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我國領土要是一塊都沒有丟失,那麼如今面積有多大?

據世界統計最新的各國國土面積排行榜,目前我國的國土面積在全球排第三,除了俄羅斯和加拿大外,我國的領土面積是最大的,足有960萬平方公里。但其實在古代許多帝國的面積都超過了現如今我國的領土面積,因為我國曆史悠久,朝代更換也比較頻繁,那麼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從秦朝開始,我們不丟失一片土地,直到今天,我們的國土會有多大的?知道真相的小編,不敢想象哈哈!


為什麼我們要從秦朝說起呢?

六國沒有被統一前,個個國家都有著一個屬於自己的疆域。但從秦朝統一六國後,秦朝成了當時最強的存在。那麼秦朝的面積有多大呢?他率先實行了統一,但當時的面積不足今天的一半,大概有三百五十萬平方公里。

古代,我國領土要是一塊都沒有丟失,那麼如今面積有多大?

秦朝的疆域

根據上面的地圖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雖然秦始皇統一了六國,面積是不夠今天的一半。但是,是我國領土面積的一個雛形。

秦朝國土面積是我國雛形

為什麼我們要從秦朝說起呢?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建立秦朝統一六國的時候,也就說這個時候是我國的國土面積的第一次為雛形的擴張。由於朝代不停地更換滅亡循環,到了唐朝唐高宗時期,我國的領土面積大概有一千兩百五十一萬平方公里,唐朝時期是我國古代最繁榮昌盛的時期,那個時候唐朝本身就是一個令人非常相望的時候,一是、我國經常和外國使節、國家進行交往,二、國內經常有外國人前來工作、學習和技術等等。

包括現在也經常有人會想往那個時代,羨慕繁華、希望去唐朝體驗娛樂一番。可以說唐朝時漢人統治時期國土面積最大的一次了。 但令小編後悔的是後來的唐朝時期領土割讓了一部分給吐蕃。之後領土面積約為八百八十九萬平方公里。那麼有人說了,唐朝不是我國古代面積最大的一個朝代,是元朝、那麼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看!

古代,我國領土要是一塊都沒有丟失,那麼如今面積有多大?

唐朝領土面積,下面的是含割讓地圖


元朝國土面積到底有多大呢?

元朝是蒙古帝國統一的時期。那個時候成吉思汗四處征戰最穩定是時候版圖面積是超過了3500萬平方公里,最大面積的時候超過4500萬平方公里。是現在我國的4.6倍。而當前亞洲所有的陸地面積加上島嶼才不過4400萬平方公里。可想而知元朝成吉思汗時期面積之大。如果從那個時刻開始沒有丟失一塊土地,那麼現在中國無疑是世界第一大國。也會有著國內度蜜月之說了

古代,我國領土要是一塊都沒有丟失,那麼如今面積有多大?

世界之最,成吉思汗時期疆域最大的時候

全盛時期的蒙古帝國東至朝鮮半島,南至南沙大越今越南北部,西至奧地利維也納附近,西南至敘利亞大馬士革,北至俄羅斯北部,面積逾3500萬平方公里,是橫貫歐亞、冠絕歷史的大帝國 ,佔當時整個人類世界的五分之四還多。

到了清朝康熙的時候,又打下來了,最後達到了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乾隆時期到了一千三百八十萬平方公里,不過到了嘉慶只剩下了一千二一十六萬平方公里,也是從這裡開始慢慢的走向了下坡路,而從清朝開始最終確定了中國的版圖,完成了中國疆域 奠定的使命。統一了多民族、國家得到了鞏固。

那麼清朝時期疆域有多大呢?

清朝期間、清朝統治者統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但是之後由於清朝統治者緊固了人們的思維,不讓農民有可以讓朝代繼續前進的思想,這裡可以比喻當時統治者是把人們當做了寵物——小貓或小狗。禁錮思想盡可能的把權,握在自己的手裡,讓人民服務於我。而其他國家都在前進的道路上時,只有清朝還維持在朝代。落後就要捱打。當時地圖疆域如下,領土面積約為一千兩百八十五萬平方公里。(解釋和說明,不當之處望各位頭友批評)

古代,我國領土要是一塊都沒有丟失,那麼如今面積有多大?

解釋和說明,不當之處望各位頭友批評

我們不往大了說,不談元朝時期! 如果從清朝算起,中國能一直保持下去,不丟一片土地,真的是大到不敢想象,至少如今也是1500萬平方公里的疆域了。那麼最後小編就插個成吉思汗的圖片紀念一下。歡迎你們談論自己的看法!!!!

古代,我國領土要是一塊都沒有丟失,那麼如今面積有多大?

祭奠成吉思汗

一個插曲,成吉思汗故事匯

個人是比較喜歡成吉思汗的,雖然他不是漢人,我談論了他,可能一些人會說“當時成吉思汗統一,我們成了殖民者” 這是一個恥辱。這裡作者表明純屬個人喜歡。僅代表個人的想法。

相傳,成吉思汗第一次出征金國,攻打阿勒壇汗時,他獨自一人照著自己的習慣,登上山頂,解下帶子掛在頸上,並解開長袍的扣子,跪著說道:“永恆的主啊!你知道和看到,阿勒壇汗是他颳起戰亂的風,他挑起了戰亂。他無辜地殺死了被塔塔兒部抓住送到他那裡去的我的父親祖輩的年長的族人斡勤—巴兒合黑和俺巴孩—合罕,我要取他的血,為他們報仇。如果你認為我的想法是正確的,請從天上佑助我,命令天使,眾人,善惡仙魔從天上佑助我!”他極其恭順地作了這次祈禱,接著率領大軍南下。

作為大軍統帥的成吉思汗,帶幾十個隨從首先要去打前瞻,觀測地形查看敵情。一路上時而卷旗息鼓,時而擊鞭捶鐙,穿過湍急的河流,越過了險峻高山,日夜兼程,奔向金朝。有一天,成吉思汗為首的前哨行至一片草地,沿著小徑,繼續前行時,成吉思汗與馬鞍突然一同從馬背上滾落栽倒,戰馬躲到小徑右邊,後退兩步,吼著鼻孔,雙眼凝視主人。馬鞍滾落到小徑中央,在馬鞍左側成吉思汗趴在地面,右手緊握著韁繩,支起左手,準備起身。緊隨其後的隨從們,眼看驚險一幕,紛紛下馬,扶起大汗,詢問其傷勢。

古代,我國領土要是一塊都沒有丟失,那麼如今面積有多大?


此時,聖祖成吉思汗面帶笑容,拍拍衣袖說:“我身體硬朗的很,安然無恙,毫髮無損,不過讓我奇怪的是,我的戰馬也未受任何驚嚇,我為何突然連帶馬鞍一起滾落栽倒呢?’。於是命令隨從去查原因,隨從們翻開馬鞍開始檢查馬具是否已損壞。仔細查看後才發現,左右兩個肚帶不見了,這回才恍然大悟,原來聖祖成吉思汗滾落栽倒原因在於肚帶斷掉而造成的。成吉思汗接過馬鞍,手摸著肚帶接頭說“趕緊原路返回,找來已掉落的肚帶吧,

否則無法前行”接到聖旨的兩名隨從驅使快馬原路尋找。終於在兩座不同的大山腳下找到了兩條肚帶並帶回來,安裝馬鞍,繼續向南奔馳。後來當地牧民為了紀念聖祖成吉思汗,在左邊肚帶掉落之處稱哲棍哲里木(即東哲里木),右邊肚帶掉落之地叫“巴潤哲里木(即西哲里木)”。今興安盟科右中旗境內東哲里木和西哲里木兩座大山故此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