧根本没当回事,你玩你的,人才难得呀,皈依佛门之后,在玄奘之外也是一代宗师。

三弟子圆测,出身正统,家教良好,是新罗国王室成员,老实憨厚,听话爱学习。人称圆测大师。圆测大师曾主持灵感寺,并在这里著书讲经。

圆测名文雅,是玄奘的著名弟子之一。他原是新罗国王孙,三岁出家,唐朝初年来长安,十五岁受学于法常和僧辩,受戒后住长安玄法寺钻研佛法经论及其注疏。在玄奘回长安以前,圆测所学的内容已很丰富,已有盛名,其法学也是自成一体。西元645年唐玄奘回到长安,他又开始师从玄奘受学。显庆三年玄奘徒居新建的西明寺,同时公开选拔名僧五十人同住,圆测也在其中。他在玄奘门下与慈恩寺的窥基并驾齐驱,都是大师级的。

玄奘圆寂以后,圆测大师在西明寺继承玄奘弘传唯识教义(因此,后世唯识著作中称他为“西明”)。他的“解深密经疏”大约就在此时写成。圆测生性喜山好水,长安城南的终南山是其常去游玩的地方,曾住居终南山云际寺,又在离寺三十余里的地方,净修了八年。在地婆诃罗大师来到长安前,他回西明寺讲“成唯识论”。

圆测与薄尘、嘉尚、灵辩等在洛阳大内大遍空寺重译“华严经”,“华严经”尚未译完,圆测便在洛阳佛授记寺去世。后在龙门香山寺北谷荼毗起塔祭奠。他的弟子西明寺主慈善和大荐福寺胜庄等,分了一部分遗骨,葬在终南山丰德寺东岭上他曾经游历过的地方。同州(今大荔县)龙兴寺仁王院广越又从丰德寺分了一部分遗骨,葬在兴教寺玄奘法师塔左侧,与师兄窥基塔相对,贡士宋复为作“塔铭”见宋复“大周西明寺故大德圆测法师舍利塔铭序”(宋复宋徽宗政和中贡士,工于书法)。

圆测大师博采众家,融东西方佛教自成一体,圆测死后,其弟子与窥基的弟子争论了好多年。圆测著述的佛教经书现存的有三种二十年多篇。

历史变迁,江山更替,明朝的时候,灵感寺便成了王侯别院,据清《长安县志•寺观志》记载:“灵感寺本是永兴王府家的佛堂。五代后汉时期叫西明寺,后周时期改名白马寺,唐朝贞观末年改为灵感寺。”唐时,灵感寺门前已是重要集镇。唐末,黄巢起义屯兵东郊洪庆山下,建国“大齐”守长安,唐将王铎率唐兵反扑,屯兵就在灵感寺。

北宋元符三年神向道宣律师在寺中创设灵感戒坛。至此,当时与玄中寺甘露戒坛,与洛阳会善坛合称中土三大戒坛。

日本东大寺的戒坛就是依灵感寺《关中戒坛图经》为模式修建的。时唐玄奘弟子圆测曾在灵感寺任主持。明朝嘉靖年间关中大地震,灵感寺被震毁,明正统二年重新修葺。嘉靖三十四冬月又遭地震毁坏,万历元年再度重修。清朝时期对灵感寺也曾进行重修。

永兴王家居长安城内,算是一方诸侯,但其家族拜佛念经等重大活动却要到灵感寺大张旗鼓的进行。

清光绪年间五楼廒(ao相当于今天的的乡政府)进驻灵感寺办公,民国时期灵感寺内尚有大殿五间,前殿三间带楼,东西两边偏房十四间,东侧大小五院,共计高僧小僧等住房二十九间。抗日战争时期灵感寺曾作为日本战俘营。

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曾于一九三八年南迁至陕西西乡县,一九四三年八月复迁回西安,因校舍被国民党兵站总监及医院占据,曾将学校临时安置在灵感寺,直到一九四五年才迁回原址。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四月,国民政府确定每年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祭黄帝陵。一九三七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各派代表前往黄帝陵共同祭奠,并将形成《恭谒桥陵记》发表在《建国月刊》。桥陵就是黄陵,其中就有一节关于灵感寺的记载:“出南门,由大道南行。南行十五里,越凤栖原。再五里,抵达韦曲。折而西行,入市政会所修筑之土路,路面亦颇平坦,可惜所栽种之树木,则百不存一。过香积寺,过潏河旁之高桥,十点半抵达灵感寺,入寺稍息。这是对灵感寺从西安南门出来路程的描述。

七七事变后,华北等地首先遭受了日军炮火的侵袭,双方死伤惨重,而日军战俘也在这一年转往内地多处。

是年,有十几名日军战俘从前线战场移送到了位于西安城南沣河东岸的灵感寺内,这些战俘多数是参与轰炸南京的日军飞行员。中国军队里懂得日语的工作人员不多,日军俘虏不好管,常常有殴打管理员和食堂工作人员,打群架和吵架的事经常发生。

当时有一个姓汪行营新聘人员,是个东北人,说是东北大学的日语教授。

汪对管理日本人有一套,会日语,好沟通,在处理日本逃兵伊藤正荣的问题上积累了经验,伊藤正荣后来写下了忏悔书。

军事管理加教育管理,把战俘营办成学校,1938年9月,时任上校参议的汪上校担任国民党军政部第一俘虏收容所所长,将收容所取名“大同学园”,实行学校式管理,以“德法世仇,中日殷鉴;以德报怨,化敌为友”为校训。

1939年6月,收容所从西安灵感寺迁至宝鸡县西南山沟里的太寅寺(今高家镇太寅村),继续挂牌“大同学园”。汪上校在寺里营造大同氛围,给每一个院落分别命名“日新门”、“三省门”、“进步门”……组织学员们在院子里修建篮球场,每天傍晚和学员(日俘)们一起打篮球;在庙门外的河边,修建游泳池,经常组织日俘游泳;带领学员们自力更生,沿着渭河修建了从太寅寺到宝鸡县城的简易公路,被命名为“大同路”。

灵感寺西邻沣河,东挨滈河金沙河潏河,西邻太平河高冠河祥峪河,行政上随五星乡划归沣峪区,灵感古寺面南秦岭,坐北长安户县交汇处十几个峪口在秦镇南形成的四水归一,秦岭北坡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沣河两岸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从秦朝年间便已成为关中重要集镇,商贾云集,灵感寺内学法译经南北僧众甚多。

三十年代,五楼厫成为关中地区最早的红色传播地之一。李艮在1926年春,便在五楼一带开展农民武装运动。李艮在西安省立第三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长安县五楼区委书记,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建立农民武装。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长安县委组织部部长,领导了三桥农民暴动。1928年10月被捕入狱,1930年冬越狱,兼任过渭南县委书记、西安市委书记。1933年初被派到陕南巡视工作,参与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29军,任政治委员。1933年4月1日因叛徒出卖,红29军军部在马儿岩遭敌军包围,李艮、陈浅伦指挥大家奋勇突围,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捕。6日,李艮在磨子坪英勇就义,年仅25岁。

李艮就是陈忠实《白鹿原》鹿兆鹏的原型。而灵感寺(五楼厫)就是当时李艮活动的主要地方之一。

我年前回了趟老家,因事与同学刘军合在灵感寺见了一面。以前去灵感寺,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次回去好好看了一下,灵感寺也是随着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地域面积扩大了,五星中学也在好多年前把大门开到了南面,灵感寺也由多年前的一条街道扩展为两条街道,区域面积也几乎连到了新灵路口,街道两旁的商品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灵感寺从历史的尘烟中,经受岁月沧桑,一路走来,笔者相信随着西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灵感古寺将会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世人的……(农历2月24日于古城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