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今天我們繼續為大家介紹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今天我們帶大家一起欣賞下吳熙載個人用印。包括姓名字號印、書畫鑑藏印。

吳熙載(公元1799~1870年)原名廷颺,字熙載,後以熙載為名,字讓之,號晚學生、晚學居士。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廷颺之印

印章尺寸:19mm×19mm

“廷颺”,吳熙載原名廷颺,此印是吳熙載早年名印。“廷颺”二字略寬,“之印”二字略窄,“廷”字取橫、曲之勢,“颺”字特別是“風”部以曲線之姿得“風”之寫意之態,“昜”部的留空亦是映襯“風”之寫意。可見此時的印風更加的貼近浙派所引領的寫意的印風。“風”部亦作了省筆,更加接近簡體的寫法,與篆法有所不同。“印”字亦是作了上下部首的顛倒,寫意之字更是灑脫隨意,且顛倒之意亦有襯托風之意蘊。比之浙派寫意的古樸,此印更多靈動。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吳廷颺字熙載

印章尺寸:29mm×30mm

吳熙載的姓名印,從印面整體上看,很多方角的處理,使得整個印面更加的方正莊重,幾處筆畫尾端的尖銳處理,更加增添了些許的稜角感,並有衝刀一刀到底的刀感。一些彎弧的圓弧處理,化解了太過方正所帶來的板滯感,是直、弧相互襯托。細細看印中的刀法,很多都保留了漢印雕琢感,而未做刻意的工巧的處理,儘可能的保留了刀刻的質感。整體風格更加接近東漢時期的印風。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吳廷颺詩詞書畫印

印章尺寸:22mm×29mm

書畫鑑賞收藏印,此類印是作為個人的詩詞書畫用印。亦是漢白文印的印風,中正安舒,又保留了印石的質感。邊角的破邊處理,筆畫間的粘連處理,都處理的比較自然,既使得面不至於太過殘破,更加增添了歷史的滄桑歲月感。“颺”的“風”部做了很多的省筆與屈伸,“詩”字更加是直接省略了下部的“寸”部。古樸方正又不失靈動。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吳廷颺印,熙載

印章尺寸:10mm×10mm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熙載

印章尺寸:8mm×15mm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廷颺私印

印章尺寸:15mm×15mm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熙載手拓石墨

印章尺寸:15mm×15mm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封完印信

印章尺寸:20mm×20mm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吳廷颺印

印章尺寸:25mm×25mm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熙載

印章尺寸:25mm×25mm

這是一系列的吳熙載的私印,被清末民國畫家、收藏家高野侯先生所得。高野侯(1878—1952)現代畫家、鑑賞家。字時顯,號欣木、可庵,浙江杭縣(今餘杭)人。清末舉人。精鑑定,富收藏,以古今名人梅花作品為多,有"五百本畫梅精舍"之稱。善畫梅花,工篆刻。1913年任中華書局董事、美術部主任。陸續出版名人書畫影印本多達百數十種。主編西泠印社《金石家書畫集》十八冊。傳世作品有《墨梅圖》軸,圖錄於《當代名人畫海》。

我們看到這一系列的吳熙載的私印幾乎包涵了各個時代漢印風格的印作。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儀徵吳熙載收藏金石文字

印章尺寸:13mm×70mm

款文內容:此真攘翁精品也。甲申二月。廣陵卞獧老持贈海陵王白齋。白齋喜如烈士得寶劍焉。屬射陵虞虞山記其事於顛。

此類的印章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燕國地區的印面風格,但是又有所不同,燕國古鉨的邊框未有如此寬粗的。這種邊格是運用了封泥風格的粗邊框。封泥,又稱泥封。封泥最初是對文件起保密作用的工具,是印章按於泥上作為實物和木製牘函封緘的憑證。最初的印章就是蓋在封泥上的,作為憑信,以實用為主,隨著文人參與篆刻,賦予了封泥藝術性的表現。此印的粗邊框介於漢印的粗邊框與封泥樣式邊框之間。

我們亦可以從後人的邊款內容瞭解此印的流傳歷史的一部分。亦可以看到其時人對吳熙載印作的追捧。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吳熙載

印章尺寸:23mm×23mm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吳熙載

印章尺寸:20mm×20mm

兩方吳熙載的姓名印,四字文字排列都是用了逆時針的方式。風格也較為近似,只是在局部的小處理上有方、曲的區別。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讓之

印章尺寸:22mm×22mm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讓之

印章尺寸:20mm×20mm

兩方吳熙載的字印,我們可以看到“讓”字幾乎是一模一樣的,而之字的處理卻完全不同,一箇中正安舒,一個婉轉優美,分別代表吳熙載印作中兩種不同的風格。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晚學生

印章尺寸:23mm×23mm

吳熙載晚年字號晚學生、晚學居士,此印我們可以與上方第二方“吳廷颺字熙載”印作些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的不同,特別是尖銳的筆鋒、刀鋒處理更加的收斂,更加的內斂。彎弧的處理亦是更加的古樸自然。直勢使得印面更加平正,而曲勢婉轉自然,鋒芒微含似露,如寶劍藏於鞘中,但又無法遮掩其絕世的劍鋒。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晚學居士

印章尺寸:21mm×21mm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印文內容:晚學居士

印章尺寸:38mm×38mm

兩方吳熙載晚年的字號印,第一方,用雕琢感來意蘊書法之筆意,一方則是看似元朱文印卻有用不同的弧度來避免太過婉轉所帶來的的巧弱,與碎切的刀法渾然一體,似巧實厚。印作中各種小章法,如挪讓、增減、呼應更是渾然一體。

以上是吳熙載的一些個人所用的姓名字號印與書畫鑑藏印,大致按治印的時間給出,我們可以看到其中印風的逐漸成熟與改變。最後給出的是吳熙載六十五歲之時,為趙之謙所治的兩方印章: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二)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