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許可馨“刷爆”網絡,其背後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

“許可馨”同學畢業於蘇州最好的中學——蘇州中學。後在中國藥科大學讀本科,畢業後赴美國留學。

3月29日,"許可馨"同學在其微博發表了一些讓無數網友感到十分震怒的言論:

"反正中國人喜歡把過苦日子當美德,賤骨頭"、"作為留學生我肯定不會回國"、"是祖國親手把留學生推向了境外勢力"……

此言一出,迅速遭到廣大國人的一致聲討。但仔細思考,我們確實有兩點“對不起”她的地方。

一、學校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教育孩子要愛祖國愛人民,但孩子們除了跟著老師學會了兒歌,以前大多都在學習英語等小學課程。現在雖然好一點的幼兒園,一個好的幼兒園重視孩子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的培養和培養學習興趣。

二、適應集體生活,培養團隊協作能力。一些私立差一些的幼兒園除了管好孩子吃吃喝喝根本連起碼的做人道理都不會交。

到了小學、初高中和大學,孩子們就會在老師的教學“任務”促進下,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提高學習成績上。而對於思想品德教育便不再注重,甚至歸為選修課。

在我們的學校充斥著功名利祿,沒有能耐的,老老實實在教室裡教學,有點能耐的便是盡各種手段拉關係走路子撈外快,往上爬。

家長從一出生,孩子最早認識熟悉的或許就是父母。而父母們從小教育孩子最多的就是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除了讓孩子吃好喝好,很少有父母會從小教育孩子要愛祖國愛人民。

到了孩子上學,即使我們教育改革一再要求素質教育,可承擔著家庭榮辱的孩子們卻被我們的父母緊緊抓在手裡,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沒有人教育他們學習是為了報效祖國,更多的是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掙大錢。

在許可馨事件在網上持續發酵後,儘管我們的網友表現出拳拳愛國之心,但這些人當中,有幾個是真心愛國的也難說。

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首先就要熱愛自己的祖國,這是做人的最起碼選擇,容不得半點含糊。

許可馨“事件”不是個例,每年我們有大批出國的留學生,而這些學生中又有多少人是真的為報效祖國而學的呢?

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是我們的學校教育制度出了問題,還是家長們的教育方向出了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