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林女兒 林格倫

節選自瑞典童話女王林格倫的作品《綠林女兒》。目前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的九本林格倫的“美繪版”,都是著名的瑞典文學研究專家李之義先生翻譯的。

……時間一天天過去,春去夏來,天氣越來越暖。雨季也到了。雨水日夜不停地衝洗著森林,喝飽雨水的樹木顯得格外青翠。雨過天晴,森林裡暖洋洋的,羅妮婭不禁問畢爾克,地球上其他的森林是不是也像這裡一樣芳香。他說肯定不是。

莉婭的傷早已痊癒,他們把它放回森林。這時候它又和其他的野馬生活在一起了。不過羅妮婭和畢爾克每天還是喝它的奶。晚上它和其他的野馬經常站在山洞附近,黃昏時羅妮婭和畢爾克到森林裡去喊它。它長嘶一聲作為回答,羅妮婭和畢爾克聽到叫聲也就知道它在什麼地方了,它很願意有人給它擠奶。

其他的野馬很快也不怕這兩個孩子了。有時候它們好奇地走過來看他們給莉婭擠奶,它們大概從來沒有看見過這宗奇怪的事情。“惡棍”和“野蠻”也經常來,它們走到離莉婭很近的地方,莉婭生氣了,它把耳朵貼到後邊,張嘴要咬它們。可是它們毫不在意,繼續頑皮地推來推去,使勁地蹦呀跳呀,它們是小馬駒,喜歡玩耍。最後它們長嘶一聲,跑到森林裡去了。

可是第二天晚上它們又來了。它們漸漸不怕人了,也能聽懂人的話,還讓人撫摸了。羅妮婭和畢爾克經常撫摸它們,它們好像也很喜歡讓人撫摸。不過在它們眼裡這是一種騙人的鬼把戲,它們好像在想:你們騙不了我們!

有一天晚上羅妮婭說:

“我說要騎馬,就非騎不可!”

這一天輪到畢爾克擠馬奶,“惡棍”和“野蠻”站在附近看著。

“我說的話你聽見了嗎?”

她是在問“惡棍”。她突然抓住“惡棍”的鬃毛,飛身騎到它的背上。它想把她摔下來,但是不像上次那麼容易了。這次她有了思想準備,知道應該抓住什麼地方。“惡棍”又蹦又跳,想把她摔下來,最後成功了。羅妮婭尖叫一聲,從馬屁股後邊摔下來。她從地上爬起來,沒受什麼重傷,她用手揉著發痛的胳膊肘。

“你仍是一個地道的‘惡棍’,”她說,“不過我還是要騎你!”

她真的這樣做了。每天晚上擠完馬奶以後,她和畢爾克都試圖馴化“惡棍”和“野蠻”。但是這兩個壞蛋連半句話也聽不進去,當羅妮婭摔過多次以後,她說:

“我身上沒有一塊地方不是又酸又痛。”

她推了“惡棍”一下。

“都是你這個壞蛋乾的好事!”

但是“惡棍”心安理得地站在那裡。

她看見畢爾克還在和“野蠻”較量。“野蠻”和“惡棍”一樣難以駕馭。但是畢爾克很有力氣,他緊緊地用兩腿夾住馬肚。啊,真行啊,他沒有摔下來,最後“野蠻”累得屈服了。

“羅妮婭你看,”畢爾克喊著,“它馴服了!”

“野蠻”不安地嘶叫著,不過它累得再也動不了。畢爾克一邊撫摸著它,一邊誇獎它,最後羅妮婭開口了:

“實際上它也是一個壞蛋,你會知道的。”

畢爾剋制服了“野蠻”,而她卻不能使“惡棍”聽話,她生氣了。特別是以後的幾個晚上羅妮婭就更生氣了,畢爾克讓她一個人跪在地上擠馬奶,而他卻神氣十足地騎在“野蠻”的背上圍著她轉來轉去,不就是為了顯示他是個好騎手嗎?

“不管摔傷不摔傷,”羅妮婭最後說,“我擠完奶就去騎馬!”

她真的這樣做了。“惡棍”走過來,一點兒也沒察覺,羅妮婭突然躍到它的背上。它當然不願意,拼命地蹦跳,想把她摔下來,當它發現不能得逞的時候,就又氣又惱。啊,這次可摔不下來了,羅妮婭佔了主動。她用手抓住馬鬃,兩腿緊緊夾住馬肚子,穩穩地騎在馬背上。這時它徑直朝森林跑去,杉樹枝、松樹杈從她眼前嗖嗖地飛過去。馬驚了,羅妮婭驚慌地呼喊:

“救命啊!我要被摔死了,救命啊!”

但是“惡棍”已經失去理智。它拼命地跑著,羅妮婭時刻都可能從馬背上掉下來,摔斷脖子。

這時畢爾克騎著“野蠻”從後邊跑過來。“野蠻”是一匹舉世無雙的好馬,它很快就趕上並超過了“惡棍”。這時畢爾克猛力勒住韁繩,使“野蠻”停下來。落在後面正全速奔跑的“惡棍”被擋住去路,被迫停下來。羅妮婭被甩到馬頭上,不過她沒有掉下來,她坐回到馬背上。“惡棍”呆呆地站在那裡,它不再跑了。它吐著白沫,渾身各個關節都在打戰。羅妮婭拍打著它,誇它跑得非常出色,羅妮婭的這些話使它平靜下來。


綠林少年的森林世界

瑞典童話女王林格倫女士的作品,目前所見的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的九本“美繪版”,都是著名的瑞典文學研究專家李之義先生翻譯。她的所有作品都值得好好閱讀。

瑞典這個北歐國家非常特別,那裡冬天漫長而寒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多山,山上多石,土地貧瘠,尤其是林格倫出生並長大的斯莫蘭省,更是天氣寒冷,生活艱辛。那裡的人民,都非常珍惜自己的土地,非常熱愛生命,在嚴酷的自然條件下,發展出幽默達觀的性格。他們勤勞而堅強,並且富於奇思妙想。這種美好的想象力,在當代變成了一種了不起的創造力。

瑞典有一個宜家公司,傢俱和家居產品暢銷全球。宜家用軟木做成的傢俱,經過優秀設計師的精心設計,不僅新穎特別,而且可以平板包裝,節省物流運輸成本,人們搬回家後自己組裝,佈置成實用而美觀的傢俱,還可以有自己動手的樂趣。這些用具包括木製玩具、椅子、書架、燈具等。組裝這些產品,小孩子學會了用自己的勞動來完成工作,鍛鍊了動手能力。很多小朋友都因為組裝這些跟玩具一樣好玩的傢俱,而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

這家公司就出自瑞典斯莫蘭省。我對宜家能這麼成功一點都不驚訝,因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兒童文學作家林格倫也是斯莫蘭省的女兒。

在林格倫的筆下,長襪子皮皮、淘氣包埃米爾、吵鬧村的孩子們,都是斯莫蘭裡最有趣的人物——埃米爾長大之後也許進入了宜家,成了一個充滿奇思妙想的設計師;長襪子皮皮則可能是宜家的銷售總監,到處推銷她的奇思妙想——宜家裡那個四肢能靈活轉動的木偶人,說不定就是淘氣包埃米爾犯錯誤太多總被關禁閉,因為無聊而在房子裡每天削一個木頭人設計的。

這裡提到的《綠林女兒》,則是林格倫筆下奇思妙想和神奇自然的結合。

在小說裡,馬堤斯森林有兩夥強盜,一夥是羅妮婭的爸爸馬堤斯,另一夥是畢爾克的爸爸波爾卡。他們本來是死對頭,經常為了搶劫之類的事情而自相火併,死不往來。後來官兵進剿,遠處的波爾卡逃到了馬堤斯森林,還混進了馬堤斯的城堡。這就產生了直接的矛盾,簡直鬥得不可開交。這部小說的人物結構很像英國文學大師莎士比亞的傑作《羅密歐與朱麗葉》。林格倫套用了這個結構向《羅密歐與朱麗葉》致敬。在她的書裡,男生和女生要比“羅密歐與朱麗葉”小很多,是真正的少男少女版。

作為綠林好漢的後代,羅妮婭和畢爾克天生就應該是死對頭。老爸們是死對頭,孩子輩卻是好朋友,這難道不是很奇怪嗎?

在馬堤斯山馬堤斯森林馬堤斯城堡裡,羅妮婭和父親以及父親那夥好漢們一起生活並且長大。她知道馬堤斯城堡並不是整個世界,因為整個世界要大得多。後來她和畢爾克這個父親死對頭的兒子一起離家出走,到森林深處探索世界,並且依靠自己的勞動艱苦地生活。

兩個小孩子離開大人的世界,生活起來並不容易。他們在森林裡的冒險卻充滿了瑰麗的想象。

本文摘錄自《綠林女兒》第十三節,寫羅妮婭和畢爾克在森林裡訓練野馬,並最終成功地騎馬在森林裡奔馳的故事。

要想想,這是真正的野馬啊,但這兩個離家出走的孩子,在險惡的森林裡,卻相互幫助,一起尋找食物,一起想辦法取暖。他們不僅沒有凍死餓死,每人最後還得到了一匹駿馬——是啊,羅妮婭摔得很慘,但是野馬性子多烈啊,羅妮婭卻能馴服這樣一匹“惡棍”。她被甩到馬頭上,但沒有摔出去,仍能坐回到馬背上。這簡直太厲害了,讓我想起那個了不起的長襪子皮皮。但她們各有自己的厲害之處。

思 考


成長是每個小孩子的經歷,而離家出走是這種成長中的極端行為。但畢爾克和羅妮婭兩個小孩,他們的父親是死對頭,他們因為相互幫助而在森林裡生存,並且跟那些在森林裡自由地奔跑的野馬,成為了相濡以沫的好朋友。勇敢、相互幫助、耐心、面對挑戰不放棄,是孩子在成長中需要養成的重要品質。


第四編 人與事


寫人紀事、回憶想念,是文章很重要的內容。

“人與事”這部分的想法是選擇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來體現寫人紀事的不同表達技巧。雖然說“文無定法”,但是寫文章最重要的是要真情實感、自然準確,在此基礎上,學會運用語言技巧來進行藝術性的表現。

這個部分各篇文章略有些不同,但我努力把它們有機地編在一起。

為了向新文學運動致敬,我選取中國新文學運動的旗手胡適之先生一篇懷念文章《母親》,此文很短,用詞樸實簡單,但情真意切。我還選了臺灣著名翻譯家、作家齊邦媛教授的長篇回憶作品《巨流河》中的片段,這裡寫到南開中學和南開大學的創始人張伯苓先生,題為《中國不亡,有我!》。寫人是文章中的重要類別,從這裡我們可以學習寫記憶中的人。在語文課中,學生們常常會碰到類似這種要求的作文,不妨把這兩篇作品當作學習對象。青年散文家李娟近年來寫了很多樸實而新奇的散文,在散文界掀起一股新風。我在這裡也選了一篇她的散文《一個普通人》。文章寫一個牧民,普通、樸實、無華,但誠實、負責,令人感動。

另一類是寫事文章,如豐子愷先生《梧桐樹》、巴金先生《西湖》、龍應臺女士《我村》,面對不同對象、身處不同的時代,感受不同,觀察也不同,相同之處,都是寫情寫景,或深入或淺出。每篇後面都有詳細的具體分析。

翻譯大家、散文家梁實秋先生的小品文非常耐讀。他善於從小事出發,寫出普通事件下面的洶湧澎湃。《下棋》是其中一篇極趣章,曾被選入臺灣一些語文教材。這篇文章寫下棋時的各人心態,進而到社會中不同人心,用詞生動,敘述活靈活現。我二十年前讀過此文,現在讀來仍然感到趣味盎然。如這段我一直記得:“有下象棋者,久而無聲音,排闥視之,闃不見人,原來他們是在門后角裡扭做一團,一個人騎在另一個人的身上,在他的口裡挖車呢。”用現在網絡上一個微博名叫“作家崔成浩”創造的微博流行語叫:隨時受不了!

有趣很重要,但學會選詞擇字、準確地表達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