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這個國家的前身是南斯拉夫,和中國的種種故事網絡上已經有很多人說過了,尤其是此次疫情,讓更多人認識到這個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小國,也有很多人將其列入了未來的旅行清單當中。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卡萊梅格丹城堡俯瞰貝爾格萊德


我也收到一些人的私信,讓我有時間講講這個國家,從旅行的角度來說,它有什麼迷人的地方?有什麼值得去的原因。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貝爾格萊德


導 語


為什麼值得去?


這裡是最熱情的歐洲國家之一,這裡有世界上五大音樂節之一的EXIT搖滾音樂節;


這裡是文化熔爐之地,你能在這裡找到匈牙利、波西米亞甚至羅馬的影子;


這裡的山區風光令人應接不暇,木頭城和遺世獨立的小屋讓你誤以為自己置身烏托邦。


下面,就讓我們走進塞爾維亞。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貝爾格萊德掠影

< 貝爾格萊德 >


標籤:多瑙河和薩瓦河、卡萊梅格丹城堡、軍事博物館、聖薩瓦大教堂、聖馬可教堂、國會大廈、貝格爾萊德紅星


這個城市的名字無論在歐洲何處都是避不開的,無論是政治影響,還是地理因素,又或是體育影響力,在整個歐洲都是舉足輕重的。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貝爾格萊德掠影

雖然不像布達佩斯或者是維也納一樣具有典型的東歐式浪漫的氣質,貝爾格萊德卻以特有的熱情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前赴後繼。


這裡擁有歐洲最繁忙之一的夜晚,當夜幕降臨時,這座城市的才真正的脈動起來。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貝爾格萊德掠影

這裡處於多瑙河和薩瓦河的交匯之處。這裡見證了日升日落,也見證了城市從繁忙到狂歡。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貝爾格萊德日落


貝爾格萊德最著名的景點卡萊梅格丹城堡就坐落在河畔。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卡萊梅格丹城堡

這座城堡見證了歷史上115次戰爭,從建造至今的幾百年間經歷了40多次的破壞。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卡萊梅格丹城堡

這座要塞始建於凱爾特時代,之後羅馬人定居Singidunum後將要塞擴建,之後Singidunum一詞在羅馬語中邊作了貝爾爾格萊德的名字。


畢竟,巴爾幹半島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火從未在這片土地上停歇。如果你對戰爭史感興趣,一定要去一趟隱藏在卡萊梅格丹城堡之中的軍事博物館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卡軍事博物館內


軍事博物館內,呈現了完整的南斯拉夫軍事史。其中有大量戰爭遺留下來的武器裝備,甚至包含1999年被擊落的美軍隱形戰鬥機的碎片。


說到東正教教堂,大家第一反應都會是莫斯科的聖瓦西里大教堂,實際上全世界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便是坐落在貝爾格萊德的聖薩瓦大教堂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聖薩瓦大教堂

無論在哪個位置眺望貝爾格萊德的天際線,聖薩瓦大教堂都是這座城市最為突出的建築。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紅星隊主場眺望聖薩瓦大教堂

聖薩瓦教堂始建於1935年,由於戰爭和動盪建築主體修建數次被迫中斷,直到2004年教堂的主體才完工,內部的裝修至今仍在進行。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聖薩瓦大教堂內部

另一座較為小眾的教堂則是聖馬可教堂。該教堂外牆紅磚的設計屬於拜占庭風格,並非典型的東正教教堂設計。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聖馬可教堂

在聖馬可教堂的附近是貝爾格萊德最著名的建築——國會大廈。大門前的黑馬雕塑出自塞爾維亞著名雕刻家托馬·羅薩迪奇。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國會大廈

如果你是足球的狂熱粉絲,你應該聽說過貝爾格萊德紅星這隻歐戰的常客球隊,這是塞爾維亞甚至是南斯拉夫歷史上聲名最為顯赫的球隊。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貝爾格萊德紅星隊主場

90/91賽季,他們獲得了歐冠冠軍及當年的世俱杯冠軍。雖然近年在歐戰戰績不佳,但是在國內依然是霸主的存在。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貝爾格萊德紅星隊主場

如果有機會,可以到訪一下貝爾格萊德紅星隊的主場,展覽館內,還陳列著隊史上唯一獲得的一座大耳朵杯。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貝爾格萊德紅星隊主場展覽館

當然,貝爾格萊德還有一支強隊遊擊者隊。此外,貝爾格萊德紅星隊的籃球絕對是歐洲的梟雄。


< 諾維薩德 >

標籤:自由廣場、瑪麗大教堂、澤麥·約維努大街、東正教主教堂、EXIT音樂節


諾維薩德因為夏天的一場盛宴而聞名全歐洲,那邊是EXIT音樂節。如果說貝爾格萊德包含歷史的沉重,那麼諾維薩德就是承載著新生的年輕血脈的城市。


諾維薩德的遊覽當從老城的中心——自由廣場開始。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自由廣場

這座新哥特式的教堂——瑪麗大教堂是一座天主教教堂高73米,是老城區最高的建築。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瑪麗大教堂

瑪麗大教堂的東側是著名的澤麥·約維努大街,這條街也諾維薩德是遊客最多的步行街,街道兩側有很多小巷,各種小商店、紀念品店藏身於巷子之中。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澤麥·約維努大街

澤麥·約維努大街的盡頭便是另一座教堂,只不過這座是東正教堂——東正教主教堂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東正教主教堂

這座教堂也經歷過1849年匈牙利人的轟炸和重建,最初的樣貌已不得而知,現在的教堂是1902年建造,布達佩斯的建築師Mihail Harminc設計建造,不過塔頂上鎏的金字是“1903”。


從2001年起,EXIT音樂節的主辦地點固定在諾維薩徳的地標——彼徳羅瓦拉丁堡壘。這座擁有幾百年歷史的要塞彷彿是為音樂節定製一般,在古舊的鵝卵石路與磚牆之間矗立的便是音樂節的舞臺。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街頭演奏的年輕人

每年夏天,約20萬音樂發燒友從全世界齊聚諾維薩徳,共赴一場為期4天的音樂狂歡。


< 烏日策 >


為了入境波黑,烏日策是必須停留的城市。只不過原本沒有任何期待的城市,卻給了我不一樣的驚喜。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烏日策城區

烏日策是一座典型的東歐小城,成群的紅色瓦頂在群山之間格外顯眼。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烏日策城區


城市本來並沒有什麼景點,但是走在城中,城市的建築層次分明,走到哪都是視覺盛宴。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烏日策城區

如果你攜帶了無人機前往這座城市,找到一個山頭,起飛隨意拍幾下都能得到絕佳的景色。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烏日策城區


如果說這個城市有什麼景點的話,在市郊有一座廢棄的城堡,建築的具體年不詳,房東告訴我城堡大約建於12-13世紀的尼曼雅王朝。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烏日策城堡

城堡目前破敗不堪,倒是有年輕人在城堡頂上放著音樂野餐,現在看來倒是成了愛冒險的年輕人放鬆的好去處。


< 茲拉蒂博爾 >


標籤:木頭城、薩爾幹8號鐵路、德里納河的木屋


離烏日策不遠便是著名的茲拉蒂博爾山區,山區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茲拉蒂博爾”在塞爾維亞語中指的是“金色的松樹。”


茲拉蒂博爾山區遍佈松樹,每當日出或日落時,金色的陽光餘暉照在松樹上,便有了這個名稱。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茲拉蒂博爾山區

茲拉蒂博爾最為出名的景點為木頭城。莫克拉山是茲拉蒂博爾山脈的一部分,因為這裡海拔較高且捌林密佈,空氣潮溼,在秋冬季節經常雲霧繚繞。


木頭城就藏在這片雲霧之中,這座小村莊由塞爾維亞的天才導演埃米爾•庫斯圖裡卡一手打造,他稱這裡為自己的“烏托邦二寓崽遠離城市、喧囂和戰亂。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木頭城中心教堂

這裡所有的這一切,甚至包括街道,都是用木頭建造的,也因此得名為木頭城,不過據說這正是19世紀塞爾維亞的傳統山村的模樣。


離開木頭城,便是塞爾維亞最出名的鐵路觀光路線——薩爾幹8號鐵路。這條線路是曾經貝爾格萊德至薩拉熱窩線路的一段,因為位於山區,地形險峻,線路蜿蜒曲折。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薩爾幹8號鐵路


如今觀光列車採用老式蒸汽列車,遊客可以乘坐列車慢悠悠的行駛在群山之間,觀看這秀美的茲拉蒂博爾的山區風景。


如果你想了解塞爾維亞的歷史,現代作家伊沃·安德里奇創作的長篇小說《德里納河上的橋》是一部不錯的作品。而德里納河近年更為出名的是三個少年徒手創造的一座房子。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德里納河的小木屋

1968年,三個少年突發奇想,想建立自己的“根據地”,用來日常休息聚會之用,於是便著手搭建。沒想到幾十年過去了,房子依然屹立不倒。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小木屋剛建成的照片


2012年8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曾經刊出過,英國《每日郵報》也刊登過,小屋因此名聲大噪,前來尋訪的遊客絡繹不絕。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曾經的少年,米盧的外甥

木屋還是曾經的木屋,只不過曾經那個少年如今也成為了大叔。



如何到達:中國前往塞爾維亞基本都要中轉,一般會在俄羅斯或者阿拉木圖中轉,轉機時請考慮航班是否聯程,是否需要過境籤。


入境:白本護照可以直接入境,無任何問題。出境時可能會被要返程機票。


消費水平:消費水平基本上是介於國內一二線之間,青旅價格在60元左右,快捷酒店在200元左右。吃飯人均消費30元即可吃飽。


貨幣:塞爾維亞非歐元區,使用本地貨幣第納爾,前往建議先行兌換歐元,塞爾維亞隨處可見貨幣兌換,都接受歐元兌換。考慮到其他國家的聯程,歐元更為方便。美金匯率不划算。


語言:官方用語是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屬於斯拉夫語系,因此部分國家語言部分詞彙互通。


特色美食:Rakija(水果特製白蘭地!塞爾維亞必體驗!)、Kajmak甜點(奶油奶酪的混合物)、Ajvar(考過的彩椒製作的醬料)、Proja(玉米麵烤制的小麵包)、Sarma(類似春捲的料理)


# 最後祝大家旅行愉快咯 #


與中國相愛甚歡的歐洲小國丨塞爾維亞漫記

PIC@貝爾格萊德的深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