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尚”蔚然成风“公筷公勺使用”纳入城市文明测评标准

“新食尚”蔚然成风“公筷公勺使用”纳入城市文明测评标准

咸亨酒店红色的公筷很醒目。

近日,市文明办等11个部门(单位)发出使用“公筷公勺”行动倡议书,获得了绍兴市餐饮企业和普通市民的积极响应。记者在不少餐饮店看到,公筷公勺用餐成为“新食尚”。绍兴市文明办已将把公筷公勺使用情况纳入城市文明程度测评标准,持续进行推广。

餐饮企业:公筷公勺有区别

3月31日下午,在寻宝记鲁迅路店,记者看到每桌有客人就餐的餐桌上,店家在上餐具的同时,都用筷筒上了公筷公勺,公筷是白色的瓷质筷子,公勺是长柄金属长勺,与餐位上在用的黑色长筷和瓷勺有明显区别。公筷公勺在就餐顾客中使用率比较高。

在咸亨酒店,记者看到同样的情况,酒店把公筷特意做成了醒目的红色。总经理林琼告诉记者,酒店包厢在原先为每道菜配上公筷或公勺的基础上,现在还为每位顾客增配一双公筷,用红色意在提醒客人在用餐过程中注意正确使用公筷。如果客人忘记使用公筷公勺,服务人员也会善意提醒。

“我们做了几个菜单,用分餐模式,每人一份,一般有七道菜,也有一道菜用几道菜组合成的,摆盘更加讲究。”会稽山阳明酒店在公筷公勺基础上,对高端宴请使用的分餐模式推行以来,感觉客人还能接受。

用餐市民“好习惯”立即接受

3月31日晚上记者来到绍兴银泰城探访。海底捞、西贝等餐饮店专门设置了公筷公勺消毒柜。在海底捞用餐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一家人走出来吃饭,在入口处和餐桌上,店家都张贴了提倡使用公筷公勺的海报。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好习惯,马上接受了。使用公筷公勺好处很多,还能阻断幽门螺旋杆茵(诱发胃病)的传播。

这段时间,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87岁的老志愿者何亮开始在家里提倡使用公筷。他说,大家虽然有点不习惯,但也慢慢照做了。“安全用餐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妻子很赞成老伴的做法。

绍兴市餐饮业和烹饪协会会长宋金才表示,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日子里,很多人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的好习惯,但对于公筷公勺这个概念还没完全接受。希望借此机会,把公筷公勺制度真正推广开来,成为市民外出就餐时的标配和下意识的习惯。

绍兴市文明办:纳入城市文明测评标准

记者从绍兴市文明办了解到,我市已把公筷公勺使用情况纳入城市文明程度测评标准中。为营造和谐文明的用餐文化,绍兴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市新闻传媒中心、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妇联、市餐饮行业协会11部门(单位)联合倡议:在单位食堂推进“公筷公勺”;在餐饮行业中推进“公筷公勺”餐桌新风尚,健康好习惯;在居家生活中推进“公筷公勺”;在宣传教育中推进“公筷公勺”。为此,还专门拍摄了越剧传唱“新思想好习惯”之公筷公勺的视频,通过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引导,反响不错。绍兴市大学生创业团队“青年探探团”也在抓紧制作宣传“公筷公勺”的条漫和抖音作品。

“使用公筷公勺不是矫情,而是健康和安全,更体现尊重他人的意识和社会责任。”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城市文明建设处处长王文锋说,希望更多的人积极行动起来,使用公筷公勺,养成文明就餐好习惯。

(原标题《餐企、食客积极响应倡议,“新食尚”蔚然成风“公筷公勺使用”纳入城市文明测评标准》。原作者殷俊。编辑金汉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