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来告诉你,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有多可怕!

截至2020年3月30日24时,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为1541例,其中境外输入205例。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长常继乐表示:从4月1日起,将在每日疫情通报中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转归和管理情况,下一步,将突出做好无症状感染者的监测、追踪、隔离和治疗等工作。

为什么开始披露无症状感染者的信息?

无症状感染患者,是指无发烧、咳嗽、咽痛等自我感知的临床症状,也没有可识别症状,但是病原学监测却是阳性的患者。综合目前的监测和研究,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传染性。

无症状感染者主要发现来源有四个,基本是通过主动监测发现的,主要有四个途径:

一是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二是聚集性疫情的调查;

三是传染源的追踪;

四是部分有境内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游史或者居住史人员进行检测。

钟南山:特别关注确诊患者的无症状密接者

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来告诉你,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有多可怕!

3月27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如何控制疫情,不要只重视有症状的人,还要特别关注确诊患者的无症状密切接触者,这一点中国非常重视。

钟南山表示,关于中国国内“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目前了解的很有限,既没有具体数字,也未有详尽研究。但是根据已知的事实,也可以做出一些推断。

比如,一般来说,无症状感染者对与其密切接触的人的传染率很高,但是中国近期新冠肺炎新确诊病例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在不断下降。这可以说明,中国还没有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

张文宏: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的可能性

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来告诉你,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有多可怕!

27日下午,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研讨会上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是我国进入疫情防控“下半场”的一类重要监测目标。

张文宏介绍,无症状感染者有较强的免疫能力,可以在感染病毒后14天内不发病,病毒在其体内存在时间超过三周,具有传染的可能性。他们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和隔离,就存在社区传播的隐患。

张文宏指出,这正是新冠病毒的狡猾之处,“存在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他们没有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测却呈阳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挑战。”

李兰娟:重视无症状感染者

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来告诉你,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有多可怕!

30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是一个我们要非常重视的问题,因为无症状感染者本身有传染性,一定要发现他。

李兰娟称,应在接触排查中加强无症状感染者检测,尤其是有疫区与病人接触史的,一定要让他们主动报告并做好检测,发现后及时隔离和治疗,不至于再造成其他人的传播。

此外,李兰娟表示,在相关的密切接触者当中,要抱有观察无症状感染者的意识。如果有接触史的人,还是要观察14天,做病原学检测,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接触史,可以用大数据的手段来发现哪些人有疫区接触史。


我国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控要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1月28日发布《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中就将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纳入防控管理,在其后的修订过程中均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管理等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县(区)级疾控机构接到无症状感染者报告后,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并及时进行密切接触者登记,将个案调查表或调查报告及时通过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上报。

无症状感染者应集中隔离14天,原则上集中隔离满14天且两次连续标本核酸检测阴性者(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解除隔离;

  • 如果核酸检测仍为阳性者,则继续隔离医学观察。
  • 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如出现临床表现,应及时转归为确诊病例,进行规范治疗。
  • 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不过,专家组们也呼吁,当下应当重视无症状感染者,但也不必恐慌

湖北省防疫专家组成员之一、华科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宋建新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也表示,无症状感染者会引起第二波传染高峰的几率很小,公众不需要恐慌。宋建新认为,从传染病范畴中,无症状感染者人群比例很小,且这类患者本身免疫力强,携带病毒时间不会太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