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法棍 Baguette才是法國人不能離棄的“愛人”


美食文化 |原來,法棍 Baguette才是法國人不能離棄的“愛人”

法棍(Baguette)之於法國人,就如中國人之於米飯,一天三餐不可少。每個法國人一天能吃下1.5KG的法棍,可見法國人對它的“寵愛”有多深!那這個寵兒到底有著怎麼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帶你一起了解它法棍的來歷。


法棍的各種傳說

關於法棍的是怎麼被髮明出來的,暫時還沒有官方文件可以證明,但是有很多學者通過一些數據給出了不同版本的推測。

第一個推測便是與法國的崇尚的口號相關:自由、平等、博愛。

早在法國大革命以前,法國的麵包就多種多樣,甚至還共分富人與窮人吃的麵包;一直到法國大革命以後,1793年,出臺了一條公約:平等制度中不分富貴與貧窮,富人與窮人不應該區別對待,應該吃同一種麵包:平等的麵包。

« La richesse et la pauvreté devant également disparaître du régime de l’égalité, il ne sera plus composé un pain de fleur de farine pour le riche et un pain de son pour le pauvre. Tous les boulangers seront tenus, sous peine d’incarcération, de faire une seule sorte de pain : Le Pain Égalité ».

這個推測顯然並不太能站得住腳,因為很多數據表明法棍普遍出現在1830-1900期間,於是把目光投到了我們之前的提到的巴黎首家奧地利人開的麵包店《August Zang》,麵包師從維也納引進了一種蒸汽烤爐,在老家出產的橢圓面包基礎上發明了長條麵包,也就是現在的法棍。據說麵包師發明這種麵包是用來避稅。


美食文化 |原來,法棍 Baguette才是法國人不能離棄的“愛人”

(Viennoise)


也有一種聲音指向拿破崙(Napoléon III),聲稱把麵包做成長條狀的法棍是他的點子。點子旨在讓士兵們能更方便地攜帶食物,拿破崙想設計一種麵包能放進士兵褲子裡,所以法棍就誕生了。有數據顯示,在1856年,他還專門為這種麵包規定了重量和長度:300g和40cm. 來看一組那個時候的士兵服~~

美食文化 |原來,法棍 Baguette才是法國人不能離棄的“愛人”

(Où mettre la baguette?)

你能想到法棍還能與巴黎地鐵搭上邊嗎?在1900年左右,巴黎開始地鐵修建的項目,聚集了全國各地的工人。顯然不同地方的工作相處得不融洽,經常有暴力事件發生。那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有一把刀,本來是用來切面包的,反倒成了武器;項目監督人想制止這一現象的發生,與巴黎的麵包店商討做出一種不用刀切的麵包,麵包師們就此發明出了長長的法棍,它比圓麵包要薄,用手就能撕開。法棍也就這樣誕生了。

法棍真正盛行起來的時候是在1920年左右,這一年,法國頒佈了一項針對廚師工作時長的法令,法令規定廚師早上工作時間不得早於凌晨4點鐘,這樣就導致圓形的麵包無法在早餐時間供應,而法棍則可以,所以麵包師們開始逐漸從圓麵包轉成法棍。

美食文化 |原來,法棍 Baguette才是法國人不能離棄的“愛人”

法棍能有多長?

到這裡我們就對法棍的來歷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那法棍標準是多長多重呢?這個視頻能告訴你答案~~(考驗你聽力的時候到了)



順便告訴你,世界上最長的法棍有132米多~~


美食文化 |原來,法棍 Baguette才是法國人不能離棄的“愛人”

(吉尼斯紀錄上最長的法棍:132.62米 2019年)


如果你還有聽到法棍的更多故事,歡迎你在留言區分享,同時也期待你看完視頻後的回答~~~


美食文化 |原來,法棍 Baguette才是法國人不能離棄的“愛人”


M 法語俱樂部

語言學習 | 美食文化 | 旅行資訊 | 社交活動

Language | Food | Travel | Socia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