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天文地理

古代文化常識:天文地理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90.古人以天為幹,以地為支。天干常用來表示次序,地支可用來表示時間。把天干地支依次組合,配成六十對,稱為“六十甲子”。(√)

[拓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組成了古代紀年法。

91.陰曆每月十五日稱“望”。“既望”是每月望日之後的幾天,這時候,月亮看起來很圓。陰曆每月初一稱“朔”,每月最後一天稱“晦”。(√)

[拓展]既望,有時專指陰曆十六日。蘇軾《赤壁賦》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晦朔,莊子《逍遙遊》中的“朝菌不知晦朔”句,就是說生命極短的朝菌不知道陰曆三十到初一的時間變化。

92.古人以夜半為中心,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也就是以夜半(子時)為三更,前後各有兩更。現在常說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時,即11點至1點。(√)

93.參商,參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參宿,商指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參宿在西,心宿在東,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因此常用來喻人分離不得相見。(√)

94.流火,流,下行;火,大火星,即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詩經·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當於公曆的八月,流火是說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漸西降,表明暑氣已退。(√)

95.東曦,古代神話中太陽神的名字叫曦和,駕著六條無角的龍拉的車子在天空馳騁。東曦指初升的太陽。(√)

96.雲氣,古代迷信說法,龍起生雲,虎嘯生風,即所謂“雲龍風虎”。又說真龍天子所產生的地方,天空有異樣雲氣,占卜測望的人能夠看出。(√)

97.“江河”專指長江、黃河。“江東”指長江下游以東的地區,又稱“江左”。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江表,長江以南地區。如《赤壁之戰》“江表英豪,鹹歸附之”。(√)

98.山東,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大多是以崤山為標準的“山東”。(√)

99.關東,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近代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關西,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關中,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關內,山海關以西或嘉峪關以東一帶地區;關外,山海關以東或嘉峪關以西或居庸關以北一帶地區。(√)

100.“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帶,有時也泛指北方。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稱,而統稱“百粵”,也叫“百越”。(√)

101.“九州”“海內”都是我國古代的舊稱。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環海,因此稱國境以內為“海內”。(√)

102.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103.“中原”即中州、中土,是區別於邊疆地區的說法。狹義指今河南及其附近地區;廣義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

[拓展] 陸游《示兒》“王師北定中原日”中的“中原”特指當時淪陷於金人的淮河以北地區。

104.(2016·全國卷Ⅰ)契丹是古國名,後來改國號為遼,先後與五代和北宋並立,與中原常發生爭端。(√)

105.“塞外”又名塞北、朔北、漠南,古代指外長城以北,即今內蒙古、甘肅和寧夏的北部及河北外長城以北一帶。(√)

106.“陽關”,一般指西漢所置,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南古董灘附近的陽關,因在玉門關之南,故名。(√)

[拓展]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陽關無故人”中的“陽關”即指此。俗語“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中的“陽關”也指此。

107.“姑蘇”是江蘇蘇州的別稱,因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唐代詩人張繼有《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句,其中的姑蘇城即蘇州。(√)

108.“長安”是我國古都之一,漢高帝五年置縣,七年定都。漢城在今西安西北,周圍二十五公里。唐末遷都洛陽後,在長安舊城北部改築新城,即今西安城。(√)

109.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後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隋唐以後簡稱“輔”。三秦,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項羽滅秦後曾將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將,故得名。三都,東漢的三都指東都洛陽、西都長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東都洛陽、北都晉陽和京都長安。兩都,漢代指長安、洛陽,又叫“兩京”。(√)

110.(2016·全國卷Ⅲ)歷史上的“兩京”有多種所指,文中則指明代永樂年間遷都以後的南北兩處京城。(√)

111.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送別詩,題目中的“廣陵”指的是南京。(×)

五、教育科舉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12.“科舉”即分科考試以取仕。始於隋唐,止於清光緒三十一年。實行分級考試,有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113.“舉人”在科舉時代是指應舉之人,是各地鄉貢入京應試者的一類考生,是沒有學歷的人。(×)

[拓展] 在唐代“舉人”是指沒有學歷的人。明清以秀才、舉人、進士表示三級科舉身份。明清時鄉試考中者稱為舉人(俗稱孝廉),參加鄉試取中的第一名舉人稱為“解元”,會試第一名為“會元”,殿試第一名為“狀元”,合稱“三元”。

114.中國古代歷代各級官府都會直接舉辦和管理學校,稱為“官學”。由政府提供“廩膳”,選派教師,指定教材,監選生員。(√)

[拓展]“官學”與“私學”相對,分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其中朝廷直接舉辦和管轄的屬中央官學,如唐代的國子學、大學、四門學、弘文館、崇文館,元明清的太學、國子監等。

115.在中國古代,學校都稱為“庠”“序”,主要是教授知識,為國家培養人才。(×)

[拓展]“庠”的主要功能是養育、培養,“序”的主要功能是學習“射”這門技藝,“校”的主要功能是教授知識。

116.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機關稱為“國子監”,同時又是國家最高學府。(√)

117.我國古代藏書、校書、講學的地方稱為“書院”,主要是校勘經典、辨明典章、收羅人才。(√)

[拓展] 書院始於唐代,宋代書院大興。以白鹿洞、石鼓、應天府、嶽麓四大書院最為著名。

118.中國科舉時代,學校裡的幼童稱為“童生”。(×)

[拓展] 明清科舉考試,凡考試未合格,沒被稱為秀才以前,無論年齡大小,都稱為童生,又稱文童、儒童。

119.優秀的人才稱為“秀才”,俗稱“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稱。(×)

[拓展]“秀才”原為優秀的人才,漢代以後,成為薦舉人才的科目;唐初有秀才科,後停廢;宋代凡應舉者皆稱秀才;明清稱府州縣學生為秀才。

120.古代向朝廷薦舉人才,泛稱貢士,唐以後亦稱科舉制度為貢舉。(√)

[拓展] 清代科舉中參加會試被錄取者稱為貢士,其第一名稱會元。貢士均需參加殿試,殿試後根據成績排名,由皇帝賜予進士出身。

121.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貢士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

122.(2015·全國卷Ⅰ)登進士第,又可稱為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考試合格後錄取成為進士。(√)

123.明清時期每隔三年舉行一次鄉試,稱為“大比”。鄉試是科舉考試的開端,所以稱為大比。鄉試之年稱為大比之年。(√)

[拓展]“比”是考核的意思。明清以前,大比泛指科舉考試。

124.明清時期在省城,每三年舉行一次鄉試,因於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秋試、秋闈,考中者為舉人。舉人參加的科舉考試為會試,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季舉行,也叫春試、春闈,因其由禮部主辦,又稱為禮闈。(√)

125.科舉時代最高一級的科舉考試,因在皇宮內大殿上舉行而被稱為“殿試”,亦稱廷試。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為狀元,第二、三名分別為榜眼、探花。(√)

126.(2017·全國卷Ⅲ)狀元是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一種稱號,指在最高級別的殿試中獲得第一名的人。(√)

生活文化

一)服飾、器物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27.冠冕是貴族男子的頭衣,平民男性的頭髮則以頭巾為主,貴族則在冠之下附巾。如葛巾、幅巾、綸巾等。(√)

[拓展] 貴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在親人和鄉賢的祝福下,將頭髮梳起來,並帶上冠固定頭髮,從此就是成年人了。男子年滿二十稱為“弱冠”。

128.笄,是簪的古稱。將頭髮梳起來,用笄固定住。古代女子十五歲則被稱作“及笄”。(√)

129.古代將上下身分為兩件的衣服總稱“衣裳”,這裡的“衣”和“裳”是兩個詞,“衣”指上身的衣服,“裳”指下身的衣服,也叫“裙”。(√)

[拓展] 女子服飾中,短上衣叫“襦”。把裙子穿在襦外面,就成了襦裙。在裙子外面又加了一件上衣叫作“襖”,以襖掩裙,襖可長可短,在明代最為常見。

130.短褐,用麻或毛捻成線編織的粗衣,不但重,無光華,而且不暖。對地位低下的人來說,則為平時所穿,因此“短褐”成了平民的標誌。(√)

131.袖,又稱“袂”,古語“聯袂”就是連在一起拉著手的意思。(√)

[拓展]“聯袂”是一同做某件事的意思。“揮袂”則是揮手的意思。由此可見,古代常常用“袂”來代指手。

132.黔首,以黑巾裹頭,代指平民,即本業為農業與小手工業,末業為小商賈等各種不事生產的人。(√)

133.白丁,古代平民著白衣,故常以“白丁”稱呼平民百姓;布衣、麻衣,借指平民。(√)

[拓展] 平民不能衣錦繡,多穿布衣。布衣之交,即貧賤之交。

134.青衫,黑色的單衣。唐代官職低的服色為青黑色。後人也常用“司馬青衫”形容悲傷悽切。(√)

135.“笏”又稱“笏板”,當紙張還沒有發明的時候,文字都記錄在上面,上朝的時候可以提醒自己重要的事情。(√)

[拓展]縉紳,插笏於紳帶間,舊時官宦的裝束,亦借指士大夫。

136.“席”是跪坐時用的墊子。這是由於最初中國人是席地而坐的,坐的時候,比較莊重的坐姿是跪坐。(√)

(二)飲食、灶具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37.“觥”是古代一種橢圓形,三足或四足的盛酒器,上部或側面有提樑;“籌”本來是竹片或木片,用來計數,華麗些的也可以用象牙等珍貴材料製作。後來指在喝酒時用以計數的工具。(√)

138.“鼎”用於煮肉和盛肉。鼎有圓形三足和方形四足兩種,現存的鼎中,最著名的要數司母戊鼎。青銅鼎非常貴重,非大貴族不能使用。(√)

139.“簞”是一種像小筐的竹器,古代用它來盛飯。(√)

[拓展] 語出《論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稱讚顏回安貧樂道,只能吃一竹筐飯,喝一瓢水,卻仍然能自得其樂。

(三)交通出行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40.在中國周代,馬車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根據馬的數量,可以對車有不同的稱呼:駢就是兩匹馬拉車,驂就是三匹馬拉車,駟就是四匹馬拉車。(√)

[拓展] 據說“天子駕六”,只有天子才能乘坐六匹馬拉的車子。由於四馬拉車最為常見,所以用“駟”來代指馬車。“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表示說出口的話,即使是駕著四匹馬拉的車子也無法追回來。

141.古代的轎子叫肩輿或腰輿,其區別是肩輿上肩抬,而腰輿抬在腰間。最早叫“輦”,本來是人推的車,後來成為專用的車或者轎子。(√)

[拓展] 杜牧《阿房宮賦》中說別國的王孫公主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可見當時的輦還不是皇帝專用。

142.“軾”是指馬車前部欄杆上的一塊橫木,“轍”是指車在泥土路上碾過的痕跡。(√)

143.最初的田獵是一種非常嚴肅的軍事和祭祀活動,後來田獵的制度消失,對貴族們來說,打獵成了休閒活動。(√)


古代文化常識:天文地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