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藏在太行山東麓的“拐彎抹角”村,幾百年間從未被洗劫過

從大學時代起,就喜歡人在旅途的感覺,關注:晴空月明,為您分享旅途故事。

這個藏在太行山東麓的“拐彎抹角”村,幾百年間從未被洗劫過

拐彎抹角的意思,一是沿著彎彎曲曲的路走,二是比喻說話、寫文章不直截了當。我今天說的是一種建築風格,在河北省邢臺沙河市柴關鄉的王硇(nao)村,村中有很多古石樓建築群,村莊像個迷宮,村中的小路彎彎曲曲,兩邊紅色丹霞岩石的院牆,在牆角拐彎處,被打磨光滑,就是被抹平,易於人們出行與裝著莊稼的驢車通行。

這個藏在太行山東麓的“拐彎抹角”村,幾百年間從未被洗劫過

村中拐彎抹角的小巷

早就聽聞王硇村的紅葉很有名,於是週六從石家莊驅車兩個小時來到這個四面環山,地形隱蔽,2019年被評為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的鄉村。

車停在村外的停車場,乘小電瓶車來到了村莊裡。那隨坡就勢的層層梯田,色彩斑斕。

這個藏在太行山東麓的“拐彎抹角”村,幾百年間從未被洗劫過

隨坡就勢層層疊疊的梯田

雖是週末,但農家院並不難找,價格也不高,標間100元一間,入住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出門啦。王硇村,以古石樓建築聞名的原因,是其建築風格南北融合,既有北方建築的雄渾,又有南方建築的秀麗。

這個藏在太行山東麓的“拐彎抹角”村,幾百年間從未被洗劫過

院院有樓,房房有耳,用來監視村莊外的動靜,一旦有敵來襲,村民可依隱藏的地窖、密道迅速轉移,所以幾百年來從未被洗劫過。

這個藏在太行山東麓的“拐彎抹角”村,幾百年間從未被洗劫過

村中的小巷有整排斜錯而建,統一留出的東南缺角,這就是被村民稱為的“有錢難買的東南缺”。

這個藏在太行山東麓的“拐彎抹角”村,幾百年間從未被洗劫過

東南缺

據說之所以這樣建,原因有三:一是風水講究,院內方正,院外東南缺。二是祈求平安。三是無論何事都不能太圓滿,寓意後代需繼續努力。我個人傾向於第三個原因,但無論什麼原因,這種建築風格起到了防禦的作用,東南缺可以用來藏身,抵禦外敵入侵。

這個藏在太行山東麓的“拐彎抹角”村,幾百年間從未被洗劫過

王硇石樓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村中碑文記載: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由四川省成都府西崗村遷入,600多年前,鎮京總兵王德才避難隱匿於此,在太行山上開山鑿石建造而成。至今古風猶存,現存130多座古院落,座座石樓,依山就勢而成。

這個藏在太行山東麓的“拐彎抹角”村,幾百年間從未被洗劫過

在這裡,我不僅欣賞了它的建築風格,也理解了建築背後的生活哲理與勞動智慧。

這個藏在太行山東麓的“拐彎抹角”村,幾百年間從未被洗劫過

來王硇村最好的季節是秋季,漫山遍野的楓葉燦若雲霞,神秘的太行川寨王硇村邊的紅楓山,如同披上了紅斗篷,如夢似幻。我是10月27日來到的,可惜晚了一週,沒有見到楓葉盛紅時。

這個藏在太行山東麓的“拐彎抹角”村,幾百年間從未被洗劫過


這個藏在太行山東麓的“拐彎抹角”村,幾百年間從未被洗劫過

村外的那一片田園風光,猶如一幅世外桃源風情畫。

這個藏在太行山東麓的“拐彎抹角”村,幾百年間從未被洗劫過


這個藏在太行山東麓的“拐彎抹角”村,幾百年間從未被洗劫過

來王硇村,可品嚐地道的農家飯:紅薯面窩頭、小米南瓜粥、野菜包子、玉米餅子……

這個藏在太行山東麓的“拐彎抹角”村,幾百年間從未被洗劫過

來王硇村,最好住上一晚,在萬籟俱寂的夜晚,我登上了房頂,仰望天空,見到了久違的滿天繁星……

古樸的村莊,靜謐的夜晚,一夜好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