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法院執結八旬老人的贍養案

會澤法院執結八旬老人的贍養案

會澤法院執結八旬老人的贍養案

近日,會澤縣人民法院到城區寶雲街道華泥村當場執結一起贍養糾紛,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會澤法院執結八旬老人的贍養案

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不贍養老人的案件時有發生。這不,已經87歲高齡,家住會澤縣寶雲街道華泥村某小組的一對老夫妻老徐和老張就因贍養問題傷透了心,十多年來每年都要到法院申請執,會澤法院執行局多名幹警都辦理過他家的案件。

案件還得從十八年前說起,因贍養糾紛,老兩口於2002年將長子徐某告上法庭,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就贍養問題達成了一致,徐某每年給付老兩口稻穀300斤、包穀100斤、生煤500斤、燃火柴200斤、零花錢100元、豬肉二十斤、豬油8斤。達成一致後,徐某沒有主動履行,老兩口每年都要向法院申請執行。2020年1月21日,老徐和老張向法院申請執行2019年的給付義務。案件受理後,案件承辦法官第一時間聯繫被執行人,要求其主動履行,但被執行人表示要法官親自到場見證才會履行。春節收假後,受疫情影響,線下辦案受限,案件承辦法官經過電話做工作敦促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但被執行人仍表示必須要執行幹警親自到場監督才會履行。

會澤法院執結八旬老人的贍養案

會澤法院執結八旬老人的贍養案

老兩口的生計問題一直牽動著執行幹警的心。疫情緩解後,案件承辦法官及時聯繫雙方當事人,於3月26日上午親自到被執行人家督促履行。在執行過程中,被執行人的媳婦一直喋喋不休的數落老人,執行法官多角度勸解,敦促他們以後主動履行,不要讓87歲高齡的老人每年都到法院申請執行。

在往年的執行中,為方便執行,執行幹警在雙方同意的前提下,將豬肉和油折成人民幣200元。執行過程中,老人提出今年豬肉漲價,需要多給一點,沒想到被執行人的家屬竟質問老人,你80歲還能吃下70歲時候能吃的那些東西嗎?這一幕讓執行幹警唏噓不已。執行幹警要求被執行人的家屬配合把穀子、包穀、蜂窩煤等物資送到二老家時,被執行人的家屬直接拒絕了,執行幹警只好挽挽袖子把這些物資搬到二老家中。法院的執行行為受到過往村鄰的一致好評,均表示會好好處理家庭關係,努力盡贍養義務。

會澤法院執結八旬老人的贍養案

法官心語: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贍養老人是子女應盡的義務,無論父母如何子女均不得以各種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當然,作為父母,也要理解同情子女。所謂家和萬事興,只有相互理解尊重,家庭才會和睦,才會興旺發達,同時父母也要以身作則,興家教家風,給後代做好榜樣,共樹社會良好風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