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政權迅速覆滅的原因有哪些?

崇禎17年,公元一六四四年,李自成率大軍攻克北京,崇禎在煤山自縊身亡,留守南京的官僚擁護福王朱由嵩登基,建立政權,史稱南明弘光政權。弘光政權的覆滅的原因有哪些?

弘光政權迅速覆滅的原因有哪些?

1.朱由崧的個人因素

朱由崧是在明王朝風雨飄搖中被擁立繼位的。在明代歷帝中,朱由崧算是平庸的,沒有完成收復北地的重任,其政權僅存在一年。朱由崧是缺少帝王所需的政治魄力和謀略的。他分別在北京和洛陽平靜地度過了人生的前三十四年,洛陽事變後,他就開始流浪。之後,崇禎皇帝頒旨朱由崧嗣福王位,但他的處境並未根本改變。

可想而知,朱由崧是即帝前是一個沒有政治操控基礎的藩王,所以他對國事只能感到無可奈何而依靠臣僚。更重要的是,他是被馬士英等人擁立繼位的,他十分明白形勢,不得不依賴馬士英等人,如果安於現實,尚能苟延殘喘,否則只能命喪黃泉。所以,有人認為也許"朱由崧不是好皇帝,但確實談不上什麼很壞的皇帝。這與他的心性無關,而由時勢決定"。

弘光政權迅速覆滅的原因有哪些?

2.馬阮掌權亂政

馬士英通過撈取"定策"之功,成功進入弘光政權的政治核心,加之其掌握一部分兵權和黃得功、高傑等藩鎮的支持,通過步步緊逼將史可法趕出南京,致使史可法自請督師江北。而阮大鋮在沉寂十七年後,通過廣泛活動和馬士英的推薦,他很快就進入了南京政治圈。

阮大鋮的起復標誌閹黨勢力的日益增大,這是弘光政權內部黨爭的重要因素。在這之後,馬士英和阮大鋮對崇禎皇帝欽定的"逆案"進行了否定,更致使呂大器、高弘圖、姜日廣等一批正直官僚被迫離職。整個弘光政權都被馬阮操控,破壞了或許可以有所成就的大局。

弘光政權迅速覆滅的原因有哪些?

3.政權內部的黨爭不斷

從1644年5月圍繞"定策"發生的政治博弈到弘光政權的覆滅,期間發生的每一件大事都與黨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朱由崧即帝、馬士英掌權、史可法督師江北、阮大鋮起復等都與黨爭關係緊密。特別是阮大鋮起復後,閹黨和東林—復社的博弈愈演愈烈,不僅有呂大器、高弘圖、姜日廣等被迫離職,更有周鑣、雷縯祚被處死,整個政權已經"文武離心,內外解體,而國事日裂"。

弘光政權在黨爭中建立,也在黨爭中走向覆滅,正如夏完淳的總結:"朝堂與朝外不和,朝堂與朝堂不和,外鎮與外鎮不和,朋黨勢成,門戶大起,清兵之事,置之蔑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