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詩而活,為情而死,天才詩人的短暫人生

他到人間來,拋向人間一卷詩,然後悄然離去

為詩而活,為情而死,天才詩人的短暫人生


1931年11月19日他乘坐的飛機失事,他不幸罹難,年僅34歲,噩耗傳來便震動了整個文藝界,蔡元培專程為他寫了這樣一幅輓聯:

“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

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樂土;

乘船可死,驅車可死,斗室坐臥也可死,

死於飛機偶然者,不必視為畏途。”

為詩而活,為情而死,天才詩人的短暫人生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他到人間來,拋向人間一卷詩,然後悄然離去。

這有故事的詩,這有故事的人就是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生,原名章垿,他是中國文壇上曾經活躍一時並有影響力的作家。作為新月派代表詩人,在我國新詩發展史上,進行過種種實驗和探索。

他的一生致力於追求“愛、美、自由”,這也成為他詩歌的主要內容和基本主題。

他的詩歌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意境優美,其中《再別康橋》,《沙揚娜拉》都是膾炙人口,流傳甚廣的詩篇。

他像上天遺落在人間的精靈,為詩而來,為愛而生,在徐志摩34年的生命中,他與髮妻張幼儀,人間四月天的林徽因和民國社交女王陸小曼都有著剪不斷的情愫。

為詩而活,為情而死,天才詩人的短暫人生


髮妻張幼儀出身名門,秀外慧中

1915年張幼儀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結為伉儷。婚後次年徐志摩出外求學,知書達理的張幼儀在家孝敬公婆。

徐志摩為追求林徽音逼迫張幼儀,倆人於1922年3月離婚。離婚後她一方面精心照料孩子和徐志摩的雙親,一邊出任當時雲裳服裝公司總經理。臺灣版的《徐志摩全集》就是在張幼儀精心策劃下編成的。

為詩而活,為情而死,天才詩人的短暫人生


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921年,徐志摩見到16歲的林徽因時,很快就陷入了她清亮的眼眸裡,一切情,不在言語,在心上,他要捧起花的臉龐,於是他不惜與妻子張幼儀離婚,但林徽因的美是理性的,最終她選擇了家人安排的梁思成。

徐志摩對於她來說,是旅途,但不是歸宿。

林徽因成就了徐志摩的詩情,但她註定成為詩人情史上一個完美的背影,在往後的歲月中也會因為愈加迷離而愈加思念不已。

張幼儀說林徽因是一位思想更復雜,長相更漂亮,雙腳更自由的女士。

多年後林徽因對自己的女兒說,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你是人間四月天》是林徽因文學方面的代表作,不愧是徐志摩的摯愛。她不僅能寫出人間的四月天,在建築方面也很有造詣。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飛機由南京北上。去參加林徽因主講的一場關於建築的演講會,結果飛機不幸出事,當時林徽因特地去機場等他。沒想到等來了噩耗。

林徽因說:“志摩的最動人的特點,是他那純淨的天真,對理想的愚誠,對藝術欣賞的認真,體會情感的切實,全是難能可貴到極點。”

為詩而活,為情而死,天才詩人的短暫人生


他隨性而為,不拘繩墨,與陸小曼邂逅賞心,便開始了轟轟烈烈地徐志摩與陸小曼之戀。


陸小曼,別名為小眉,擅長繪畫,戲劇,寫一手好文章。

1922年,徐志摩回到北京,遇到陸小曼。

一個是又多才多藝的佳人,一個是風流多情的才子,一旦相識便相戀了,愛的情深意切。徐志摩著名的《雪花的快樂》就是這期間完成的。

“抱住你,就好比抱住了整個的宇宙”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在北京舉辦了一場轟動當時的婚禮。證婚人是梁啟超,介紹人是胡適。就在梁啟超如同訓斥一般的證婚詞裡,他終於揭開了陸小曼的紅蓋頭。

徐志摩與陸小曼婚後有過一段甜美的生活, 他說"我太太不僅絕美,而且聰慧,說得活現,竟像對準了我又美又慧的小眉娘說的。"

為詩而活,為情而死,天才詩人的短暫人生


可堅硬的城裡沒有柔軟的愛情,生活不是林黛玉,不會因為憂傷而風情萬種。陸小曼大手大腳的花錢,徐志摩不得不到北平的兩所大學任教,同時還忙著翻譯書籍賺錢以供陸小曼花銷。

永失所愛後,29歲的陸小曼開始懷念徐志摩,致力於整理出版徐志摩的書稿,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難盡。

正如她在致志摩輓聯中說:“多少前塵成噩夢,五載哀歡,匆匆永訣,天道復奚論,欲死未能因母老;萬千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人間應不久,遺文編就答君心。

徐志摩一生都在追求理想與美,但他的愛情卻永遠處於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聖潔高貴之中,一旦接觸到實際,幻想歸於破滅。讓這個自由灑脫的靈魂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與迷茫。

1931年他似乎預言到了自己的宿命。他曾在《想飛》裡說:“要飛就得滿天飛,風攔不住雲擋不住的飛……飛:超脫一切,籠蓋一切,掃蕩一切,吞吐一切……

胡適說:“那樣的死法也許只有志摩最配。死在天空之中,大雨淋著,大霧籠罩著,大火焚燒著,那撞不倒的山頭在旁邊冷眼瞧著,我們新時代的新詩人,就是要自己挑一種死法,也挑不出更合適、更悲壯的了。”

他像一顆流星,走得太急,少了多少人間好詩。

為詩而活,為情而死,天才詩人的短暫人生


他率真磊落,交友廣泛留下許多美談

他活動文壇不過十年,竟留下許多永難磨滅的瑰麗果實的詩人;

他性情特別溫厚,所到處人們便被他吸引、膠固、凝結在一起,像一塊大引鐵磁石的詩人。

胡適和徐志摩是很好的朋友。徐志摩會把他的日記拿給胡適看,然後胡適在上面做批註,胡適說,知我者志摩也。

徐志摩擅長寫詩,更是熱愛交朋友,梁啟超與徐志摩之間不僅僅是師生,更是親密無間的摯友。

徐志摩和郭沫若、梁實秋、徐悲鴻、泰戈爾、狄更生、等諸多中外文化大家都有交往,這對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文學創作有著深刻影響,也留下了許多美談。

他一生追求真,善,美,其做人,其做事,其做詩,無不體現了一個“詩心如玉”、“本真詩人”的真性情。

作為那個時代的人,徐志摩做到了一個普通知識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時,也對民族命運有過深刻的思考,在《志摩的詩》中,許多作品都表達了對底層人民生活的關注和同情。

他與張幼儀的婚姻是那個時代的不幸,他對愛情從沒背叛。他愛陸小曼,他對陸小曼無微不至,竭盡所能,他與林徽因的那淡淡情愫又最令人唏噓。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綻放一地情花,覆蓋一片青瓦。

為詩而活,為情而死,天才詩人的短暫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