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首批72名电子“监测员”到宁东采煤区上岗

央广网银川4月1日消息(记者廉军)72名身穿黄色外衣,头戴白色小钢帽,头顶红色天线,左右手各持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子“监测员”,日前现身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随时监测着周围地表形态变化。这是宁夏自然资源厅应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利用电子监测设备监测采煤沉陷区地表变形动态的创新之举。

据了解,宁东煤炭基地是国家重要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由于煤炭资源井工开采造成矿区地表变形严重,土壤理化结构失衡,地表变形严重区形成大规模地面裂缝与大范围地面塌陷区,直接破坏了原始地貌单元与生态系统,造成土地破坏、植被退化、地下水受损等生态环境问题。

宁夏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申请地质勘查基金1200多万元,在宁东采煤沉陷区布设高精度自动化GNSS监测设备72台,结合人工监测面积9400多公顷。采用雷达卫星、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与高精度GNSS融合监测技术,开展地表变形动态监测,攻克了雷达卫星短时间大尺度地表变形监测技术攻关难题,有效填补了宁夏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空白。

据介绍,宁东采煤沉陷区地表变形动态监测是西北首个监测工程,为全国采煤沉陷区基本情况调查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沉陷区数据。下一步宁夏将加强监测技术成果推广、转化、应用与服务,实现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变化动态监测全覆盖,构建矿山监测与监管一体化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