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的核心要素是线条还是结字或者章法布局?

情棋书画


鉴赏书法作品的要求是有意境,有生命感,整体感。它们的形成是靠用笔的质量、结构的安排和整体章法布局几方面协调配合,来体现作品的精采,好比我们说的团队精神,靠的是团队合作爆发巨大力量,而不是离群的单打独斗,团队精神强调的是集体意识,大局意识,齐心协力精神。

书法作品的精到不是指单方面的,点画写得很精到,结构不合理,无法呈现汉字书法艺术的美。

在优秀的书法作品中,整体和谐的情况下,单方面很突出的,如结构方面: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等。用笔方面如:王羲之、赵孟頫等。章法方面如:张旭、苏东坡等。气势方面:如傳山、祝允明等。

北魏碑楷书《牛橛造像记》是龙门二十品之一。碑文字体庄严肃穆。(见图)

康有为论魏碑"十美″:

一,魄力雄强。

二,气象浑穆。

三,笔法跳越。

四,点划峻厚。

五,意态奇逸。

六,精神飞动。

七,兴趣酣足。

八,骨法洞达。

九,结构天成。

十,血肉丰美。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神韵轩书法


书法艺术的核心,线条,结字,章法三者缺一不可,线条的笔墨质量是材料,是一幅作品的基础。结字是字的形象,就如同人的长相加衣着打扮,章法是一幅作品的整体感觉,即综合素质。学习书法,首先抓住结字,再锤炼笔墨,最后从大局推敲章法,三者互为依存,在整体审美不断完善后,一定能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至简斋


从技术层面上说书法艺术的核心要素包括结字和章法,还包括点画问题。从艺术层面说,这些都不是,书法艺术核心上书法作品表现出来的精气神和作者的情感与审美思想观念。真的有怎么玄吗,确实。


我们学习书法时多考虑的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形成自己的书法语言,也就是通过临摹将经典的书法的技法过度到自己的心中,然后我们就可以借助这些元素,以书法艺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审美观念,乃至哲学的思考。就像语言的最小单位文字那样,在我们掌握了丰富的这个最小的单位时,我们就可以表达自己。书法也是如此。

从上面的观点,不难理解,我们学习书法,一方面是为了实用,一方面就是追求美,而具有独特个性的书法作品就是书法家自己对美的理解的结果。

就像郑板桥诗中写的那样: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墨竹图题诗》。这就是艺术家的情怀。否则中国的书法也就很难称得上是艺术了,没有美和情感的书法是什么呢。

比如历史上的《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都是个人情怀的表达,而书法只不过是一种媒介而已。

经典所以经典,就是因为艺术性和作者情感表达的结果。











翰墨书道


书法艺术的核心要素是笔法!这是毋庸置疑的,字法为第二要素,而章法和墨法都是次要的。

书法,笔法是第一重要的!

线条,是西方绘画艺术的叫法。在书法层面上说,应该叫点画。近年来,书法界却把西方绘画艺术的叫法引进来,而用线条代替点画了。



书法五体,各有各的笔法,在书法创作中,结字、章法和墨法都可以变,唯独笔法不能变!关于笔法不变的理论,赵孟頫也曾经专门阐述过。线条(点画)是用毛笔按照不同书体的书写法则写出来的。做为一个书法家还是书法爱好者,都要注重笔法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万不可麻痹大意。

关于用笔,古人都是严守法度的。当代的有些所谓的书法家,也是非常重视用笔的。但是,也有一些所谓的书法家只重视字的结构和章法布局而不重视笔法,这些都是极端错误的!

书法,笔法最重要!字法次之。章法布局仅比墨法重要那么一点点。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书法认知上有两个倾向值得注意,一是将书法玄化,使其高深莫测、难以理解。而是将书法游戏化、世俗化,失去了书法的雅致与意趣。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再好的笔法,如果间架结构有问题,单个字也不会有好看耐品的感觉,同理写每个字都只考虑单字本身,不考虑上下左右关系,何来避让、排叠、承转、浓淡、张驰之美?反过来说,再精到的章法布局,没有笔法和间架结构的合理支撑,也不可能是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

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笔法、结构、章法是一个有机的构成,在书法作品中都重要,三者不可或缺、相互支撑、相得益彰,没有先后顺序区别。换个做菜的问法,就是“在炒菜中,色香味哪个重要?”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说色香味俱全最好,再好的美味,如果没有外在的形式美,也会让人难以下咽。

但如果是初入门的小白,同时兼顾三者有些难度,个人建议从笔法和间架结构入手,能够达到背临的程度以后,可以尝试练习创作作品,将三者同时兼顾。

需要说明的是正书也讲究章法,书法作品中的行气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近期网上所传的某书家在瓷器上进行填空式书写是不可取的,完全割裂了作品内容上下的行气,也从侧面印证了众多书家对其书法的诟病。

三悟轩学书经年,尚有诸多不足,例附本人书作,还请多多指教,也欢迎留言交流!



三悟轩


题主好,很高兴来回答讨论这个问题。

我是其人,16岁习字,至今30多年过去,仍有许多不足。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

下面来聊聊我的看法。

这三者,绝无谁是核心的问题,而是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的关系只不过是练习的顺序的问题,而绝不是谁轻谁重,我认为只是在初学者入门之时,先入手,练习单个的笔画,此时才有结构是次要的错觉,笔画稍加练习,即以古帖为主,将笔画融入到结构中去,先写好一个单子,再写好一行字,进而写好一幅作品。

用笔结构和章法还有墨色,都是构成一幅成功作品的前提,也是我们书法练习当中齐头并进、共生共荣的。这世上不可能有笔画不好而结构美的字,章法不好,单字也必定有问题。他们绝不可割裂来看和练习,很多人着迷于脱离临贴一味练习规则线条,在黑板上画特别圆的圆圈,用大量的时间来写单一的直线和圆,这些练习除了对执笔的稳定性有帮助,看不出对笔画的线质制有任何帮助,向反会养成习气。

一个好的书法线条,在行运笔过程中,是有使转顿挫等很多内容包含在其中。所以,特别强调书法最好从墨迹本入手,从临单字到多字组合临习,以至于到通临,在练习笔画的同时,结构章法都会相得益彰,一举三得。

以下是本人平时的一些练习,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其人墨坊


这些都不是书法的核心要素,书法的核心要素是以书载道,表情达议。欣赏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应该像欣赏一首诗歌,欣赏一篇散文一样,能让人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和无尽的美的遐想,会使人的精神为之一振。要达到这种效果,仅有娴熟的用笔技法是远远不够的。书法的结构、章法的布局以及气韵的生动与否是靠创作者的思想质量和文化底蕴的深浅所左右的。一个没有思想深度、没有文化底蕴的人是写不出一篇像样文章的,书法、绘画乃至一切艺术都一样。问题的关键不是你会不会写、会不会画,关键是你要写什么、画什么,要通过你的技法和构成向欣赏者展示一种什么样的美学境界和思想力量。所以吴冠中先生当年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笔墨等于零。当时有很多人反对这个观点,其实是你还不能理解他老人家的深度。他的意思并不是不要笔墨,是因为有比笔墨更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思想的力量。


剑指书画


书法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包含了线条、结字和章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笔法、字法、墨法和章法。作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可以说缺一不可。任何方面的缺失,都会是一种遗憾。

就书法学习而言,一般由笔法入门进行基础用笔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时练习结字。随着练习的深入,开始了解和熟悉墨法和章法。

而进入创作阶段后,需要对书法的技巧进行综合练习,达到相互的统一和完善。


西廨七叔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结字第一!不知不会不谙汉字成字框架佳构何谈其它?精湛了字的结构,然后呢,通过线条(醮墨)表现它,通过章法完美它,总体才成“她”。


大方书法工作室


你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

书法的核心是用笔,点画,结体和布局,是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各自起到关键作用!哪一点都不可缺!

所以,要从用笔入手

写好每一个点画

研究领悟结体

做到合理谋篇布局

最后祝你成功。

学习书法的路上不孤单,本人在学习隶书两个月了,希望结识书友共同进步,后附本人临习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