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or工作?日本五寶媽媽工作帶娃考哈佛,凡人媽媽也能兩兼顧

很多女性成為媽媽後都會變得很忙,每天與娃的屁屎尿、無規律的睡眠、吐奶、輔食、搗蛋、“作妖”為伍,變得睡眠不足、無暇梳洗打扮、三餐沒有規律,由

有品位、懂生活的“小仙女”“進化”為忙碌又焦慮、邋遢又隨意的“油膩婦女”。

不是因為帶娃瑣事耽誤工作,就是因為忙於工作忽略了娃。至於“夢想”,那更是上輩子事情吧?

帶娃or工作?日本五寶媽媽工作帶娃考哈佛,凡人媽媽也能兩兼顧

日本勵志哈佛媽媽

媽媽們雖然每天都忙亂得身心俱疲,生活卻仍是一地雞毛,但只要想一想,哪個媽媽不是這樣過來的,似乎瞬間心裡安慰了很多。

但偏偏在這時,我們看到了一位不一樣的“超級媽媽”,她來自日本,叫吉田穗波,陸續生了五個孩子、全職工作,還在邊照顧孩子、邊上班的情況下,備考半年考上了哈佛,然後在哈佛留學兩年,還出了本書。

看到這位“大神級”的媽媽,對比同樣作為媽媽卻每天忙亂得雞飛狗跳的自己,瞬間感到不淡定了,這是“天上人間”的差距嗎?

“怎樣做才能做到工作帶娃兩不誤,從容應對呢?”這是很多凡人媽媽特別想知道的。首先,我們要理清媽媽在帶娃過程中的重要性工作對媽媽的重要性

帶娃or工作?日本五寶媽媽工作帶娃考哈佛,凡人媽媽也能兩兼顧

媽媽在娃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

末代皇帝溥儀,在自己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寫了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溥儀小時候有責打、虐待太監取樂的壞習慣。每當他捉弄太監的時候,老師們的勸諫、講的仁恕之道對他並不能起到絲毫勸導的作用。每當這時候,不識字的乳母成為了唯一能制止他的人,因為這位乳母是“唯一給了他難以忘懷的母愛”的人,他覺得她的話“是不好違拗的”。

這是李玫瑾教授講過的一個案例,在孩子3歲前,母親自己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和孩子形成親密和依戀關係,孩子才能信任你。

帶娃or工作?日本五寶媽媽工作帶娃考哈佛,凡人媽媽也能兩兼顧

工作對媽媽的重要性

“工作”最大的作用就是讓媽媽有工資可拿,能夠做到經濟獨立

閨蜜生了二胎後,為了做個更加“稱職”的媽媽就辭了職……現在,孩子兩歲多了,每天在家全職帶娃,沒有了工作,沒有了收入來源,丈夫覺得自己掙錢養家、是整個家庭的支柱,就趾高氣昂,回到家跟大爺似的,跟不用說分擔家務了。

公婆也覺得兒子一個人工作、養家很辛苦,媳婦每天在家吃閒飯,所以,對媳婦的態度也很惡劣,每天對著她指手畫腳,無論她怎麼做都是一百個不滿意。

現在,閨蜜自己也很想出去找一個工作,但已經離開職場3年了,每天圍著孩子、家務瑣事打轉,她感到自己已經跟社會完全脫節了,她沒有一點兒出去找工作的底氣。

“工作”不僅可以讓媽媽經濟獨立,更可以讓媽媽活得自信、精彩,這樣的媽媽才能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帶娃or工作?日本五寶媽媽工作帶娃考哈佛,凡人媽媽也能兩兼顧

怎樣做到兩兼顧

1、讓爸爸參與帶娃

“男人掙錢養家,女人帶娃收拾家”是一種很傳統的家庭模式,這種觀念也影響著很多家庭,覺得養孩子不是男人的事,就該女人來帶娃。

其實,

養育孩子是整個家庭的事情,每個人都應該參與。

在吉田穗波的家裡,爸爸就很好地參與了帶娃,爸爸和孩子們玩耍,吉田穗波就在旁邊工作、學習。爸爸的參與既促進了與孩子們的親密關係,又給了媽媽工作、學習和休息的時間。

2、在孩子3歲前,以孩子為主,但不要忘了提升自己

為了不錯過孩子的成長,3歲前媽媽要以孩子為主,給孩子最好的陪伴、足夠的安全感。即使帶娃和工作有了衝突,也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給老人和保姆,錢可以晚點掙,機會錯過了可能會有下一個,孩子的成長卻不會等人。

然而,孩子終究會長大、會有自己的生活,孩子不是媽媽的全部,媽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在孩子3歲前,如果媽媽因為帶娃,無法工作,也要趁著娃安靜玩耍、睡著的時候學習,或者做一些兼職,努力提升自己,為孩子長大後投入工作做準備。

帶娃or工作?日本五寶媽媽工作帶娃考哈佛,凡人媽媽也能兩兼顧

3、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

碎片化的時間似乎並不起眼,但如果有效地利用起來,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吉田穗波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需要花三個小時,她就利用車上的時間來學習,用每天走路、等車、晾衣服、收拾餐具……這些不方便看書寫字的時間也被她用來練習聽力、思考,這樣在寫回答、報告等的時候就可以節約很多的時間,省去了邊想邊打字……

4、合理分配時間

有了孩子以後,媽媽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吉田穗波為了擁有完全不被打擾的學習時間,調整了自己的作息,每天凌晨3點起床,這樣,在孩子6點鐘起床之前,她就擁有了整整3個小時的,屬於自己的學習時間。

媽媽們也可以學習這種方法,每天留出一定的時間給自己,集中精力思考和處理一些事情。

帶娃or工作?日本五寶媽媽工作帶娃考哈佛,凡人媽媽也能兩兼顧

5、先完成,再求質量

吉田穗波認為,人們通常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在糾結和選擇上,比如,打算寫一篇文章,可能會思考和猶豫了一個下午都沒寫一個字,因為沒有找到最好的選題和案例。

她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這樣的,先把“完美”放在一邊,完成再說,她說事情“做一點是一點”。比如,有一次,她要去參加一個7-9點鐘的讀書會,但8點前她必須回家陪孩子,吉田穗波選擇去參加40分鐘的讀書會,然後回家。她覺得,雖然只有40分鐘,但還是有收穫的,比沒去要強得多。

希望這些方法能夠幫到那些在工作和帶娃之間焦慮又疲憊的媽媽們,希望我們既能守護孩子的成長,也能活得做自信、精彩,成為讓孩子驕傲的媽媽。

感謝您的閱讀,關注「蝸牛默默說育兒」,與您分享育兒過程中的喜樂、感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給蝸牛默默點贊並分享給身邊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