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永年區依託“智慧農業”助力春耕春管

從“面對面”到“屏對屏”,農技推廣更高效

河北日報訊(通訊員常領山)轉動噴頭均勻噴灑著小水滴,無人機在麥田上空開展飛防作業;蔬菜大棚裡,技術管理要點直接發送到菜農手機上……針對疫情防控對春耕春管帶來的影響,邯鄲市永年區大力發展“智慧農業”,通過“互聯網+”指導農民種糧種菜,確保戰疫不誤農時。

“劉營村東北麥田地塊需抓緊澆水、追肥。”3月21日,在永年區劉營鎮劉營村麥田農情監測點,遠程監測數據提示部分地塊需要灌溉、施肥。區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李利平通過農技推廣群立即向種植戶發佈指導信息。

“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永年區小麥種植面積達50萬畝,該區通過遠程數據監測系統,實時“把脈”土壤墒情、苗情及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時發佈管理防治信息,為春耕春管提供數據支撐。

按照遠程監測提供的具體方位和土壤墒情、施肥標準等翔實數據,自博家庭農場主劉軍的精準安排施肥量,隨後打開噴灌設施,一個個噴頭將井水分散成細小水滴,均勻地噴灑到田間。劉軍的說,噴灌不僅可節約三分之一用水量,而且灌溉時間大幅縮短,也避免了人員“扎堆”。

作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區),永年區結合創建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百縣”,把互聯網思維引入病蟲害防治和農技推廣領域,以自動化、智能化田間監測點為基礎,縣級信息收集處理系統為核心,在糧食主產區設立了3個農作物病情疫情監測點,利用“互聯網+現代科技”全面監測掌握小麥生長情況,並通過“農技推廣群”“病蟲害防治群”等微信群,實時發出病蟲、雜草等病害預報,及時提供施肥澆水指導信息,促進農業生產。

依託“互聯網+”,農業託管讓春耕春管更省心省力。“這塊地400多畝,以往噴藥幾十號人要忙兩三天,現在用機械一天就解決了,省心又省力。”3月20日上午,看著飛來飛去的植保無人機和自走式噴杆噴霧機噴藥除草,小龍馬鄉曹八汪村農民曹海江不禁感嘆。去年,曹海江和本村200個農戶以土地入股方式加盟“共享農業”,從播種、灌溉、病蟲害防治到收割、儲存等全鏈條作業,全部由博遠公司託管,農民通過“糧富通”手機App就能掌控生產信息。

“一家一戶種植存在地塊零散、農機作業受限等問題,也制約了農業的規模效益,影響了農民增收。”永年區由博遠公司牽頭,成立了由農業龍頭企業、種糧大戶和普通農戶參與的“共享農業綜合體”,實行農機、農技、信息、物流等生產要素共享,從而降低成本、互利共贏。截至目前,已覆蓋83個村莊、會員達5000多戶,帶動農戶畝均增收節支151元。

從“面對面”到“屏對屏”,“互聯網+技術服務”帶動農技推廣更高效。

“昨晚接到短信,說今天有大風,氣溫將下降6℃至7℃,得提前做好防範。”3月20日一大早,張西堡鎮李莊村菜農石電興就趕到蔬菜大棚,在做好棚膜壓緊、多層覆蓋等工作後,開始在棚內忙著插竹竿、系引繩,搭建西紅柿架。不一會兒,他發現十幾株西紅柿葉片上有黑褐色圓斑,隨即拿出手機對著病苗和棚內溫度計、溼度計等拍照,發送給了分包農技員。“這是西紅柿早疫病,說明棚內溼度較大,要及時通風排溼,可噴施75%百菌清……”大約5分鐘後,張西堡區域站農技員王俊生開始“屏對屏”指導。“我們區域站負責10個專業村兩萬畝蔬菜生產,往年技術服務以現場指導為主,由於種植戶多,距離較遠的蔬菜基地往往顧不上。”王俊生說,“屏對屏”服務不受距離限制,效率更高。截至目前,他已幫助20多個家庭農場、蔬菜合作社和120多戶菜農解決了一批技術問題。

“人誤菜一時,菜誤人一季”。作為全國重要的設施葉菜生產基地,永年區積極應對疫情防控對蔬菜生產的影響,組織6個農技推廣區域站、50餘名技術人員,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為設施蔬菜生產提供技術服務。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